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初三礼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1498208
  • 作      者:
    林存阳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作者简介
    林存阳,1970年3月生,山东任城人,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7、2000年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研究成果有《旷世大儒——顾炎武》(合著)、《中国之伦理精神》(合著)、《儒家文化面面观》(合著)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以《周礼》、《仪礼》、《礼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三礼”之学,是儒家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但是,唐宋以降,“三礼”之学式微,元明积衰,几成绝学。明清之际,学者激于时变,从儒家经典中寻求出路,于是多有研究和提倡“三礼”之学者,一时礼学大盛。从宋明理学转向“三礼”之学,是明清之际学术界的重大事件。研究这一转变过程的深层原因,是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林存阳同志的论著《清初三礼学》是迄今为止第一部系统研究这一课题的专著,其学术价值自不待言。
展开
精彩书摘
    清初三礼学之得以兴起,有着社会和学术两方面的原因。就社会方面的原因而言,明清更迭的社会现实所造成的动荡,迫使社会各阶层不得不对未来社会走向加以关注和探讨。统治者面对新政权的合法性问题,以及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造成的民族间的不适应,为寻求社会的稳固,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统治举措,以弥缝因朝代更迭所形成的动荡局势。在艰难的抉择中,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向汉文化趋于认同,以调整文化政策为基始,逐渐确立起“崇儒重道”的统治思想。而作为长久以来受统治者重视的礼思想,正适合了他们寻求传统文化当然继承者的需要,亦为其统治合法性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就当时饱受家国之痛的士人来说,鉴于时局的大变动,以及晚明以来阳明后学的空疏学风,他们在寻求社会出路的取向时,为扭转传统学术的困境,遂致力于“以经学济理学之穷”为学路向,且将目光投注到传统礼学方面。这一取向,一方面蕴含了他们的民族文化情结,想以此来体现自己文化的正统性;另一方面亦体现出他们对新政权的不满和敌视,以礼来抗衡异族政权的统治。尽管统治者与士人在选取礼以为治的出发点上有很大差距,但他们在思想方面亦有一致之处,即都想以礼作为寻求社会稳固、使之由无序趋于有序。如此一来,统治者的经营不期然与知识界的倡礼之风相契合,遂为三礼学的兴起提供了相当的客观学术发展空间。再就三礼学本身的发展而言,经过汉唐的兴盛,由宋以降渐趋衰微。虽有一些礼学家颇致力于三礼学的研究,然歧义之纷纭,古解之繁复,确有待于后儒为之精研细讨,阐幽发微。此一趋势,在清初学术转向、关注经学元典的氛围下,三礼学再度成为经学家注目的对象。这一为学路向的确立,无疑为三礼学的氤氲兴起奠定了基调。所有这些即为清初三礼学之所以兴起的时代、学术因缘。
    ……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清初三礼学兴起的时代、学术因缘
第一节 明清更迭的社会动荡
第二节 传统学术困境及转向
第三节 三礼学渊源流变

第二章 复兴三礼学的酝酿与发展
第一节 孙奇逢与古礼倡导
第二节 实践礼学的思考
第三节 六艺实学关照下的礼学研究

第三章 经学诸大师的三礼学研究
第一节 顾炎武“明道救世”的礼学思想
第二节 黄宗羲与万氏兄弟的三礼学
第三节 张尔岐与《仪礼郑注句读》
第四节 李光坡的三礼《述注》
第五节 毛奇龄、姚际恒、王夫之的礼学主张

第四章 儒臣对三礼学的倡导与撰著
第一节 徐乾学与《读礼通考》
第二节 李光地的礼学思想
第三节 方苞的三礼学成就

第五章 清廷决策与三礼学
第一节 文化基本政策的抉择
第二节 经学的政治化导向
第三节 清廷对三礼学的关注与扶持

第六章 清初三礼学的历史地位——以清代礼学思想之演变为视角
第一节 清初三礼学的特征
第二节 “以礼代理”到“礼学即理学”——透析清初三礼学历史地位的一个视角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