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212424X
  • 作      者:
    金汉总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编辑推荐
    当代文学学科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流变性。当代文学的这个特点,给当代文学研究者特别是当代文学史研究史研究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必须使自己保持在当代文学创作的前沿水平上,把当代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最新信息、动向、成果及时地吸收进教材,传达给学生。《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正是如此。
展开
作者简介
    全书分为三部。第一部“‘现实主义’一元化美学形态的文学(1949-1978)”,从诗歌史、散文史、小说史和戏剧史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建国以后至文革结束的文学发展。作者认为,1949-1978年,基本上是“现实主义”单一美学形态的文学时代。这三十年不管实际创作如何,全社会唯一倡导和推崇的是现实主义。第二部“多元化美学形态并存的新时期文学(1979-2000)”,也从诗歌史、散文史、小说史和戏剧史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直至最近的文学发展。1979年以后的当代文学发展,一方面是现实主义的复归、深化和开放性发展;一方面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引进、借鉴、融汇和创新,呈现出多元的美学形态。第三部“台湾、香港、澳门当代文学”,简论港、台、澳的文学发展轨迹。全书体例简明,论述流畅,是一部优秀的教材。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是一部历史叙述主体充分自觉的当代文学史著作。叙述者在历史的叙事中保持着一种谨慎而宽容的讲述心态。作者认同了文学史和其他历史。著作的相通性,对文学史写作的建构性、叙述性和“虚构成分有充分的自省。因此,对叙述行为的可能性和限度有一种先在的自觉,坦然地承认“当代文学史家试图重构的意识形态性质和功能(前言)。叙事者并不隐藏“叙述与“历史的矛盾,甚至在不断地提醒读者这是一部“史家的历史(后记),是叙述者的一种“权力行为,是文学史家“想像历史的一种方式。叙述者一方面竭力保持着历史叙述的冷静,一方面拥有对自身的叙事行为的警惕,在关于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认识自觉中,划定了历史叙事的边界。
展开
精彩书评
    中国当代文学特指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迄今五十余年以及由此而后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发生、发展、消长、繁荣于整个中国大地上的文学。从“空间”上说,它限定在“中国"的版图之内,有别于地域文学史(“域别”文学史),也有别于民族文学史(“族别”文学史)、语种文学史(“语别”文学史)。因此,作为完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它理所当然地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的文学和生息繁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内的各少数民族的文学而不包括散布全球由华人写作的“华文文学”。从“时间”上说,它把1949年10月1日之后迄今以及而后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的文学都称之为当代文学。然而正是在这里,出现了问题:如果我们仅仅把“当代”认定为一种“时间"概念而不是一种“时代”概念,就会造成概念的模糊和混乱。十年称“当代”,五十年称“当代”,一百年,五百年,能永远称“当代”吗?其实,世界各国都无“当代文学"一说,在西方,所谓当代文学指的就是“当前”、“当下”文学,即最近几年、十几年的文学。如果从文学本体的、质的变化上看,1949年10月1日之后与之前的文学相比,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只是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常我们习惯于以“五四”为标记)的中国“新文学"(即“现代文学")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代文学"并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文学发展阶段。作为一门学科的指称,它也不是一个科学的、具有学理性的概念,而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时代"概念——凡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文学,通称“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是绵亘数千年的中国文学的延续,是中国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的继续和发展,是中国文学最近五十余年的存在和变化状况。
    相对于历史长河,五十年的时间并不算长,但中国当代文学已经历尽了艰难险阻,并始终在曲折和迂回中奋勇前进着。它既取得过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又遭受过严重的挫折、摧残,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有着沉痛的教训。为了继承和发扬光大数千年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科学地总结五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的经验和教训,以促进中国文学的持续繁荣和发展,这是每个文学史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
    文学史是某一历史时代某一地域、民族、国家或语种的文学发展历史的记录。
    具有不同文学史学观念的文学史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编写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学史。大体有如下三种类型:建筑在“反映论”基础上的文学史,建筑在“思潮论"基础上的文学史和建筑在“本体论”基础上的文学史。从社会学角度切人,认定文学艺术是社会现实或历史生活的反映,文学的变化完全依赖于社会历史的变化,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文学的变化,把社会历史的变化与文学的变化对应起来,以此种史学观念建构文学史,即为建筑在“反映论”基础上的文学史;从文学思潮的角度切入,认为一切文学创作都从属于一定的文学思潮,并以文学思潮的变化来描述文学的变化,此为建筑在“思潮论”基础上的文学史;认为文学史是由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构成的,从文学作品本身切入,注重……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段,1979—2000年,多元美学形态并存竞荣的文学时代。1979年以后,文学创作至少在两个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是,作家们为了真实地反映刚刚过去的十年浩劫噩梦般的生活,迫切要求恢复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于是文学创作出现了现实主义的复归、深化和开放性发展。这可以看作是现实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再生过程。目前,这个过程还在继续深化,不仅深入到社会、历史的深层,而且深入到文化层面,同时又融会吸收了西方现代文化的成果,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发展的新趋势。第二方面的变化是,一批先行的作家借鉴了西方现代艺术经验,率先写出了一批当代文学中从未出现过的至少是在形式上类似现代派的作品,接着是更多青年艺术家更直接更全面地吸收了西方现代哲学和现代艺术的营养,以先锋派作家群的面目写出了更多更好的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到艺术都更具现代艺术品格的作品,第一次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取得了与传统现实主义并驾齐驱的地位。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出现了现实主义美学形态之外的完全属于不同美学范畴的另一文学形态——现代主义美学范畴之内的各种文学形态。如意识流小说、荒诞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新感觉派小说、新历史小说、新笔记小说、新乡土小说以及各种探索性、实验性诗歌、戏剧等。20世纪90年代以后,更出现了一批具有后现代美学特征的文学作品。因此,对197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从文学形态变化的角度看,便可作如下的概括描述:即一方面是现实主义的复归、深化和开放性发展;一方面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引进、借鉴、融会、创新。与建国初三十年现实主义文学形态单一化的状况相比.1979年以后是一个多元美学形态并存竞荣的文学时代。文学美学形态的多元并存、丰富多彩,正是文艺繁荣的标志。<br>    不难看出上述三位作家的某些共性:无论是苏童及叶兆言大量的新历史主义小说创作,还是格非小说中“时间”、“历史”、“记忆”等词语的频繁出现,都体现了作家们对“过去”状态的痴迷。杰姆逊曾提出,怀旧是后现代文化的主要表现之一,怀旧并不是真的对过去有兴趣,而是想采用怀旧的方式模拟表现现代人的某种心态,换言之,怀旧也是一种商品。而博德里拉则认为,怀旧是现代性被解构之后,人们试图找回以往的一切文化、找回并重建被摧毁了的东西的一种方式。无论属于哪种情况,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中的“怀旧”现象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无疑有契合之处。<br>    ……<br>    <br>    书摘2<br>    第一章  概述:建国初三十年的散文创作<br>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散文,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建国初三十年的散文创作与其他文学门类一样,有着自己曲折前进的轨迹和发展的规律,为当代散文的振兴与繁荣留下了正反两方面的宝贵经验。<br>    建国初三十年的散文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br>    1949年至1956年为第一阶段。新中国的诞生,为散文创作表现新的时代和新的生活开辟了新的天地。比之其他文学体裁,散文可以更迅速、更直接地为新时代、新生活而引吭高歌。无论是土地改革的蓬勃展开、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还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都使我国古老的土地发生了急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本身为散文提供了大量的生动新鲜的创作素材。很多散文作者怀着对新生活的极大喜悦和遏制不住的激情,以通讯报告的形式,去描述建设与斗争的壮丽图景,抒写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的社会主义热情和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集中到一点,散文作家们纯真而执著地抒唱亿万人民以新中国主人的姿态,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信念、智慧、力量与献身精神。因此,通讯报告这一散文样式,在建国初的几年内得到了空前的发展,<br>    成为这个时期散文创作的主要实绩。<br>    这一阶段通讯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反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很多作家纷纷奔赴朝鲜战场,冒着熊熊燃烧的战火,实地进行考察和采访,写下了大量的战地通<br>    讯。结集的有巴金的《生活在英雄们中间》、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刘白羽的《朝鲜在战火中前进》、杨朔的《鸭绿江南北》等等。《朝鲜通讯报告选》(三集)、《志愿军一日》(四集)、《志愿军英雄传》(三集),则是战地通讯报告的大型选集,其作者不仅有作家、记者,更多的是参加过战斗的指战员和部队政工干部。这些个人的结集、选集和报刊上大量发表的通讯,真实生动地叙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战斗场面,讴歌了无数像黄继光、杨根思式的战斗英雄及他们的悲壮业绩。这些作品在建国初期风靡一时,激动着亿万读者的心。二是迅速及时地反映日新月异的国内变革与建设。《祖国在前进》、《经济建设通讯报告选》(二集)、《散文特写选》(1953—1956)、《特写选》(1956)等,是描写这方面内容的选集。其中有不少篇章名盛一时,如柳青的《王家斌》、秦兆阳的《王永淮》、沙汀的《卢家秀》等,描绘农村欣欣向荣的气象和干部群众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在读者中产生强烈的反响。华山的《童话的时代》、臧克家的《毛主席向着黄河笑》,以浪漫的诗意笔触描绘我国人民根治黄河的雄伟气魄和征服黄河的壮丽远景。杨朔的《石油城》、李若冰的《在柴达木盆地》、萧乾的《万里赶羊》,萧殷的《“孟泰仓库”》等作品,勾画出戈壁沙滩、内蒙草原等祖国各地建设者勇敢跋涉的足迹,表现各条战线上突飞猛进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风貌。<br>    通讯报告的丰硕成果,标志着这一时期散文的初步繁荣。然而,题材不够广泛,体裁显得单一,不够多样。从题材和内容看,这一时期的通讯报告几乎都是歌颂性的,揭示社会矛盾和干预生活的作品极为鲜见。在艺术方面,它们往往以事情淹没人物及其思想,多写人物的英雄壮举而缺少细致的内心揭示,因此不少作品存在着概念化的倾向,缺少诱人的艺术力量。这一时期散文的其他品种,如抒情性散文和杂文,也有一些收获。抒情性散文如老舍的《我热爱新北京》、杨朔的《香山红叶》、叶圣陶的《游了三个湖》、秦牧的《社稷坛抒情》等。杂文创作稍显冷落,只有少数作家致力耕作,其中巴人的《遵命集》和徐懋庸的《打杂新集》,批判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及不民主风气,在当时产生了一定影响,是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收获。正面教育的杂感有马铁丁的《思想杂谈》等。但这些体裁的散文显得寂寞和缺少生机,其影响远不能与通讯报告相比。<br>    1957年至1966年是第二阶段,这是当代文学史上散文趋向繁荣的一个时期。这十年的散文,是经过了一番曲折的。1957年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一些作家被错划为右派,一些干预生活<br>    的好作品遭到严厉批判,使散文创作一时转入低潮。接着,在经济建设方面,不适当地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这种“左”的错误自然会反映到文学中来,散文创作因此也出现了很多浮夸气、说教气、八股气的作品。针对文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党对文艺政策作了调整,尤其是制定了《关于当前文艺工作的意见》(即《文艺八条》),鼓励题材和风格的多样化,对散文的复苏与振兴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以杨朔、秦牧为代表的一批散文作家,注重散文创作的艺术规律,以他们的创作实践打破了浮夸说教的沉闷空气,积极推动散文走向繁荣。因此出现了1961年的“散文年”和其后两三年持续繁荣的局面。<br>    抒情散文在这个阶段显得异常活跃。与第一阶段相比,不仅作品数量众多,题材多样,而且思想深广,艺术上有了明显进步。当时出版了很多有影响的散文集,如杨朔的《海市》、《东风第一枝》,秦牧的《花城》、《潮汐和船》、吴伯箫的《北极星》、刘白羽的《红玛瑙集》、巴金的《倾吐不尽的感情》、冰心的《樱花赞》、曹靖华的《花》、碧野的《情满青山》、郭风的《叶笛集》、柯蓝的《早霞短笛》、何为的《织锦集》、陈残云的《珠江岸边》、魏钢焰的《船夫曲》、袁鹰的《风帆》、方纪的《挥手之间》、艾煊的《碧螺春汛》、峻青的《秋色赋》、菡子的《初晴集》、杨石的《岭南春》、林遐的《撑渡阿婷》、李若冰的《山·湖·草原》,等等。它们争奇斗妍,引人注目,为散文园地增添了勃勃生机和绚丽色彩。<br>    ……
展开
目录
    总  论<br>    第一部  “现实主义”一元化美学形态的<br>    文学(1949—1978)<br>    诗歌史(上)<br>    第一章概述:建国初三十年的诗歌创作<br>    第二章共和国初期的“欢乐颂”<br>    第一节何其芳、胡风的诗<br>    第二节  闻捷的诗<br>    第三节  艾青、蔡其矫的诗<br>    第三章大建设时代的抒情<br>    第一节  李季、雁翼、邵燕祥的诗<br>    第二节  严辰、阮章竞、傅仇的诗.<br>    第四章战士的歌声<br>    第一节  公刘的诗<br>    第二节  白桦、李瑛的诗<br>    第三节  未央、韩笑、高平的诗<br>    第五章为政治而歌<br>    第一节  贺敬之的诗<br>    第二节  郭小川的诗<br>    第六章“文革”时期的诗歌<br>    第一节  显在诗歌写作<br>    第二节  潜在诗歌写作<br>    第三节  天安门诗歌<br>    散文史(上)<br>    第一章概述:建国初三十年的散文创作<br>    第二章艺术性散文<br>    第一节  杨朔的散文<br>    第二节  秦牧的散文<br>    第三节  吴伯箫、刘白羽的散文<br>    第四节  冰心、曹靖华、菡子的散文<br>    第三章杂文<br>    第一节  巴人、徐懋庸的杂文<br>    第二节  马铁丁的杂文<br>    第三节  “三家村”的杂文<br>    第四章报告文学<br>    第一节  魏巍等的报告文学<br>    第二节  “干预生活”的报告文学<br>    第三节  赞美新生活、新风气的报告文学——《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和《县委书记的榜<br>    样——焦裕禄》<br>    小说史(上)<br>    第一章概述:建国初三十年的小说创作<br>    第二章延安文艺精神的延续和推广——建国初期的    现实主义小说<br>    第一节  建国初战争小说创作的高涨<br>    第二节  新人、新事、新生活的颂歌<br>    第三节  逸出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主义小说——《我们夫妇之间》、《洼地上的“战役”》          等作品<br>    第三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出和确立<br>    第一节  建国初期反映合作化运动的小说<br>    第二节  赵树理的《三里湾》及“山药蛋派”<br>    第三节  孙犁的《铁木前传》及“荷花淀派”<br>    第四节  长篇战争小说《保卫延安》的出现<br>    ……<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