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浪花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1876296
  • 作      者:
    张允和,张兆和等编著
  • 出 版 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允和,1909年生,当代著名昆曲研究家。能写曲、填词、亦工诗。原籍安徽合肥,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苏州。上海光华大学毕业。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1956年与俞平伯创立北京昆曲研习社,编辑《社讯》并演出昆曲剧目多种。写有诗词近百首,散文多篇。出版《书的故事》、《多情人不老》,并自编家庭刊物《水》本书是她绝大部分散文的结集。 

  张兆和(笔名叔文)1910年9月15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32年毕业于吴淞中国公学大学外语系。1933年初在青岛大学图书馆工作时与沈从文结婚。1954年8月调入中国作家协会,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编著书信集《从文家书》、短篇小说集《湖畔》等。 
  在张兆和生病住院期间和去世之后,中国作协领导金炳华、王巨才等和有关部门同志去医院或家中看望慰问。 
  遵照张兆和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展开
内容介绍
  《水》的文章充满了真实、爱心和亲情。她们就像一朵朵纯洁、挚情的浪花,她们叙述的时限从晚清到现代(约150年);叙述的人物从祖选张树声到子孙周安迪。每一朵浪花皆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损资兴学的开明人士;坚贞不屈的革命烈士;驰名中西的语文学者;星斗其文的一代文豪;聪慧敏思的白发才女;笔耕不辍的耋耋老人;相濡以沫的患难夫妻,还有,稚趣可爱的小小儿童……她们,叙述了一个家族的古今中外的真人真事,令人感慨、令人悲愤、也令人欢悦和振奋。
展开
目录
长河倩影
“名家心语丛书”序
前言
《水》第一号信
复刊词
为乐益同学录写序
慈父
看不见的背影
一封电报和最后的眼泪
爸爸办乐益
启蒙教育家张冀牖
追忆张奇友
张华奎传
本来没有我
我的奶妈同陈干干
红双喜——我想我的好奶妈
大大和朱干干
我的汪干干——老妈
我们大家的迷你趣闻
从第一封信到第一封信
王觉悟闹学
大弟新娘俏
我到苏州来
儿时杂忆
秋灯忆语
三首打油诗及其由来
张宗和日记摘录
从“盘夫”到“惊变”……“埋玉”
拍“喜福会”电影(上)
拍《喜福会》电影(下)
碎金散玉谈顾传玠
张宗和昆曲传记
作曲家张定和在重庆
读张兆和
原谅我——亲爱的母校
温柔的防浪石堤
曾蔷何许人也
飞来客——小鸽
蔷薇在古代西方
月色
《书的故事》译者序言
《从文家书》后记
真假《清江引》
出游简报  张旭和
“胡适情诗手迹”辨误
祭坟
妹妹
傻瓜电脑的趣事
我的师父张大姨
我的窦舅舅
深深的怀念
信中情
生别离

周耀平给四妹
旭和的信和文
张定和给《水》的信
给元和的信
屠乐勤给周有光、张允和的信
给舅妈的信
叶至善给张允和的信
范用给张允和的信
张允和给范用的信
“新潮老头”——我的干外公
别离的笙箫
《浪花集》后记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