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蒙古族:内蒙古正蓝旗巴彦胡舒嘎查调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10687824
  • 作      者:
    马京, 金海主编
  • 出 版 社 :
    云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内容介绍
    1956年~1958年,国家有关部门在全国组织进行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工作,搜集到上千万字的资料,撰写出少数民族简史、简志和自治地方概况三套丛书的书稿,整理调查资料300余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编写了“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即《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书》)。这次调查为党和政府制定社会主义民族政策和工作方针,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民主改革和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开创了我国进行大规模少数民族调查的先河,为民族研究搜集与积累了大量弥足珍贵的资料。时至今日,其成果仍然是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依据,是民族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和反复引述的基础材料。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察哈尔蒙古人
    察哈尔蒙古部形成于13世纪初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之后,是成吉思汗第四子(幼子)拖雷的属民。“察哈尔”一词于15~16世纪出现于汉文及蒙文史籍中。明代汉籍中写作“插汉”“插汉儿”“察罕儿”等,清代汉文史书中写作“察哈尔”,蒙文史书中均写作“chahar”。对于“察哈尔”一词,目前有好几种解释:一为古突厥语,是“大汗之宫殿卫士”,即大汗护卫军的意思;一为蒙古语“沿边”之意,其证据是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蒙古大汗达赉逊库登汗率部迁牧于辽东边墙外,故称其所部为“察哈尔”;一为波斯语数词“四”之意,因察哈尔部是在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属户的基础上形成的。从蒙哥汗以后一直到林丹汗,蒙古大汗均出自拖雷嫡系,人们出于对拖雷名字的避讳,称其属民为“察哈尔”,即“四太子之部”之意。根据蒙古族传统习俗和该部原来的确归拖雷所属等历史事实以及相关史料,后一种解释较为可信。
    元朝以后之历代蒙古大汗均居于该部,察哈尔部一直为蒙古各部的宗主部。16世纪初,达延汗(大元可汗)统一蒙古各部,分封诸子,建立六个万户,察哈尔为左翼三万户之一,游牧于今锡林郭勒盟一带,由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一系所领,大汗驻帐于该万户牧地,统领左翼三万户。达延汗死后,其子图鲁博罗特早丧,嫡孙博迪阿喇克汗年幼,政权衰微。到16世纪中期,察哈尔部博迪阿喇克汗长子达赉逊库登汗不堪右翼各部之侵扰,率部离开故地到老哈河以西、广宁(今辽宁北镇)以北的辽河流域。当时直接归他统辖的只有察哈尔万户,人们称其为察哈尔汗,其他各部名义上仍以他为宗主,实际上已经各自为政。到17世纪初期,察哈尔部领有浩齐特、苏尼特、乌珠穆沁、敖汉、奈曼、克什克腾部。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概况与历史
第一节 基本情况
第二节 历史及建制沿革
第三节 族系源流
一、察哈尔蒙古人
二、额鲁特(卫拉特)蒙古人
三、“沙毕那尔”人
第四节 历史的记忆
一、有关额鲁特人及札那达喇夫人传说的口述史
二、巴彦胡舒嘎查的蒙古族姓氏

第二章 生态环境
第一节 基本情况
一、地理
二、气候
三、土壤与草场
四、物产与水资源
五、自然灾害
第二节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一、生态环境的现状
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规划

第三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的自然状况
一、性别状况
二、年龄状况
三、民族状况
第二节 人口的素质状况
一、人口的健康状况
二、受教育程度状况
第三节 人口的行业结构
第四节 生育状况
一、年度内出生婴儿情况
二、老年妇女既往生育史
三、已婚育龄妇女初产年龄
第五节 人口的迁移流动状况
一、人口迁移情况
二、人口流动情况
第六节 计划生育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情况
二、节育年龄与节育方式
三、生育观念

第四章 经济
第一节 牧业
一、生产力及其有关情况
二、生产关系
第二节 商业
一、牲畜商品率
二、市场经济的冲击
三、畜产品的种类和销售
四、奶制品的加工制作和销售
第三节 商品贸易

第五章 社会政治
第一节 社团组织
一、妇女联合会
二、共青团组织
第二节 社会分层
第三节 社会保障
第四节 社会交往方式
一、人际关系
二、朋友关系
三、亲属关系和邻里关系
四、经济性交往关系
第五节 政治体系与结构
一、巴彦胡舒嘎查党支部
二、巴彦胡舒嘎查村委会
三、巴彦胡舒嘎查民兵组织
第六节 牧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意识
一、牧民获取政治信息的渠道
二、牧民的政治意识
第七节 贫困问题
第八节 牧区的汉族

第六章 婚姻、家庭
第一节 婚姻
一、通婚规则
二、择偶方式
三、婚姻礼仪
四、婚后居住形式
五、族际婚姻
六、离婚与再婚
第二节 家庭
一、家庭结构
二、家庭关系
三、家庭功能
四、财产的分配和继承
第三节 亲属称谓

第七章 法律
第一节 禁忌与习惯
一、禁忌
二、习惯
第二节 村规民约
一、村规民约
二、合同
第三节 纠纷与纠纷的解决

第八章 文化
第一节 语言文字
一、语言文字的使用
二、命名
第二节 文学艺术
一、文学
二、艺术
第三节 音乐舞蹈
一、 音乐
二、 舞蹈

第九章 民族风俗
第十章 教育
第十一章 科技卫生
第十二章 宗教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