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论<br>一、中国新诗对传统的承传与变异<br>二、中国新诗“发展论”概评<br>三、中国新诗的现代性特征<br>四、现代诗歌审美价值标准论<br>五、中国新诗成就估价<br>诗学论<br>一、中国现代诗学历史发展论<br>二、中国现代诗学主客体观<br>三、中国现代诗学与西方话语<br>四、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在20世纪40年代的调整与转化<br>20世纪20、30年代诗歌论<br>一、五四白话新诗的“非诗化”倾向与历史局限<br>二、20年代象征主义诗歌论<br>三、郭沫若与闻一多:在自由地追求中实现艺术秩序的新整合<br>四、中国新诗第一个伟大的综合者——论郭沫若五四时期新诗创作的成就<br>五、中国新诗第二次整合的界碑——戴望舒诗歌创作综论<br>20世纪40年代诗歌论<br>一、七月诗派与九叶诗人: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br>二、论20世纪40年代诗歌的历史发展<br>三、艾青40年代诗歌创作论<br>四、40年代“新生代”诗歌综论<br>后新诗潮论<br>我看“后新诗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