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是世界各族人民文化大交流的时代;21世纪,交流的大潮中有了更进一步的创新局面。如雨后春笋丛生崛起一般,世界各国大学纷纷开设汉语及中国文化课程。汉学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显学。
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由于地缘关系和历史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政治的多元化。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这总归是事实。在多元化的世界交流中,只有善于利用,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各方才能从中受益。
学术研究与经济交流不同,在近期看不出显着的效果,但是事实证明它的影响和效果将远远超出学术研究的范围,甚至产生当时意想不到的效果。
做得好,将造福于后代;做得不好,也会造成不可补救的遗憾。
文化现象研究,是研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社会的总钥匙。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文化特色反映了民族的特色。一切文化都有两个层面,一是生活文化,二是观念文化。生活文化,包括饮食、服饰、住房及音乐、舞蹈等生活表层现象。生活文化是每个民族都具备的。至于观念文化,则只有拥有完善的文字和先进的科学的那些相当发达的民族才具备,不是每一个民族都有的。旅游者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很容易发现这个地区的文化特点。至于观念文化,它处在思想的深层,它是一个民族抽象思维能力高度发达的精神产品。观念文化的出现,至少要有完备的文字、一定发达的科学,有丰富的文学、哲学精神产品。可见,观念文化不是每一个民族都具备的,它是一个民族文化高度发达的产物。大体说来,观念文化形成于文化发达地区,如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
我们现在只说中国。中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贯串古今的文明大国,它既古老又年轻。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文明古国中少不了中国,与中国并肩的几个文明古国后来被侵略者征服变成殖民地,他们的古老文化被迫中断了。只有中国连绵不断地持续发展了五千年之久,不但未衰败,反倒更焕发出无限生机。
中华民族生活、栖息于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以此两大流域为基础,它的文化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直到今天,仍生气蓬勃地走着自己的路。认识中国文化的特点,是当前汉学研究的切入点。今天的中国是从古代中国演变过来的,研究汉学,必须从中国的生活文化人手,这是第一步。生活文化、衣食住行这些表层文化容易看到,也容易理解。但是观念文化方面却是另一回事,比如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伦理观、家庭观、宗教观诸多方面,以及世界普遍关注的对于自由、平等、民主的理解,中国人与西方社会认识上的差异十分明显。如果不经过深入交流,很难做到真正了解。如何开展有效的沟通,也是我们从事文化交流的学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品格,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失个性的兼容性;与时俱进的应变性;取之有节的建设性;刚柔相济的进取性;和而不同的自主性。除了这些民族文化的性格,中华民族的民族智能——思想方法的生生不已的发展观和大不遗细的全局观,在全世界也是少有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当有待于汉学家们深入发掘,使它走出国门,为全世界做奉献。
汉学家首先是语文桥梁建筑师,疏通语文交流的桥梁。这方面,经过我们前辈几代人的努力,今天已成绩显着。随着汉学研究的深入,自然会进入观念文化领域,接触到中华文化的核心,必然涉及哲学、文学、宗教、史学方面,这是21世纪汉学研究从语文文字到理论思维的必由之路,也是今天的汉学家与前一代汉学家显着不同之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