鲁迅先生在《忆韦素园君》中,深情地说:“我还是有记忆的,但是,零落的很。我自己觉得我的记忆好像被刀刮过了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体上,有些是掉在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然而中间混着血丝。”
这种感觉,在年轻的时候很难有深刻的体会。最近有两件事,却使我对此感慨良深。一是重温了“文革”大串联时去的桂林,正是“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青山多了人工的琢磨,城市添了红尘的扰攘,再也无法重拾当年的况味,只感到那种年轻的,好奇好胜的童心,不知不觉早已磨灭已尽,仅留下“而今重来堪惊”的低叹。一是重访了当年插队的农村,漫长的岁月,却似乎没有给那儿留下过多的刻痕,连河边的洗衣石,也还是躺在老地方扮演着原先的角色。多年来梦中的往事,忽然连成一片,不停地在脑海中映现,使我在那将要倒坍的旧房边站立了一个多小时而不知觉。这时候,我反复咀嚼鲁迅先生的话,倍感亲切。然而,记忆毕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淡漠,回忆会因了多次的重复而定格。“为了忘却的记忆”,也许在适当的时候留下一些文字是明智的,所以我带着浓厚的兴趣,读了这套“青春岁月丛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