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山西行知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535101
  • 作      者:
    李继勇,贺泽劲著
  • 出 版 社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作者简介

  李继勇,网名元明清,曾痴迷于诗歌创作。从军13年,大部分时间都不得在山西大同度赤,与其说这趟旅行是“驴行”,不如说是寻根怀旧。一直梦想着能提前退休,买一块地,建一所小屋门前有池溏、树林,门后有果园、花园,屋里还有一只大黄狗。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在山野中当个快乐的“土匪”。
  贺泽劲,网名九月,曾供职于国内某著名媒体。信奉“人一就是吃喝玩乐”,任恣生活,玩旅游、摄影、结交四海朋友。后认识一个自称为江西的“土匪”的粗犷男子,背上行囊,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心甘情愿被人称作“土匪婆”。

展开
内容介绍

  《山西行知书(修订版)》的N个理由:
  黄土黄河大槐树,到根祖所在地寻根,给皮肤镀上层“太阳色”。在云冈石窟对东方的神韵和美顶礼膜拜;在五台山领悟超凡脱俗的佛教文化。
  看一个个晋商大院演绎人生百态;听一座座古建筑讲述尘封历史。
  在长城的脚下品味沧桑;在壶口的轰鸣中读懂华夏的风骨。
  让太行的绝壁削去从都市里带去的浮躁和欲望,让塞北的朔风吹去现代生活带来的肤浅和迷失,那孔最不起眼的窑洞或许正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行走山西,被劫波度尽的遗存震撼得无语。五千年风雨,八千里云路,令人在一夜之间变老,在一夜之间青春。
  行走山西,一路都在修补对历史的空白感,一路都为自豪与失落的体验而难以入眠。
  去山西,真的不需要理由!
  需要理由的是——为什么不去山西呢?

展开
精彩书摘

  晋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很难想像到这缺不大的土地能够承载着那么厚重的历史。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痕迹在晋南找到,180万年前的西侯度遗址就在晋南的土地上。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五帝”均在晋南有过活动,历史传说中的“后稷稼穑”、“嫘祖养蚕”、“舜耕历山”、“禹凿龙门”等故事均发生在这里。在长治市郊的老顶山,华夏先祖炎帝、神农氏曾尝百草食五谷,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了由渔猎到农耕、由游牧到定居的重大转折。尧、舜、禹都曾在此建都:“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
  古老的文明历经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在壶口瀑布,我们找到了那种亘古不变的源头——那奔腾怒吼的黄河水是我们民族精神之根。
  辉煌与沧桑都成为过眼云烟,可那些文化遗存却留在了这片土地上。晋南文物比比皆是,级别之高也令人叹为观止。仅运城地区境内文物景点就达1600处,其中国家级9处,省级8处。难怪走在晋南,会觉得凝重无比,追溯历史、寻根问祖的兴奋和怅然,使我们行走只能是为根祖文化作注解的一串省略号……
  山西是许多姓氏开宗立姓的发源地,目前可查的就有四十多个。但山西最有名的寻根之地当数隗乡洪洞这个小县城,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迁徙——明代大迁徙——便是从这里出发的,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即1368-1477年),50年间共移民8次。古槐后裔姓氏达450姓,远远超过了百家姓。来到大槐树公园,仰望那生生不息的古槐,耳畔似乎又响起那首妇孺皆知的民谣:“问我祖矧可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大槐树已成为炎黄子孙认祖归宗的朝圣之地,似乎到此更能明白血浓于水,叶生于根的凝聚力。
  阳光透过槐叶抚在身上,脱下鞋子验看自己的小脚趾甲形,果然是“大槐树”后裔。到晋南来,才知故乡事。根祖文化让东奔西走的人们找到归属感。对故土和祖先的眷恋,原来就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游完大院后,我们有好长一段时间竟产生了幻觉感,无论走在哪里,似乎都能听到脚步声。那种经过晋商们的深宅高院回放的声音,不是我们自己的脚步声,仿佛是历史长廊里传出的余响。
  晋商大院深邃富丽,给人以封闭神秘的感觉,进去则会感慨其将北方民居建筑的菁华体现得淋漓尽致。各色大院豪华之中带着内敛,张扬之中隐着沉稳,大气与精巧相互渗透,一砖一瓦都糅进了晋商文化的因素,在晋商大院里转进转出,就像是翻开了一本本关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晋商历史的大书。
  从榆次的常家庄园、太谷的曹家大院,到字阻的乔家大院和渠家大院、灵石的王家大院、平遥古城的日昇昌票号,再到黄河边上的千年古镇碛口……脚步似乎勾画出了一趟晋商文化之旅。在那些精致富丽的天井中,抬头似乎就能一窥晋商五百年的兴衰。
  晋商大院浓缩了一个时代的背影。在中国近代商史上独树—帜的晋商曾将山西打造成了全国的金融贸易中心,太谷、平遥、祁县的寻常巷陌牵动着商业资本的神经中枢,财富的中心不是在太原而是在这些小县城里。不过,时至今日,历史的辉煌如同大院琉璃瓦上的那抹余晖终将退去,沿途所见的城市经济并不发达,曾大名鼎鼎的“金太谷”城市规模仍还像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小县城,让人生出许多莫名的感叹。
  和当地人聊天是件很有意思的事,不少当地人对财富的看法很平淡,大概是见多了财富的变更,所以就有了份超脱与从容。昔日“富甲天下”的荣耀已逝去,自得其乐的生活似乎就成了当地人的达观境界。
  而作为游人,到过晋中地区,相信对财富的思考会更深入些了。
  当地对晋商大院的旅游开发程度越来越深,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的辉煌,成了招揽人气的招牌。晋商们将辛苦积累下的资金没用于扩大经营,而是使其流回故土大兴土木,固然有“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的保守自闭,但从文化的层面上来说,又何尝不是用建筑的形式保存了一份文化同时为子孙后人留下了旅游开发的饭碗。
  人间好话书说尽,天下名山寺占多。五台山有奇险的峰崖;有森严挺拔的古松劲柏;有弥漫沉浮的云山雾海;有金碧辉煌的殿字楼台……其奇秀风光曾令一代诗宗元好问惊叹:“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像天下名山一样,峰峦叠翠,嘉木葱茏,奇峰怪石,峭崖秀洞等美景自不在话下,但因了伽蓝寺宇的遍布,五台山的山峰似乎更多了几。分灵气。按东南西北中方位罗列的五座山峰雄奇险秀,犹如盛开在云海里的佛国莲台。五台四时风景迥异,奇怪昭示佛韵。置身其间,宛若置身梦中,世间烦恼尽悉抛却,不禁生出望峰息心、人生如梦的出尘之感。
  五台山是久负盛名的避暑胜地。时值骄阳炎炎的酷暑,山中却别有洞天,“岁积坚冰,夏
  仍飞雪、曾无炎暑,气候着实清爽宜人。山居在这清凉圣境,身体的凉爽也会让心灵平静许多,那祥才适合去领略佛教文化的精妙。
  除了以清凉圣境驰名外,五台山更主要的是以佛教圣地名扬天下。在这里,佛教文化的精深与美丽大自然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和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境内梵宇林立,文物遍布,珍品云集,而被誉为中国古建、雕塑、绘画的艺术宝库。迄今仍保存着北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寺庙建筑47处,荟萃了当时的彩塑、壁画,以及堪称典范的古建艺术。显通寺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佛教发源地;南禅寺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被誉为“中华瑰宝”;佛光寺被世人誉为“东方古建明珠”、“亚洲佛光”;五台标志性建筑——塔院寺大白塔,为我国现存元代覆体式塔最高建筑……
  徜徉于古老又庄严的佛教寺塔建筑之中,拜谒着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佛教雕塑,欣赏着—幅幅异彩纷呈的佛教绘画,听导游讲解着佛教传说、历代高僧的事迹和千百年来文人名士们留下的诗词歌赋、书画联额……不管抱着何种信仰,心中都会滋生出另一种清凉,不由得抛开了那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所积累的压力、迷茫和浮躁,都会对眼前那个跋千山涉万水从西藏赶来朝拜、一刻不停叩着等身长头的红衣喇嘛生出一种理解后的亲近感。不管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有什么不同,但在对人生有时很需要一种执著和坚守的理解上是—致的。
  ……

展开
目录
酷驴观点
作者介绍
序:行走山西有N个理由
第一部分 全景山西
山西故事
山西天地
山西人文
山西物语
山西旅游资源
第二部分 出行山西
山西最佳旅游季节
山西交通
山西住宿
山西饮食
山西旅游装备
山西一般资讯
山西旅游行程设计
山西旅游经典费预算
第三部分 太原及周边地区
全景太原
景色太原
重要景点
晋祠
双塔寺
崇善寺
中国煤炭博物馆
山西省博物馆
周边景点
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
第四部分 晋南:运城—临汾—长治—晋城
全景晋南
景色运城
重要景点
永乐宫
解州关帝庙。常平关帝家庙
第五部分 晋中: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
全景晋中
景色晋中
重要景点
常家庄园
曹家大院
乔家大院
王家大院
……
第六部分 晋北:大同—朔州—忻州
第七部分 五台山
第八部分 追逐黄土地上的长城:偏关—宁武关—雁门关
第九部分 黄河边上的风月无边:壶口—碛口—河曲
第十部分 隐居太行山间:锡崖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