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帝国潜流:水浒灰社会解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1173230
  • 作      者:
    李光阁著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现实生活中,律法如果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谁有势力谁就可以任意践踏。
  连武松、解珍、解宝这样的英雄好汉,都能屈打成招,普通的老百姓成为冤案的主角,就不足为奇了。
  风月影响政治,卧榻左右时局。有人甚至评论说,辉煌的事业往往经不住卧榻边的几声娇笑。
  自古以来,有多少文化人能够在权力诱惑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又有多少文化人没有成为权力的寄生虫呢?
  奴才直起腰是个人的幸事,而人才弯下腰则是社会的悲哀。当奴气不再是香气,而是臊气、臭气的时候,人性的天空才会湛蓝。
  在一个组织内部,很难做到铁板一块,所谓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是一种书面报告语言。在风平浪静的表层下,往往充满了派系斗争的暗流。
  
  作者借鉴史学的方法,解剖小说的社会内蕴,试图在历史和小说之间,铺建一条“考诸国史,留心损益”的新路。在洞察世态人情毫末的基础上,探索帝制社会崩溃的文化、制度、律法、人心向背的原因,闪烁着理笥智慧的光焰。在这里,史实与小说的边界不再重要,因为它已浸润于人类的审美观照、道德评判和深度思量的泉水之中。
  ——虞和平(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副所长、博士导师)
  青年学者李光阁借助于现代散文话语的叙述与神采,营造了一个真切而厚重的历史阅读场景,颇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度。让人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切身感受一个封建王朝末期社会动荡与个人硬度生存的冲突,获得对传统社会下文化心理与制度指向的直观认知。
  ——邹东波(经济学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博士生导师)
  这是近年来我最喜欢的中文作品之一。它带给我的感觉是震撼性和冲击性的。作者通过灵性与哲性相结合的笔触,描述并解剖了一个封建帝国末期特有的灰社会现象,还有了一个曾经存在的社会原生态。书中所描述的梁山丛林法则和水浒暴力政治,推演了一出“博权、博财、博命、博生存”的硬义生存博弈。透视水浒人物的悲喜人生,我们仿佛看到了九百年前那个令欷歔的灰色世界。
  ——乔兆刚(人力资源管理学学者、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官员、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
展开
内容介绍
  青年学者李光阁将笔触深向九百年前那个令人欷歔的水浒世界,借鉴史学的方法,分析了北宋末年发生的帝王昏聩、梁山英雄好汉们悲喜交加的人生命运,奸臣横行、恶人当道、百姓涂炭、英雄气短的灰社会现象,探讨了北宋末期灰社会状态下的暴力政治规则和各阶层人物的生存博弈法则,极具震撼力并发人深思。
  在本书中,梁山英雄好汉们悲喜交加的人生命运,被赋予了社会和历史的意蕴:这些好汉以个人卑微的命运,对北宋封建帝国敲响了灭亡的警钟。
  作品思想敏锐,视觉独特,词锋犀利,文笔老辣,充满机智与幽默,营造了一个真切而厚重的历史阅读场景,丝丝入扣、鞭辟入里的分析,让读者领悟蕴含在水浒故事之中的生存法则与处世智慧。
展开
精彩书评
  作者借鉴史学的方法,解剖小说的社会内蕴,试图在历史和小说之间,铺建一条“考诸国史,留心损益”的新路。在洞察世态人情毫末的基础上,探索帝制社会崩溃的文化、制度、律法、人心向背的原因,闪烁着理性智慧的光焰。在这里,史实与小说的边界不再重要,因为它己浸润于人类的审美观照、道德评判和深度思量的泉水之中。
  --虞和平(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青年学者李光阁借助于现代散文话语的叙述与神采,营造了一个真切而厚重的历史阅读场景,颇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度。让人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切身感受一个封建王朝末期社会动荡与个人硬度生存的冲突,获得对传统社会下文化心理与制度指向的直观认知。
  --邹东涛(经济学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博士生导师)
  这是近年来我最喜欢的中文作品之一。它带给我的感觉是震撼性和冲击性的。作者通过灵性与哲性相结合的笔触,描述并解剖了一个封建帝国末期特有的灰社会现象,还原了一个曾经存在的社会原生态。书中所描述的梁山丛林法则和水浒暴力政治,推演了一出“博权、博财、博命、博生存”的硬度生存博弈。透视水浒人物的悲喜人生,我们仿佛看到了九百年前那个令欷歔的灰色世界。
  --乔兆刚(人力资源管理学学者、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官员、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
展开
精彩书摘
  当宋徽宗挥动着宽大的衣袖,醉心于丹青墨海而成为中国最有才情的皇帝时,一定没有意识到若干年后,自己将沦为历史上最屈辱、最悲惨的亡国之君;当宋徽宗从地道里,爬往李师师的闺房里香拥佳人的时候,也一定没有认识到正是自己的这双手,葬送了祖上夺来的大好河山。梁山班子成员排完了座次,宋江劝众兄弟接受招安时,有一句值得玩昧的话,他说:"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宋江评论"奸臣闭塞"是有道理的,但皇上是否"至圣至明",自其即位时就存在疑问。公元1100年,宋哲宗英年早殒。
  皇帝驾崩的当天,皇宫里发生的一次小小争吵,使历史在这一天拐了个弯。正直贤淑的向太后召集群臣主持召开"扩大会议",商议选择接班人的问题。向太后认准了端王赵佶端正仁孝,是皇帝的最佳人选,把他作为惟一候选人推出。也难怪太后一个劲儿提拔赵佶,他从小就与众不同,做上王爷的位子后,举止和那些喜欢声色犬马的弟兄们迥然相异。兄弟们大多沉迷于享受,而赵估则醉心于笔砚、丹青、射御,高俅的主人--书法家王都尉还给他送过镇纸狮子和玉龙笔架。十六七岁时,赵估就盛名当时。但向太后的提议遭到了奸臣章悖的坚决反对。时任宰相的章悖,搬出了长幼齿序的理由,力挺简王。他的主张不但没有获得大臣们的认同,而且受到了向太后的驳斥。章悖急了眼,大声说:"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但是,赵估已经通过各种手段,树立了皇帝代言人的形象,对笔砚、丹青、射御等艺术的喜好,掩盖了他追求娱乐、享受的天性。向太后怎么可能相信这位端王轻佻?对于赵估的轻佻,有个重要的受益人--高俅。端王赵佶还没有当皇帝时,高俅替驸马王都尉去送礼,碰巧赵佶在踢球,高俅因为胡乱踢了几脚,"气球一似漂胶粘在身上",赵佶就把他当成了"国脚","那里肯放高俅回府去,就留在宫中过了一夜。"第二天就郑重其事地请王都尉吃饭,非常隆重地替高俅办了"转会"手续。"高俅自此遭际端王,每日跟着,寸步不离"。如果说靠踢球来锻炼身体无可厚非,但赵估整天和高俅一起厮混,就显然有点玩物丧志了。
  赵佶当了皇帝以后,既不考核,也不论功,"忽一日就抬举"踢球的高俅做了殿帅府太尉。在轻佻的赵佶眼里,国事简直如同儿戏。一向和章悖不睦的最高军事长官--知枢密院事、奸臣曾布落井下石,趁机指责说:"今日突然发此议论,实在令人惊骇,未知他居心何在?利用"上纲上线"的办法使反对派闭上嘴巴,是封建专制体制下政治斗争的智慧和传统。章悖一下子蔫了。
  19岁的赵估就这样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无论是封建专制化的国家还是一个组织、企业,最高负责人是主宰、支配、调动和改变、塑造一切的最大的、也是最后的"力"。选择了什么样的领导人,就意味着选择了什么样的未来。令人悲哀的是,几年后,不幸被章悖言中,赵估的确不能"君天下"。在当时享有广泛尊敬的向太后,后来被列为奸臣的曾布,在党争中为图一时之利的大臣,甚至包括对赵佶寄以厚望而予以拥戴的善良的臣民,承担了这次选择错误的后果。说赵佶"轻佻",显然是看轻了他祸国殃民的能力。新皇上任的徽宗,的确像宋江所说的"至圣至明",表现得像个英明之君。他对内惩奸扬善,驱除邪恶,罢去奸臣宰相章悖、尚书左丞蔡卞(蔡京之弟)等人,召还元佑诸臣,如任命范仲淹之子为尚书右丞等。他还广开言路,有一个例子很说明问题。大臣陈禾引经据典地弹劾宦官童贯等人,一直汇报到了晚上。徽宗说,肚子饿了,先去吃饭,以后有时问再接着说吧。陈禾扯着徽宗的龙袍不让走。徽宗说,衣服扯破了。陈禾大声说,陛下不惜衣服撕碎,我又何惜粉身碎骨报答陛下呢?徽宗很感动,让太监把破碎的龙袍收拾起来,用来奖励正直又有操守的大臣。宰相张商英劝徽宗克勤克俭,近贤臣,远小人,徽宗表示虚心接受。然而,短暂的清明不久,对艺术的偏好使他做出了错误的选择--重用蔡京。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即使被踩在脚下,也能抓住鞋带爬上来,蔡京无疑就是这样的人。蔡京曾经作为奸臣被徽宗赶出朝堂,但两年后又被召回,成为帝国的第二宰相。徽宗用人轻佻得如同变戏法,否则就难以解释童贯在他的统治期内,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封王的太监。蔡京戏剧般的际遇,一方面是由于朝廷权力斗争的结果,因为在任何朝代,党争的结果只能是小人突起;另一方面是他的艺术天分起了很大作用。通过巴结领导身边的人获利,是中国人脉关系中一条屡试不爽的潜规则。蔡京不断笼络徽宗的宠臣一一宦官童贯,他的艺术修养信息不断被徽宗获知和赏识,最后用满腹才华清洗掉了自己的奸臣污点,竟被徽宗引为同类。此后,梁山好汉眼中的四大奸臣--蔡京、高俅、杨戬、童贯以及奸臣李彦、梁师成、朱缅、王黼相继出现,宋江所说的徽宗"被奸臣闭塞"的局面形成。
  从此,徽宗、蔡京联手开始将大宋推向了悬崖。蔡京的复出和被宠信,首先是他的艺术才能让徽宗钦佩。还是端王的时候,作为书法大家的赵估就曾花费两万贯,买过蔡京的书法作品。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作为文人和小人的蔡京,深深了解并迎合徽宗的个性和喜好,而这正是正直之士所不齿的。有一次,徽宗拿出一些玉器来,准备在国宴上用,又怕有人说闲话。蔡京看出了他的心思,说天子本来就应该享受,几件玉器算个□?何况在国宴上用,就是有人说也不用理睬。蔡京还引经据典,引导徽宗消费。蔡京说,《礼记》上的"唯王不会"的"会"指的是会计的会,君王过分节俭是可耻的。作为感性四射的文人的徽宗,在听了如此冠冕堂皇的借口后,对其殷实的五千万贯国库的挥霍程度,就可以想像了。
展开
目录
导言:灰社会现象/l

帝国败律
一个帝王的亡事/2
蔡京分利集团/8
一个无赖的发迹史/14
梁山事件真相调查/20
律法黑弈
合法性伤害/26
一个小吏的情理法难题/3 1
一个善良青年的“堕落”报告/3
柴进不是冤大头/42
官差涉黑定律/47

官匪切换
官员做匪的水平/54
一个黑社会公司的变脸/59
小吏当道/64
祝家庄的悲哀/70
黑暗伤害
做局的学问/78
黑狱不是商业传说/83
小人大问题/88
吃吃喝喝的代价/93

卧榻暗流
阎婆惜寓言/98
第一“二奶”的风月政治学/103
四个女人的非正常死亡/108
夫人路线/113

金钱能量
宋江的第一生产力/120
律法的价格/126
好汉们的黑色经济学/132
雇凶杀人考/138

领导素质
书生政治祭/144
“村长”晁盖的义气死结/1 50
权力交接期的吴式危机博弈/156
柴进为何成不了“一把手”/1 63
用人惟奴的理由/170
组织个人化现象/176

梁山路径
阮氏博命通道/182
一个将领的黑社会大哥之路/188
杨志与淘汰精英定律/194
卢俊义民匪转型/200

宋江政治
参股:宋江势力渗透术/206
权本原始积累/206
放晁杀惜/209
幻想的破灭/210
参股梁山/211
叛离体制/212
控股:宋江和平夺权术/215
江州放气球/215
第一次人事变动/217
“君权神授”/219
第二次人事变动/220
祝家庄:晁盖与宋江的战争/221
第三次人事变动/223
“政治遗嘱”/224.
第四、五次人事变动/226
派系:宋江利益整合术/229
派系难题/230
排名玄机/232
天命把戏:平息内讧的权术/235
转轨:宋江黑道漂白术/238
梁山改制/239
家庭化变革/241
改旗易帜/242
权力联姻:向政治领域渗透/244
被强奸的“民意”/245
破产:宋江最后一杯酒/248
以贼制贼,/248
无法回头的死局/250
假如不毒死宋江/252
不一样的人生终点/255
夜壶现象/256
结语:北宋帝国灭亡的“关键事件”/25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