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纪录片概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1428251
  • 作      者:
    欧阳宏生主编
  • 出 版 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部关于电视纪录片的理论专著。它立足中国创作实践,对电视纪录片进行本土化和个性化的学理探索。
  全书考察了电视纪录片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阐释了电视纪录片的基本属性、主要类型、审美特征,分析了纪录片与社会的关系、纪录片创作的主要流派。在此基础上,作者还针对发展历程中所经历的诸多富有争议和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探索,多角度深入剖析了纪录片与纪实主义美学、中西纪录片创作影响、纪录片创作的哲学观念,阐明了纪录片管理体制和市场化机制,并着眼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纪录片创作与交易中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纪录片的创新理念,探讨了有效的经营运作方式。
  该书建立了一个机对完整的电视纪录片理论体生活费,具有理论性、实践性、系统性、前瞻性特征,既为广播电视学者提供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理论参考资料,也有助于产践者在面对现实问题时打开思路。
展开
精彩书评
  总序
  欧阳宏生
  新千年伊始,对于地球村的现籍居民来说,无疑是一大幸事。从跨世纪豪情的抒发到千年虫困扰的解除,村民们的世纪情结和千年之禧正化作与时俱进的动力,推动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以民为本、市场经济、共同富裕、中华文化和民主政治五个方面。不难发现,这些特征,均与广播电视传播息息相关。作为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我们的心田里涌动着回顾既往、前瞻未来,以图开拓创新的历史责任感和神圣使命感。
  与时俱进,首先得识“时”,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识时务,既离不开继往,更必须开来。
  继往,就需要总结上个世纪广播电视的实践经验,继承广播电视理论的已有成果。作为20世纪的一门新兴学科,广播电视学是相当年轻的;作为人类文化长河中的一朵璀璨浪花,广播电视传播的内容又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在回顾既往的过程中,我们理应将现实主义的人文精神同深邃的历史文化眼光相互结合,借鉴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经验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回顾国际广播电视传播的全部历程和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半个世纪左右的发展道路,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都可以并且应当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有益镜鉴。
  开来,则需要认清当前之大势。经济全球化大潮所带来的,不光是WT0的游戏规则,而且有数字化的传播技术和先进的广播电视设备,更有市场化的运行理念和多元化的操作形态,其中不免利弊兼有、瑕瑜互见。行业集团化的趋势,在整合广播电视资源的过程中,既起着优化配置的正面效应,又难免产生制约竞争和发展的负面影响。如何趋利避害?许多大大小小或不大不小的问题,都有待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求索答案。
  与时俱进,关键在于一个“进”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大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除了开拓前进,广播电视工作者别无选择。
  开拓前进的动力,则在于创新。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广播电视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之源。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到科技创新,都亟待广播电视工作者全面开拓。广播电视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它的研究也由浅人深地取得了大量成果。人们不断从其自然属性到其社会属性,研究探索其物理特性、事业发展特点、传播艺术特点,总结广播电视工作及其事业发展经验,不断加深对广播电视科学的认识。广播电视学与新闻学、传播学有直接的联系,它是在新闻学、传播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兼容了这两门学科中的部分研究内容,同时又融合了文学艺术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同新闻学、传播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从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来看,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这三门学科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新世纪广播电视研究任重道远。创新,是广播电视学科建设的关键词。有学者指出,W凹背景下的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业,应将自己基本的前进方式从“实践探索一理论跟进一政策规范”转变为“建构式发展”的模式,注重从理论上进行目标、途径、手段等问题的结构性探讨,为实践发展描绘理性发展的蓝图。要成功地实现广播电视发展模式的转型,需要一系列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为之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出版广播电视系列丛书,正是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四川大学广播电视研究所为广播电视学科建设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实现成功转型而提供关键性支撑因素所作的一种实际努力。
  四川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广播电视学科发展已有20多年历史,是国内最早办有新闻传播、广播电视专业的六所院校之一。现有50多位从事这一领域教学和科研的专
  业技术人员,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三个本科专业,新闻学、传播学两个硕士点及文化与传媒、广播电视文艺学博士点。二十多年来,先后承担了二十多项国家、部、省人民政府重点科研课题和一般课题,出版40多部新闻传播学术著作及教材,有20多项成果获国家、部、省人民政府社科奖,教学科研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新闻传播、广播电视学者。21世纪初,我们正迈向新闻传播学发展的新阶段。
  ……
展开
精彩书摘
  二、纪录片创作拓展期代表编导及作品
  拓展期各种新的创作风格及群体还处于开拓和摸索状态,基本厂没有在全国产生深远影响的编导和作品,只有少数作品因为创作思想和手法的新异引起了诸多争论,但就范围及深度而言,其影响远不如前三个时期的代表编导和作品,基于此种实际情况,我们在这部分主要介绍曾引起争议的或者具有某种特殊性的编导和作品。
  1  张以庆及其《英与白》
  张以庆及其《英与白》属于这个时期传统制作队伍中最富争议的编导及作品,他们代表了对主观表现与客观再现进行再思考的创作态度,也引发了这一时期关于主观与客观的大讨论。
  张以庆,出生于北京,早年当过工人,1987年调入湖北电视台从事电视专题片和纪录片创作。《舟舟的世界》  (1997年)和《英与白》(1999年)是他的两部重要代表作品。强烈的主体
  性和深刻的人生思考是张以庆的重要创作风格,这种风格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体现。《舟舟的世界》曾以其特别的创作风格引起人们关注。创作者充分表现了他所感受到的弱智的青年指挥家舟舟,呼唤人性、赞美人性的主观抒情成为该作品鲜明的主题。在创作领域引起更大争论的是《英与白》,该作品将主观表现的叙事风格演绎到了极至。
  《英与白》的主要内容与风格将在下文专门述及。此片在2001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上连获最佳纪录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音效奖四项大奖。理论界对该作品及其创作理
  念则争议颇多。无论如何,《英与白》的出现代表了新的创作理念对传统创作理念的大胆反思和变革,昭示了一个多元化创作时代的到来。
  除了张以庆,湖北电视台创作群体整体水平都有所提高,不少编导风格独特,在业界获得好评,如姚松平的《远山的瑶歌》
  获2001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吴晓平的(鹤舞醉江楼)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纪录片一等奖,  《中国人·梦续中华》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社教系列片特别奖等。
  2.段锦川及其八廓南街16号
  段锦川是从国家电视台走向独立制片的代表之一。他1984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之后长期在西藏工作,1992年回到北京。后来脱离电视台,独立制作纪录片。
  《八廓南街16号》(1997)是他的重要代表作。该片选取了拉萨最主要的街道——八廓街作为拍摄地点,南16号是当地居民委员会所在地。该片以居民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及各种居委会议
  为记录对象。作者受怀斯曼的创作理念影响很大,该片具有鲜明的“直接电影”风格,对拍摄对象不进行任何干预,没有旁白解说,没有音乐,没有访谈,而让会议自身所蕴含的变动和冲突构成作品丰富的内涵,摄像机在片中只是担当发现的任务。作品曾在法国真实电影节上获奖,评委会的意见是: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西藏。《沉船》、《广场》是段锦川的另外两部作品。《沉船》记录的是打捞一艘上个世纪初被殖民者炸沉的北洋水师的战舰——“致远号”的过程,透过作品我们可以看到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借此炒作牟利的各种利益之争。《广场》由他和独立电影导演张元合作而成,作品将天安门广场当作一个剧场,将每天川流不息的人群的活动当作表演,表达一种对日常生活的体验。
  3.(北京的风很大》与《我们的留学生活》
  《北京的风很大》和《我们的留学生活》分别以大胆介入的纪录风格和坚忍不拔的纪录精神在独立纪录史册上留下了可贵的一页。
  《北京的风很大》由雎安奇编导。作者生于新疆,19岁创办红旗广告公司,后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98年发起壕沟电影小组,1999年拍摄此片。
  富有实验意识的提问式记录手法使《北京的风很大》引起强烈争论。全片没有解说,除开头部分对风的解释用了字幕外,整部作品由人物同期声和现场声来建构。作者以同一个问题“你认为,北京的风大吗?”的反复询问贯穿始终,不同场合的不同被摄对象做出厂富有戏剧性的反映和回答,比如他们将镜头伸进公用厕所,对正在大便的一位北京人,对方既恼火又无奈:“我操!我这蹲着,你们他妈的也拍啊。”作者大胆的尝试使作品充满张力,但也引发了相关思考和争论,比如摄影机暴力问题。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由留学生张丽玲等以亲历者身份摄制而成,真实记录了留日学生的生活。1995年筹拍,1999年完成。采访315人,其中跟踪拍摄66人,自筹经
  费,业余拍摄长达三年。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巨大反响。
  此片共]o集,每集50分钟,分别是《初来乍到》  (上、下)、《彼岸的青春》(上、下)、《家在我心中》、《角落里的人》、《小留学生》(上、下)、《我的太阳》(上、下)。其中三集在富士电视台播出后,在日本社会的不同阶层也引起了强烈反响。《小留学生》以高达20.6%的收视率创造了日本当年度同栏目的最高纪录。许多日本观众说,这部纪录片改变了他们原来对在日中国人乃至中国的印象,他们被片中中国留学生不畏艰辛、顽强拼搏的精神所感动。此外,报纸、杂志、电视台、网站纷纷予以报道,使之成为一时的热点话题。
  该片也引发了一场长达两年的诉讼。2000年,  《角落里的人》主人公之一史国强以损害名誉为由在东京地方裁判所起诉张丽玲及协助其拍摄的富士电视台,并提出高额赔偿的要求。诉讼以张丽玲等胜诉告终。
  除了以上所及,拓展期还有很多优秀的编导和作品,每年都有大量各具特色的短片、长片、系列片获得国家级政府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有的以个性化题材和深刻的人性主题见长,如《天池人家》(新疆电视台)、《爱的变奏》(中央电视台)、《我的家》(山东电视台)、《山里的日子》(四川电视台);有的以挖掘特别事件、重大活动的现实题材见长,如《世纪末的起诉》(湖北经济电视台)、  《揭秘“东突”恐怖势力》  (中央电视台)、慚委会“大选”》(黑龙江电视台)、《庄严的承诺》(青岛电视台)、《吕日周“新政”》(山东电视台);有的以独特的叙述视角见长,如《大爷上岗》,此外,传统题材如历史文化纪录片也有不少优秀之作,如《百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跨越时空的文明》(宁夏电视台)、《百年税票》(山西电视台)等,
  中国电视纪录片艰苦创业,经历了两次高潮,并先后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客观纪录的纪实风格在整个电视界甚至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整体上从意识形态中心走向文化中心,创作风格从主题先行到客观纪录再到主客观结合及个性化多元发展,创作群体从集体走向个人,创作手法从解说词中心到画面中心再到声画结合及多样化,本体发展从电影与新闻他性到电视与艺术个性再到纪录片与故事片二元兼性。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是一个从模仿到独立进而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作为文化载体的纪录片必将随着中国文化以市场经济建构为内涵的彻底的、深层的现代化进程而不断超越自身。精英文化纪录片和大众文化纪录片的对接与整合,进而形成以人的主体性为内涵的现代化成为电视纪录片发展的新的使命。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纪录片的发展
第一节  纪录片创作的起步期
第二节  纪录片创作的发展期
第三节  纪发片创作的繁荣期
第四节  纪录片创作的拓展期
第二章  纪录 片与社会
第一节  纪录片与政治
第二节  纪录片与经济
第三节  纪录片与文化
第三章  纪录片的主要类型
第一节  新闻纪录片
第二节  历史文化纪录片
第三节  理论文献纪录片
第四节  人文社会纪录片
第五节  自然科技纪录片
第六节  人类学纪录片
第四章  纪录片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影像纪实本性
第二节  纪录片的艺术特性
第三节  纪录片的文化特性
第五章  纪录片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纪录片审美的特殊性
第二节  纪录片的审美特征
第六章  纪录片与纪实主义美学
第一节  作为美学的纪实主义
第二节  纪实主义在纪录片中的回归
第三节  纪实主义兴趣的原因
第四节  纪实主义面临的问题
第五节  纪实主义与审美需求的协调
第七章  纪录片创作的哲学理念
第一节  纪实与真实
第二节  主观与客观
第三节  再现与表现
第四节  虚构与原生态
第八章  纪录片的创新理念
第一节  题材选取的时代理念
第二节  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理念
第三节  创作模式的创新理念
第九章  纪录片创作的影响比较
第一节  “形象化的政论”与新闻报道
第二节  “格里尔逊式”与主题先行
第三节  直接电影与客观纪实
第四节  真实电影、自我反射式与主体介入
第十章  纪录片创作流派
第一节  “京派”纪录片
第二节  “海派”纪录片
第三节  “西部”纪录片
第十一章  纪录片的语言系统
第一节  画面语言
第二节  声音语言
第三节  声画结合
第十二章  纪录片的制作流程
第十三章  纪录片创作的管理机制
第十四章  建立纪录片的市场化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