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郜元宝 编者序
凤子 雨的倾诉
郎毓秀 比京学歌记
西 谛 略谭中国之彩色版画
陆小曼 泰戈尔在我家
郑振铎 谭中国的版画
阿 英 中国画报发展之经过
靳 以 忆上海
郎静山 漫谈摄影
元 洁 “春之都”的昆明
予 且 予且随笔
芦 焚 生命的灯
张沅恒 北碚之行
陈约克 去延安途中
巴 金 在广州的最后一晚
严 速 我所知道的新四军
赵家璧 “良友”十四年
潘汉年 对日抗战中的第八路军
赋 基 结婚的悲剧
菲 子 病魔处处
石万里 无锡泥人
张若谷 上海的湖心亭面面观
袁 殊 为了不忘却的纪念
卫咏诚 伦敦”宝川夫人”观演记
梁得所 山居闲感
翟关亮 与卓别林半日游
柯 灵 信
茅 盾 证券交易所
可 其 苏彝士运河
郁达夫 上海的茶楼
董纯才 螳螂的悲剧
王瑞纕 暹罗杂记
穆木天 弄堂
……
内容摘要
在大陆地区长达二十年的历史中,《良友》经历了从初期迎合国民党政府到后来积极参与抗战同情左翼的过程,但《良友》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民间刊物,政治色彩的转变不过是当时一般民间刊物所共有的一副时髦面具,其真实面貌则比较中庸平实,这只要看它二十的基本不变的栏目设计就可以知道。《良友》后来政治报道对象有所扩大甚或转变,但那仍然是由一种时尚意识所决定的。当然,采访中共著名人士和八路军高级将、报道丁玲的西北战地服务团等等,也表现了一定的左翼立场,不过这在当时也还是一种时尚,并不能简单理解为某种现实的政治倾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