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
原版序
再版前言
写在前面(原版)
第一章 危难时刻的访问:了解中国关心中国
第一节 从纽约到重庆
第二节 蒋介石的复杂心态
第三节 秘密会见周恩来
第四节 战地记者的呐喊
第五节 陪同一席谈一一访夏晋熊教授
第六节 待商榷的意见
第二章 谨慎而热烈的欢迎:海明威踪影在中国报刊
第一节 友好的反应
第二节 香港《大公报》:率先报道,全力以赴
第三节 《重庆中央日报》:谨慎报道,内外有别
第四节 重庆《新华日报》:如实报道,不卑不亢
第五节 《西书精华》:战争小说得失论
第六节 新闻集锦
第七节 要文选录
第三章 奇特而复杂的大地:海明威和玛莎印象中的中国
第一节 一次苦乐参半的蜜月旅行
第二节 蒋介石的“心脏病”和“皮肤病”
第三节 历史性的记录”
第四节 中国抗日战地巡礼一
第五节 到“缅甸之路”度完蜜月
第四章 视角迥异的评述:美国学者研究的走向
第一节 1961年以来美国的“海明威热”
第二节 从忽视到重视一一美国学者视角面面观
第三节 现实主义的介绍:贝克的文学性描述
第四节 女权主义的批评:柯特以玛莎为中心的叙述
第五节 实证主义的反驳:梅尔斯的否定论
第六节 历史主义的概括:林恩的整体观
第七节 客观主义的解说:梅尔洛的平常观
第八节 历史文化主义的阐释:雷诺兹的政治解读
第九节 对比主义的表述:罗立森的另眼看待
第十节 80年代三部海明威新传记比较
第五章 两次高潮的迭起:海明威研究在中国
第一节 中美文化交往的热点
第二节 战争小说在抗战期间的魅力
第三节 一次座谈会的“轰动效应”
第四节 走向世界的冲刺:1979—2005
第五节 卡洛斯贝克谈话的启示
第六章 跨越时空的评论:中国学者眼中的海明威
第一节 第一个时期(1933一1949)
第二节 第二个时期(工949一1966)
第三节 第三个时期(1966—1976)
第四节 第四个时期(1976年至今)
附录
一、杨仁敬:哈佛与我的海明威研究
二、戴文葆:评《海明威在中国》
三、 第十届海明威国际会议在意大利举行
四、海明威作品中译本与主要学术论著目录索引(1933—2005)
五、海明威中国行路线示意图
六、海明威手迹
内容摘要
1990年,作者有幸拜读杨仁敬先生的《海明威在中国》,吸引作者的是关于海明威的中国之行。作者当时就感觉这《海明威在中国(增订本)》不是一般的海明威中国行的资料汇编,而是一部学术性著作。当一部资料性质的汇编具有系统研究的内容并能给人以启示的时候,它就够上了学术的档次。
首先,作者收集了国外有关海明威访华的背景资料,拜访撰写海明威传记的作家卡洛斯·贝克教授,专访了设在波士顿肯尼迪图书馆的“海明威藏书部”,采集到当时尚未见发表的海明威访华的有关资料和照片。
其次,作者搜遍了抗日战争时期作者国报刊关于海明威访华时的报导和评价,尤其是专访了当时担任海明威翻译的夏晋熊教授。 这些都是一手资料,或者是可信的第二手资料。作者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描述了海明威夫妇访华的目的、行程及其反应。
可贵的是,作者没有摆出“作者”绝对可靠的架势,而是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海明威在香港见到的是宋庆龄还是宋霭龄,在重庆与周恩来的谈话內容是什么,海明威这次访华有什么意义等等,作者都以商榷的口吻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见解,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海明威在中国(增订本)》除了叙述海明威中国行这个中心问题之外,还评述了当时国外海明威研究的走向,系统介绍了作者国海明威作品翻译和研究的资料,并提供目录索引。
《海明威在中国》(增订本)这次增补了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国內外海明威研究的新资料。
作者相信这部著作是作者国海明威研究的一部不可或缺的专著,也为作者国热爱海明威的读者提供了一部值得鉴赏的读物。因为这部书不仅有学术性,而且还有相当的可读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