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br>绪论<br>第一章 历史地理论<br>第一节 险由天设古今留:三峡的形成<br>第二节 蜀江楚峡混殊名:三峡的称谓<br>第二章 诗性因子论<br>第一节 地胜顿惊诗律壮:三峡的地貌景观<br>第二节 千里江陵一日还:三峡的交通价值<br>第三节 高唐赋里人如画:三峡的神女原型<br>第四节 诸葛大名垂宇宙:三峡的三国文化<br>第五节 生长明妃尚有村:三峡的昭君情结<br>第三章 诗人行踪论(一)<br>第一节 诗人自古蜀中多:三峡诗人综述(上)<br>第二节 百里三峡千家诗:三峡诗人综述(下)<br>第四章 诗人行踪论(二)<br>第一节 读书洞出离骚才:诗祖与三峡<br>第二节 云雨荒台岂梦思:赋祖与三峡<br>第五章 诗人行踪论(三)<br>第一节 朝辞白帝彩云间:诗仙与三峡<br>第二节 万里悲秋常作客:诗圣的三峡生活<br>第三节 孤舟一系故园心:诗圣的三峡创作<br>第四节 此意凄凉谁共语:诗圣的三峡心态<br>第五节 子美集开诗世界:诗圣三峡活动的诗学价值<br>第六章 诗人行踪论(四)<br>第一节 二年留滞在江城:诗魔与三峡<br>第二节 三年楚国巴城守:诗豪与三峡<br>第七章 诗人行踪论(五)<br>第一节 有客能为神女赋:词仙与三峡<br>第二节 西穷巫峡岷江路:诗雄与三峡<br>第八章 诗学价值论<br>第一节 巫山峨峨高插天:“巫山”诗题<br>第二节 巫山云雨枉断肠:“云雨”原型<br>第三节 猿啼三声泪沾裳:啼猿意象<br>第四节 巴人能唱本乡歌:“竹枝”体裁<br>第五节 摇落深知宋玉悲:悲秋主题<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