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少数民族文献探研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05050853
  • 作      者:
    李杰著
  • 出 版 社 :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杰1953年1己月出生于北京市.现为中南民族大学研究员。长期从事文献研究工作。曾负责编辑《中国少数民族研究著述综目》、《苗文化研究》等文献工作,其中《中国少数民族研究著述综目》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优秀成果奖。近10年来.发表论文5口余篇.台著、台编《文学多维探索》等多部书.并担任2000年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概论》的编写任务。
展开
内容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载之于文献,习之于后世,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历史文化文献异常丰富,真是浩如烟海,堪称世界之冠。
    很早以来,我国的知识分子便不断对前人的文化遗产加以整理和利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推动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所以,今天在我国存留有大量的、可供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汲取养分的古代文献记录材料。
    ’“文献”,这个名词习用已久。《论语·八佾》:“子日:‘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子所说的“文献”,即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云:“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郑玄以文释为“文章”,以“献”释为“贤才”。
展开
精彩书摘
    首先,冶炼业的出现是室韦人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辽史食货志》记载,室韦人“坑冶,则自太祖始饼室韦,其地产铜、铁、金、银,其人善作铜铁器”。当十世纪初契丹人占领室韦时,室韦人已经有了金属加工业。1963年,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在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境内的完工发现古墓四座。随葬品除有陶器、石器和骨器外,还有铁器、铜器、金器和银器。铁器有镞、刀、环以及带扣;铜器有带饰、带扣、铃以及环;金器、银器有金银饰⑩。可见金属加工业很发达。十世纪,居住在斡难河流域的蒙古部有了发达的冶炼业,有了专门从事手工业的铁匠、木匠。《秘史》提到斧、凿、锯、刀等铁器工具和炼铁的风箱,还有制造铁车的记载。例如,1205年,“成吉思汗造与速别额台一个铁车,教袭脱黑脱阿的子忽都等”⑩。这虽然是十三世纪初的事情,但反映了蒙古铁业生产的悠久历史。
    蒙古及其先世有不少铁器。剪羊毛的剪子,铁木真兄弟钓鱼的鱼钩,削箭的刀子和挖鼠的锹⑩等无疑都是铁的。孛罗兀勒出征生活在森林里的豁里秃马惕部落时,其将士配备有锛、斧、锯、凿等工具,以便伐树开路⑥。这些生产工具无疑都是铁的。铁锅为妻蚕庭生活和军事行动所必备⑧。十三翼之战后,残忍的札木合煮人的七十锅无疑是大型铁锅。《史集》多次提到“铁叉子”⑩,可能是武器,也可能是烹调用具。蒙古及其先世早就懂得锻铁制剑、马刀和长予等。
    弓箭使用普遍,其箭镞大半是铁的。合不勒汗时代的秃伦黑一忽勒丹披的“锁子甲”,无疑是铁的①。伐乃蛮的战斗中,铁木真穿着铁甲、拙赤合撤儿穿着三层铁甲⑨。是时,铁甲虽然不多,但是重要将领常常必备。马蹬有木制的,有铁制的;然而作为“大异密的标志”之一,他们的“马蹬是铁制的”③。成吉思汗命速别额台征伐篾儿乞部残余时,曾送给他一辆“铁车”⑦。铁车如何构造不知道,很可能有不少铁的零件。
展开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史书
蒙古秘史(蒙古)
西藏王统记(藏)
西南彝志(彝)
泐史(傣)
车里宣慰世系考订(傣)
台湾外纪(高山)
东番记(高山)
陈元光传(畲)
崖州志(黎)
成吉思汗法典(蒙古)
福乐智慧(维吾尔)
突厥语大辞典(维吾尔)
宇宙人文论(彝)

第二章 文书
颁给(西藏)楚布寺诏令
颁给乌思藏都指挥使挫失吉诰命
永敦和好合同(彝)

第三章 金石铭刻
唐蕃会盟碑(藏·汉)
南诏德化碑
溪州铜柱
元帝师印(蒙古)
白兰王印(蒙古)

第四章 宗教典籍
狩猎祭祀经(彝)
指路经(彝)
东巴经(纳西)
阴师言语(侗)

第五章 文学
格萨尔王传(藏)
江格尔(蒙古)
玛纳斯(柯尔克孜)
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蒙古)
兰戛西贺(傣)
帕萨坦(傣)
嘹歌·唱离乱(壮)
高皇歌(畲)
孔雀胆(白)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