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项美丽在上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2003828X
  • 作      者:
    王璞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作者简介
    王璞,生于香港长于内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一九八九年赴香港定居。目前任教于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著有短篇小说集《女人的故事》《雨又悄悄》《知更鸟》, 散文集《呢喃细雨》《整理抽屉》《别人的窗口》《图书馆怪兽》《闲言碎语》,文学评论集《我看文学》《一个孤独的讲故事人》等。长篇小说《补充记忆》获天地图书首届长篇小奖季军,长篇小说《幺舅传奇》获天地图书第二届长篇小说奖冠军、第六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小说奖。
展开
内容介绍
    美国姑娘项美丽大学毕业后不堪忍受千篇一律的单调生活,辞职到欧洲游荡,并结识了在非洲生活的朋友,一起去生活了一年多。回国后她结识了《纽约客》杂志的主编哈罗德·罗斯,成为该杂志的专栏作家。在经过一次失败的恋爱之后,项美丽和姐姐一起登上了去上海的轮船。在上海的上流社会沙龙上,项美丽遇到了邵洵美,陷入情网,从此留在上海。她跟着邵洵美吸食鸦片,染上毒瘾,并和上海滩上的文化人打成一片。两人来往密切,项美丽也成了邵洵美家中的常客。两人在日军占领上海期间,一起编辑出版具有抗日倾向的中英文杂志《自由谭》。抗战开始后,项美丽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撰写《宋氏三姐妹》,为此她在香港、重庆两地奔波,和邵洵美的感情出现裂痕,最终分手。
    执教于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的王璞博士在阅读中外各种与项美丽相关的文章中,发现许多作者对项美丽本人和她与邵洵美的恋情有不少错讹与误解之处,因此她根据项美丽的英文回忆录、小说、散文集以及各种相关资料,客观再现了项美丽的传奇人生,尤其是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上海的岁月。
展开
精彩书评
    项美丽是谁?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这问题没几个人答得出来。可若是时光倒流七十年,在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你到上海或是重庆、甚至香港的上流社会,这个名字即使不是如雷灌耳,起码人尽皆知。发生在新月派著名诗人邵洵美与美国女记者项美丽之间的跨国恋情,60年前在文化圈引人注目……    爱情传奇的版本一定会有许许多多,但是让我感到有意思的是,在中国人写的传记中,作者试图突出并再三强调的是:男主人公邵洵美用自己的才华征服了白人女主人公,在他们的爱情中,作者渲染了邵洵美的财富和挥霍,也暗示了项美丽的“妾”的地位。但是,在由一个白人男性撰写的关于“白人女性和华人男性”的爱情故事中,男主人公成了一个“被观看者”,一个被西方女性所欲望的“美人”,邵洵美很像传统故事中,被男人垂青的“女性”。
    我无意于用女性主义的方式来读解上个世纪的这个故事,不过,我本能地感到,邵洵美和项美丽的故事其实也非常单纯非常简单。
    ——毛尖(香港《信报》)
展开
精彩书摘
    项美丽是谁?    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这问题没几个人答得出来。可若是时光倒流七十年,在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你到上海或是重庆、甚至香港的上流社会,这个名字即使不是如雷灌耳,起码人尽皆知。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有位英国作家哈莉叶特·塞金德要研究上海,她在她那本名叫《上海》的专著中写道:    “我接触的在上海的西方人,几乎人人都谈到艾米丽·哈恩,男人语带赞赏,女人的语气则有点尖酸刻薄。”    三十年代在上海的西方人并不少。有人作过统计,到三十年代中期为止,在上海的西方人有六万人之多,有英国人、德国人、美国人、俄国人、意大利人。这其中还不包括日本人。    1940年在香港的香港大酒店,宋氏三姐妹自1927年国共分裂后首次一道公开露面。三姐妹和她们的小弟宋子安夫妇,以及宋美龄的顾问端纳围桌聊天,乐队奏起了华尔滋舞曲,一对对男女走下舞池翩翩起舞。这时,着一身黑色中装的宋庆龄,突然指着舞池中一位白人女子道:    “那是米奇哈恩!我看那就是米奇老鼠,跟她一起的是谁?”    一点不错,这位名叫艾米丽·哈恩(Emily Hahn)、朋友昵称为米奇的美国女子,就是项美丽。宋氏三姐妹都认得她。事实上,她是其中两位──宋霭龄和宋美龄的朋友。这次酒店相遇也并非巧合,而是出自大姐宋蔼龄的安排。她事先通知项美丽会有这次历史性的三姐妹聚会,项美丽才去香港大酒店订位。    一年之后,就有一本项美丽撰写的《宋氏三姐妹》(The Soogn Sisters)在纽约出版。这也许是最早出版的宋氏三姐妹传记。 以后出版的多种中英文宋氏姐妹传记,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文字表达方面,都未能出其右。令我十分吃惊的是,项美丽这本站在自由知识分子立场、观点可说是中间偏右的著作,早在1985年己由北京某出版社翻译出版。而且一印就印了十六万册之多。也就是说,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项美丽在中国内地已经至少有十六万读者。然而,当我向朋友提出”项美丽是谁”这一问题,他们要么一脸茫然,要么说出一些听来有点荒诞的传闻。这些传闻并非关于她的书,而是关于她与中国作家、新月派诗人邵洵美的绯闻。    我这人很”八卦”,平时就爱看八卦杂志。不过,还没有八卦到参与传播八卦消息的地步。我之所以继续关注有关项美丽的传闻,并终于决定要写这本有关她的书,主要出自于一种大约会被归类为女性主义的好奇心,我发现:虽然这些传闻众说纷纭,各有各说,但有一点口径一致,即,项美丽是中国作家邵洵美的情人,而邵的正室盛佩玉不仅不吃醋,反而从旁大力相助,甚至建议他们去办了结婚手续。    作为一个女人,而且是扮演过各种女人角色的女人,我对此说本能地起疑。我打出“项美丽”这个名字在中文互联网上搜寻,条目有九百多。一大半属词语误载,真正有关美国作家项美丽的条目不过数十条,而这数十条也多半互相重复,或互相抄录,提供最多新信息者当推董鼎山的《罗曼蒂克的项美丽》一文。不过,我感到奇怪的是,董氏精通英文,居美多年,是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传播者。他的这篇不过一千字的小文,对照我当时浏览过一遍的项美丽《我的中国》,却也至少有三处使我怀疑。    第一,他说项美丽“自幼即一心想当个开矿工程师”。    项美丽本人可没这么说过,相反,项美丽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她原先是想学化学的,后来又一度想当雕塑家,只是因为要跟从来不收女生的威斯康辛大学矿冶工程系赌口气,才一时冲动之下改学了矿冶工程。    第二,他说项美丽“一到上海即决定要呆下去”。 但在《我的中国》中,项美丽写道:    这(指上海之行)完全是一次旅行,不是吗?我仍然把上海当作一个购物点,是两个目的地之间的一站。我开始的计划是度一次为期两周的长假,这是个延长的周末。然后有一天,我发现我找到了一个工作,成了上海的短期居民。当地一家英国人办的早报《字林西报》需要一个女记者,给他们写点特写、专访之类。原来的那位女记者结婚去了。我就说我愿意干。    然而,即便有了这份工作她也天天想着走人,在告别了如期回美国的姐姐海伦,回到自已在江西路的临时租房时,她心想:    “去他的中国,中国都快把我闷死了,我对中国不感兴趣。”接着她写道,“我差点就要跳上一辆黄包车去码头。”    第三,董文写邵洵美“在法租界生长”。而在宋路霞的《上海的豪门旧梦》这本书中,说到邵是在南京西路上的邵家花园洋房出生,长大的。在《我的中国》中,项美丽说她与邵洵美认识时,他的大宅位于杨树浦路。只是在八一三事变后,邵洵美才步她项美丽之后,在法租界霞飞路租了套房子。南京西路是英租界,而杨树浦路根本不是租界。    而且,这篇文章也跟其它文章一样,说邵的妻子对“丈夫的洋情妇非常纵容”,甚至还鼓励他们举行“一个奇特的结缡仪式,按旧习惯娶妾规则,赠她两个玉镯。”    真的吗?为什么?我想。    我在网上 搜索“邵洵美”这个名字,找到的条目有二千余条,大多是2002年出版的《海上才子邵洵美》的衍生文章。有的文章干脆就是把书中的文字摘抄一些放到各种刊物上发表,不过,显然发生了抄写错误。别的不说,关于她的去世年月,就有多种说法。有说1997的,有说1998的,有说2000的,不一而足。有的文章则是基于这些可疑资料的的胡评乱讲,比如有篇文章竟将项美丽列为《上海宝贝》的作者卫慧的鼻祖之一,说项是个“睡遍万水千山”的美女作家。……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开场白:项美丽是谁?
第二章  不想回家的女孩
第三章  《纽约客》美丽的客人
第四章  开往中国的慢船
第五章  大班
第六章  一见钟情
第七章  洵美  海文  云龙
第八章  陷入毒海
第九章  家有娇妻
第十章  绿银色的小屋
第十一章  侠骨柔肠杨树浦
第十二章  霞飞路1826号
第十三章  “你不是我的妾”
第十四章  房客们
第十五章  双胞胎
第十六章  宋氏三姐妹
第十七章  跳出毒海
第十八章  长别离
第十九章  尾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