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瞧,他们走来了(代总序)
自序
二十世纪末的文学思潮
文学批评:仅在话语之间变化是不够的
中年写作:世纪初的文坛新景观
城市化进程与文学写作的改变
新媒体写作:“八十后”现象随想
小说还能为今天的思想提供公共资源吗?
——从二O O四年出版的几部长篇小说说起
文学中的文学
——近年来散文创作评说
评奖感言
——关于文学评奖的答问
说“变”
——新世纪小说创作随想
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中的非文学化倾向
影响新世纪文学的几个因素
关于莫言的《木匠和狗》
《暗示》与小说文体实验
一部小说与四个批评关键词
——关于孙惠芬的《上塘书》
语言和语言之外的世界
——评《地球上的王家庄》
山水间的寄托
——评柯平的散文
反常规的写作意图在写作中的遭遇
——从范小青的《爱情彩票》、《在街上行走》说起
有脾气的批评
——关于韩石山的文学批评
第二辑
小说是越来越难写了
——莫言访谈录
文学的形式探索:比缓慢更缓慢的工作
——孙甘露访谈录
对长篇小说创作的若干思考
——雷达访谈录
文学批评的现状与问题
——陈思和访谈录
或前或后:文学批评的位置
——吴亮访谈录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关于古代题材电视剧泛滥的思考
关于上海文学研究状况的思考
——二00三年冬在田家炳书院的演讲
城市化进程与文学审美方式的变化
——二00四年八月二十八日在浦东新区艺术中心的演讲
钱钟书《围城》与中国现代小说
——二00四年十二月七日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
影像中国札记
——兼论田壮壮导演的电影《蓝风筝》
第三辑
印象:二00二年的上海文学
文学上海:二00三年的记忆
写在文坛边上:二00四年的上海文学
阅读感言
——上海中长篇小说奖参评作品读后
有一种情怀,至今都难以摆脱
——关于赵丽宏的散文
读书消夏
——读孙颐《思维八卦》想到的
混杂的艺术
——评明星版话剧《金锁记》
小说识“小”
——《我爱小丸子》读后
欲望有时比思想更强大
——《德令哈囚犯》读后
乡土上海
——评彭瑞高的长篇小说《男人呼吸》
俞天白《天地蛋》读后
历史变迁中的生活世相
——姚克明先生散文集《海上洋泾浜》读后
城市的诗意想象应该是多姿多彩的
——缪克构的组诗《城市时光》读后
别样的文学上海
——褚半农《听雨怀中堂》读后
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人性
——李伦新长篇小说《非常爱情》读后
都市与女性写作
自由主义传统与上海文学
——从沈从文与上海的关系谈起
鲁迅小说的读法
——评《吴中杰评点鲁迅小说》
谁决定着时代美女呢?
——读《百年中国女性形象》
“爱情单元”及其他
——由新编上海版初三语文教材想到的
第四辑
自己的生活
钱门求学记
——说说我的老师钱谷融先生
跋:关于杨扬的文学批评
内容摘要
“e批评丛书”是一套关于几十年代的中国文学评论。由十位大多出生于十二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批评家所著,他们在九十年代取得了丰硕的批评业绩,他们的地位、名声和影响也许还无法与八十年代那批批评家相比,但是他们已经开始了全新的追求,他们的第一次“集体亮相”也算得上是对一个时代文学批评成就的一次总结和展鉴。这套书不是宣言,也不是证明,而是一次货真价实的“呈现”与“展示”,这代批评家将用他们最优秀的批评文章标示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e批评丛书”是一套关于几十年代的中国文学评论。由十位大多出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批评家所著,他们在九十年代取得了丰硕的批评业绩,他们的地位、名声和影响也许还无法与八十年代那批批评家相比,但是他们已经开始了全新的追求,他们的第一次“集体亮相”也算得上是对一个时代文学批评成就的一次总结和展览。这套书不是宣言,也不是证明,而是一次货真价实的“呈现”与“展示”,这代批评家将用他们最优秀的批评文章标示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