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40152878
  • 作      者:
    李怡主编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是“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之一,是第一部从阅读学的角度全面总结欣赏新诗经验的的专门教材。著者在广泛阅读20世纪新诗作品、全面把握新诗文体特征的基础上,精心选择近百首经典作品,通过对具体作品的鉴赏和分析来提出基本的理论观点,融理论建构与作品赏析于一体,深入浅出,文字生动流畅。本书所有理论与方法均系根据新诗自身的历史和审美特征、从欣赏新诗的专门需要出发来提炼和组织的,拒绝简单套出一般文学理论和其他专门文体的阅读经验,注重理论创新与实践性的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方便教学和实用。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教材,又可作为中文专业选修课教材,也适合一般新诗爱好者阅读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
  但在《天狗》中,作为主体的“我”却以非常尖锐的方式被凸现出来。“天狗”这一神话传说中的存在,远远超出了它的原型意义,诗人借用这个形象要写的是人、人的主体、人的主体精神。在“日”、“月”乃至整个宇宙面前,人的自我不仅没有变得渺小,反而不断扩张,不断强大,冲破一切束缚和局限,最终高高跃居于宇宙万物之上。这是一个近乎“神”的自我,按照《圣经》的说法,神说“要有光”,于是世界才有了光,而《天狗》中的“我”竟敢宣称:“我是……光”,是一切的光。这是何等的狂妄!但“人”也因此被提升,与伟大、崇高之物并立在一起。类似这样一种强健有力的自我,是此前的传统诗歌中从未出现过的。
  (3)由于要表现绝端自由的情绪,绝端自主的自我,《天狗》采用的是一种不假思索、极度自由的形式。与诗中四处发散、左冲右突的情绪相适应,《天狗》的诗行很不规则,完全依照情绪的动荡而长短不一。因为情绪始终维持在一个很高的点上,诗的节奏显得很快,就那样一直急促地行进,造成一种激烈、紧张的氛围。它的每一个诗句如果单独抽出来看,都很浅易直白,没有什么太多的诗意,像“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这样的句子是很普通的,经不起太多的咂摸和回味,但一个个看似毫不出奇的句子,连在一起却构成一个汹涌澎湃的整体,具有异常强烈的效果。实际上,这也是《天狗》不同于古诗的一个特征:优秀古典诗歌的每个字、每个词、每个句子都需要经过反复的推敲和打磨,使其充满意义,焕发出美感的光辉,尤其是“诗眼”,更是一首诗中最为晶莹剔透、令人难忘的部分。要感受古典诗的魅力就必须“吟诵”,在时间性的停顿中体味字句的内涵。而到了《天狗》中,个别的字句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诗的整体,所以《天狗》这首诗并不适合默读,不适合一边沉思,一边细细地品味,而宜于进行一种高速度的朗读,这样读者会被卷入诗的高潮,不断经受情绪的拍打和冲击,从而感受到在平常情境下极难体验的东西。不能不承认,《天狗》的形式同样也是一种美感形式,它对建构诗歌新的美学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天狗》一诗选自郭沫若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诗集中有不少诗作如《晨安》、《我是个偶像崇拜者》等,都与《天狗》有相似之处,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新异特征,很早就被人注意到了,闻一多曾经评价: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甚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20世纪底时代的精神。闻一多所说的“20世纪底时代的精神”,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情绪诗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
展开
目录
序 
绪论 中国现代诗歌与当代中国读者的需要 
第一节 中国读者已不需要诗歌? 
一、中国现代诗歌运动远离了读者? 
二、读图时代的读者不再需要诗歌? 
第二节 欣赏的问题 
一、古典诗歌创作与鉴赏之间的协调 
二、现代诗歌与欣赏之间的断裂 
第三节 现代诗歌走近读者的原则 
一、诗歌创作上体验读者的心理期待 
二、总结现代诗歌既有的欣赏经验 

第一章 诗歌欣赏:直观生命的韵致 
第一节 诗:生命韵致的直写 
一、生命 
二、生命的韵致 
三、直写生命韵致 
第二节 欣赏即直观生命韵致 
一、直观 
二、直观对象与体验自我 

第二章 诗歌欣赏的心理流程:应和与感动 
第一节 应和:愉悦与协畅 
一、什么是应和 
二、应和的几种形式 
三、应和的效果 
第二节 感动:自我生命跃升 
一、什么是感动 
二、智慧的获得也是一种感动 
第三节 期待受挫及其克服 
一、期待受挫 
二、期待受挫及其克服过程 

第三章 从意境到意象 
第一节 意境与意象 
一、意境诗 
二、意象诗 
第二节 意象时代的中国现代诗歌 
一、传统抒情模式的危机 
二、现代诗歌的意象特征 
第三节 中国现代诗歌中的意境缅怀 
一、意境何以需要缅怀 
二、缅怀意境的种种方式 

第四章 中国现代诗歌的情绪之流 
第一节 情绪:新的欣赏对象 
一、情绪的诗 
二、繁复的情绪 
三、对情绪诗的小结 
第二节 现代情绪诗的阅读与欣赏 
一、把握情绪的范围 
二、感受情绪的运动方式 
三、注意情绪的矛盾性 

第五章 智慧的力量 
第一节 中国古典诗歌情感与理性的分离 
一、情景交融与直抒胸臆 
二、宋诗的寓理于景 
第二节 现代诗歌的理性抒情 
一、理性抒情的出现 
二、现代诗歌的形而上思考 
三、现代生命的诗意体悟 
四、现代生活的文化反思 

第六章 中国现代叙事诗与诗歌中的叙事 
第一节 中国现代叙事诗 
一、现代叙事诗的出现 
二、现代叙事诗发展的高潮 
第二节 中国现代诗歌中的叙事 
一、叙事因素 
二、现代诗史上叙事因素的大量涌现 
第三节 现代诗歌中的叙事与抒情 
一、叙事:有力的抒情 
二、“冷抒情”中的叙事 

第七章 从雅言到白话、口语 
第一节 从雅言到白话 
一、古典诗歌的僵化和衰亡 
二、雅言的局限 
三、白话的兴起 
第二节 白话的魅力及其雅化 
一、白话诗的魅力 
二、白话的雅化 
第三节 当代口语诗欣赏 
一、口语诗的出现 
二、口语诗中的反叛精神 
三、口语诗歌中的口语 

第八章 中国现代诗歌的声音 
第一节 诗歌的韵律节奏 
一、诗歌的韵律节奏 
二、韵律节奏的现代自觉 
第二节 现代格律诗的韵律 
一、“新月派”诗歌的格律探索 
二、30年代诗歌的格律探索 
三、40年代的十四行诗歌 
四、当代的格律理论和诗歌创作 
第三节 自由诗的韵律与节奏 
一、自由诗也是有格律的 
二、现代汉语对现代自由诗的影响 
三、现代自由诗的韵律特征 
第四节 朗诵诗的欣赏 
一、朗诵诗 
二、朗诵诗的欣赏 
第五节 当代歌词文学 
一、当代歌词:诗意转移的形式 
二、歌词文学的特性 

第九章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的整体性原则 
第一节 一首诗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一、诗的整体把握 
二、抽象的概念不能肢解诗的完整性 
第二节 中国现代诗歌的多重人称与空间 
一、多重人称 
二、多重空间 
第三节 中国现代诗歌的核心意象 
一、长(组)诗阅读中的意象把握 
二、三类核心意象 

第十章 细读与误读 
第一节 细读与一般性阅读 
一、专业化细读的必要 
二、细读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误读与审美经验的拓展 
一、误读的含义 
二、误读产生的原因 
三、创造性误读与附会性误读 

第十一章 中国现代诗歌的比较欣赏 
第一节 比较欣赏 
一、比较欣赏 
二、比较欣赏的基本途径 
第二节 古今比较欣赏 
一、传统的承传:古今比较的依据 
二、诗歌意象与主题的古今比较 
第三节 中外比较欣赏 
一、西方诗歌对中国的影响 
二、接受中的变异 
第四节 中国现代诗歌之间的比较欣赏 
一、例证之一:闻一多与徐志摩 
二、例证之二:戴望舒与穆旦 

第十二章 中国现代诗歌的晦涩问题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晦涩 
一、晦涩 
二、晦涩之争包含的多种观念 
第二节 晦涩与审美的现代特征 
一、晦涩:内生活的真实的象征 
二、晦涩:诗人的想像力 
三、晦涩:诗歌现代性的标志 
第三节 晦涩诗歌的欣赏 
一、必要的知识基础 
二、先天共感的体味 
三、整体结构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