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上篇 末世视野的镜像“对照”——再论《传奇》
第一章 “镜”的“影像”及“对照”
一、“镜”的“影像”性及影像的“表演”性
二、物镜、心镜与“对照”及对照的“对话”性
三、“文明之镜”、“文明的镜像”与寓意“对照”
第二章 《传奇》:一个寓意的“镜像世界”
一、世界:东方与西方
二、两个中国、两个时代
三、中国:寻找归“家”的路
四、古中国:沉到底?
五、方生方死的大时代
第三章 《传奇》“余韵”及其他
一、“张看”中西的立场与姿态
--在张爱玲与鲁迅之间
二、张爱玲:都市人?个人主义者?
下篇 进入历史:从“个人”到“民间”——从世界意识看王安忆的创作历程
兼谈我们时代的文学“偏至
引言:“世界”意识与“中国”书写
第一章 从“庸常之辈”到“孤独与反自然的英雄
一、“自我”的经验:错失的时代“列车”与纷乱的
个人“命运
一、“彼岸”光下:“国民”的悲哀与“人性”的颂歌——启蒙意识中的“科学”与“宗教
第二章 “伤心太平洋”中漂流的孤岛--“巴别塔”的启示:浮出地表的“现代城市”与“象牙塔”之重建
第三章 《长恨歌》:双重“历史”视野下的“上海”书写
一、现代城市文明批判的新坐标与“上海”的历史定位
一、两个王琦瑶:“上海历史”与“中国历史”的纠缠与分途
三、“王琦瑶们”:“历史”拯救中的“个人”之匮乏
第四章 聚沙成“塔”:“浮萍”岛上精神之光的燃起与寂灭
一、回寻“历史”,通达“民间
一、《富萍》:“到底是乡下人——首“小鲍庄”的创世“史诗”
……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该著着意于将“上海”历史化为一个表征现代中国文明建立的文化空间,通过具体的作品分析和作家研究,分上下两篇分别探讨“抗战”中张爱玲与“文革”后王安忆的文化生存状态,由此感触这两场民族大难后中国现代文学看似被中断的精神联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