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红楼梦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43453258
  • 作      者:
    [邓云乡著]
  • 出 版 社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作者简介
  邓云乡教授,学名邓云骧(1924.8.28----1999.2.9)山西省灵丘东河南镇人。青少年时期,先后在北京西城中学、师范大学和私立中国大学求学。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任教山西大同中学,天津中学。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中央燃料工业部工作。1953年10月起,先后在苏州电校与南京电校教书。1956年1月在上海电力学院教书,至1993年退休。
  邓云乡教授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具有深厚文史功底。学识渊博,兴趣广泛,善于思考,勤于撰述。退休后,以其亲身经历的事件或与他有涉的人,或事缘为诱因,或描绘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文化、民风民俗之变化,或明清以来文人文事钩沉,探究众说纷纭的历史文化现象,潜心著书。著有:《燕山乡土记》、《北京的风土》、《红楼风俗谭》、《北京四合院》、《清代八股文》。还有散文集:《书情旧梦》、《秋水湖山》、《花鸟虫鱼》、《吾家祖屋》。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
    《红楼梦忆》《红楼诗草》《红楼零简》。邓云乡先生作为电视剧《红楼梦》的民俗指导,参与了整个拍摄过程,数年间他随剧组经过天南海北,亲历其中甘苦,往事浮跃,记忆翻涌,写下《红楼梦忆》作为纪念,也带领读者感受着红楼魅力。《红楼诗草》是先生在拍摄过程中随兴吟咏的诗词,部分尚未发表,书性诗心隐于其中,意兴自现。《红楼零简》是先生所写关于《红楼梦》小说和电视的文章,汇于一处奉献给读者。本文集收入云乡先生《红楼识小录》《红楼风俗谭》《红楼梦导读》《红楼梦忆》,互相印证,必可收获至丰。
展开
精彩书摘
  惜别词     《红楼梦》电视连续剧9月21日在河北省正定县新建“荣国府”“荣宁街”拍完最后一个大场面,外景基本上完成了。剧组大队人马撤回北京,再补拍一些零星影头,便将全部完成前期工作,转入后期制作。我提前一天回封北京,翌日即乘车回沪。
  来去匆匆,思想上整天考虑的是如何安排好时间。赶回上海,一面忙于新学年开学,学生上课,一方面又因苏州建城二千五百周年纪念,园林局友人,文管会友人都曾委托一些事情要帮忙办理。
  “俞樾故居”曲园前面春在堂、乐知堂部份已经修复,需参加开放盛会。这个时期,十分忙乱,忙得我似乎没有意识到“红楼”电视已经拍完了,大家要分手了,依依悄别之情,一时还未在我感情中浮现王扶林导演来了封信,我读着信中的词句:
  陈希同市长不忘《红楼》在倡建大观园的功绩,二日中午在一家很有特色的饭店宴请剧组领导和演员,王蒙、艾知生二位部长也应邀参加今天下午三点在彩电中心大门口全体合影留念,并聚餐、联欢。三年来的创作生活,同志们共患难,同甘苦,到今天眼看分别在即,不免要动情。这三年,您是见证人,也是艺术创作的指导者、参加人。我想也会有不少感慨,若有诗兴,不妨来它一首。我想电视杂志一定会拍手欢迎的。
  这时我忽然感到有些黯然了,“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我忙乱的思维忽然得到突破,惜别之情涌上心头了。我写了一首词,谱的是《水调歌头》:
  三载月明夜,客里过中秋。新添华发双鬓,都是为红楼。记得黄山云海,多少锦城秀色,千古说悠悠。收拾荧屏上,滋味在心头。
  访古郡,兴营造。拟公侯。荣宁府邸,深深庭院又勾留。宝黛痴情万种,阿凤繁华过眼,花落水东流。惜别情无限,“真假”似云浮。
  在词前,我加了一段小引:
  为红楼电视,甲子于黄山太平,乙丑于成都灌县,丙寅于正定古郡,客中三过中秋。重阳前,镜头均巴拍竣;导演王扶林兄来书索词。回思三年中为“红楼”同甘共苦,今幸而成功。唯分手在即,离情不兔继之。故谱小词赠之。
  这样,用小词抒发了我的惜别之情。
展开
目录
前言
红楼梦忆
一惜别词
二白发“红”缘
三姑苏岁暮
四十里街·葫芦庙
五开机典礼
六记得祝愿词
七开讲江南风俗
八课内课外
九春风夜话
十曹雪芹纪念馆
十一首次小品练习
十二小谈服装
十三上海找“宝玉”
十四“红楼西席”
十五化装小记
十六太平湖黛玉北上
十七黛玉的船
十八国庆晚会
十九“黄山情侣”
二十“神仙洞”虚惊
二十一黛玉北上诸景
红楼吟草
红梦零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