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1
调查——新闻的王冠
伍小峰是《南方周末》写调查新闻的高手。在采写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稿件后,他升任“调查版”的编辑。现在他则是该报新闻部主任,负责编辑头版与二版。
他在编“调查版”时的口号是“你有权知道真相”,目的是通过记者扎实的调查,尽可能权威、详尽地告诉读者关于某一重大事件的真相。
以下是他对调查新闻釆写的心得,大部分内容摘自他的业务文章《关于调查性新闻的采写》。
他建议,《南方周末》的记者在采访中主动与同行接触,时刻寻觅好料(地方媒体的处境使得好多猛料无处发表),依靠《南方周末》在同行里的影响,建立信息网络。这将是一个资深记者的财富之一。
另一方面,建议记者注意积累,最终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从而能够关注并采访到更新鲜、更深入、更独到的新闻。《南方周末》记者不应该是“来料加工”式的,专业化和深度化报道始终是记者追求的目标。
现在很多记者的想法比较简单,就想做个案子,记录一下。这是一种惰性。
调查记者应清楚自己的方位感,我们不是为调查而调查,我们调查的那些具体东西,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下部分,对水下更坚实的部分要有更丰满的把握。比如我们去做一个小村子征收税费情况的调查,记者如果对中国,农村“三农”问题的大背景缺乏了解,就很容易陷入具体的、非关键性的矛盾中。
无论做多么细小的事件调查,记者应尽可能做到身在局部,胸怀全景。
调查版的记述方式是“汇聚式”的:记者开始面临的是一个新闻由头所夹带着的大量复杂事实,随着调查的深入,新闻事件的轮廓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归于一个点,这个点也许已经是事情的结论,也许是最接近结论的疑点。
伍小峰说:“一个好的调查报道,是我们的记者引领着读者去寻求一个未知的结果,读者的视角始终跟着记者的脚步所指,当他们有了参与感,他们会兴奋的,当他们一兴奋,我们就成功了。”
这个过程像在剥一棵大白菜,菜叶层层剥去,露出菜心。我们要做的是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读者将从我们的调查里清楚地看到菜叶是怎样一片片剥去的,先剥哪一片,后剥哪一片。
整个过程要简洁明快而适于欣赏。让读者产生阅读快感的前提是,让他们看得不费力。
有两种方法可以参考:一是在落笔之前先把事情想清楚,自己都想不清楚的不要写,因为这样更没法叫读者清楚;二是如果事实很复杂的话,就尽量以时间为顺序,把一些背景夹杂在调查过程中。
调查版的叙事风格是冷峻、坦诚的,打动读者的是事实本身的力量。稿子要尽量做到客观冷静。比如说记者被采访到的事实非常恶劣,但记者还是要控制情绪,要尽可能冷静地用事实说话,不能突然跳出来说,“记者怒不可遏”、“(他们)如此卑劣”等。记者在新闻事件中基本上以“旁观的第三方”身份出现。
记者的态度主要表现在对材料的取舍中。另外,被采访人的言语也能间接表现记者的态度。
在处理事实与语言的关系、事实与情感的关系、事实与思想的关系时,事实必须被置于更高的地位。
调查版的语言是在保持记者个人风格的前提下,提倡简洁、朴素和生动。建议言之有物。建议少用煽情、轻佻和情绪化的语言。
调查版以真实为生命。其真正的风险来自对错误材料的采用和对关键细节的臆造。有时记者是为了让文章更生动些,有时是懒得去认真核实一下,有时是听了一面之词不愿听另一面,这些都是留下失实后患的原因。
解决的方法是尽可能多地接触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谎言和假相是经不住深入调查的。
为了安全起见,最好留下采访证据,尤其是书证,最好保存两年以上。
总是有批评说纵深报道没理论高度。伍小峰说:“这正是我担心记者坐而论道的结果。在事实和理论上选择,我当然选择事实。”
“但批评是有道理的。我希望好的纵深报道是有思考背景的,是有很透彻的想法的,而且把这些想法通过新闻语言表达出来。”
记者不能迷恋划分善和恶的界限,世界充满了矛盾的交锋,很难从善恶来划分的。这也为记者提供了大量的题目。
一个例子是《南方周末》去年做的农民负担问题,不是单纯地为农民叫苦,而是冷静地多方面分析问题,分析中国
的农村税费改革是个艰难而复杂的工程,不能光把板子打在乡镇干部身上。而且为了指出方向,还用一个版介绍了安徽省怀远县费改税的经验。伍小峰说:“以后应多做这种‘两难’的题目,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凍所谓‘正面’‘负面’的问题,也会让我们的报道更有纵深感。”
记者要着力研究、剖析这种矛盾,客观地、生动地将它们演绎成一个个好看的故事,这将比虚构的故事更精彩。
有一种采访方式是调查版所不提倡的,就是文章中没有记者的调查轨迹,有的只是消化了材料后对事件的重述,一个故事而已。在这里,读者看到的是一棵菜心和一些散落的菜叶,他们是不满足的,实际上读者看剥菜叶的过程比看到菜心更开心。很多好的电视纪实报道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有悬念和现场感。
还有,写调查新闻是需要激情的。
在国外,调查性新闻是所有新闻报道中的王冠,是职业记者最能体现良知、勇敢和智慧的方式,优秀的调查新闻记者获得人们由衷的尊敬。
他认为,在《南方周末》,无论从资金支持,还是对题材限制的容忍度来说,都是目前中国做调查性新闻最好的地方’没有理由不对此倾注激情。记者的正义和良知,他们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他们的吃苦耐劳,他们的锲而不舍,他们作为优秀职业记者的一切素质都将在调查新闻中得到磨砺和体现,他们将由此实现作为记者的光荣和梦想。
展开
我至今都能够比较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踏进《南方周末》的时候,1992年,我2l岁。我也能够比较清晰地记得离开《南方周末》的时候,]998年,我27岁。
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间,都献给了一份报纸。所以,我对他无比尊敬,也无比狂热。我庆幸在那些日子里,自己和这张报纸一起,树立了一种比较积极的人生观;在往后的岁月里,他一直是我勇气的重要来源,也一直是我人生的老师。
我相信这样的人不止我一个。我的前前后后的同事们,我的时时刻刻的读者们,我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种福分。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当初我把这个标题加在我的领导江艺平的一篇新年寄语上的时候,我知道,我可能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山口,对一份报纸责任的描述,一种自我价值的寄托。
也许,对一个年代的温和的劝告,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当第一次把手掌拍向鼓边的时候,我明白,终有一天,它会拍出鲜血。
悲天悯人,是他带给那个年代最诚实的表情;白纸黑字,就是他带给那个年代最沉稳的底色。
道不孤,必有邻。
我尊重这张报纸,并不是因为他代表了媒体标杆,而是因为他代表了某种内心的渴望;我尊重为这张报纸工作的所有同事,并不是因为他们创新了新闻作业方式,而是他们尝试去解答一些疑惑。
我尊重这张报纸的读者,并不是因为他们是他的衣食父母,而是因为他们是他的精神支柱。他们尊重传统,他们尊重内心,他们心存希望。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作为一个仍以新闻为本业的人,在2004年,祝福《南方周末》创刊二十周年。
21世纪报系发行人 沈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