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嬗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13501
  • 作      者:
    宋新伟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民族主义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民族理论疏于中国民族主义研究,尤其疏于中华民族层面的民族主义研究,《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嬗变》是民族理论在此研究领域的一个有益尝试。对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嬗变做出分析是正确认识中国民族主义的一个必要视角。《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嬗变》通过对中国民族主义产生、嬗变的梳理及与西方民族主义的比较,说明其间的诸多不同。今天,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它不会对中国周边国家及世界和平构成威胁。《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嬗变》有助于从学理上说明“中国威胁论”的不实和中国民族主义的正当性、合理性。
  《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嬗变》突出了国家层面的民族主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民族主义的工具性作用决定了它可以被不同的主体所利用。其依附性决定了它必须与某种政治或社会力量相结合,表现为社会运动或历史过程,通过其所依附的对象并通过自身体现他者的性质和作用。在正确思想的导引和正当主体的运用下民族主义亦能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
展开
内容介绍
  民族主义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民族理论疏于中国民族主义研究,尤其疏于中华民族层面的民族主义研究,本书是民族理论在此研究领域的一个有益尝试。对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嬗变做出分析是正确认识中国民族主义的一个必要视角。本书通过对中国民族主义产生、嬗变的梳理及与西方民族主义的比较,说明其间的诸多不同。今天,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它不会对中国周边国家及世界和平构成威胁。本书有助于从学理上说明“中国威胁论”的不实和中国民族主义的正当性、合理性。
  本书突出了国家层面的民族主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民族主义的工具性作用决定了它可以被不同的主体所利用。其依附性决定了它必须与某种政治或社会力量相结合,表现为社会运动或历史过程,通过其所依附的对象并通过自身体现他者的性质和作用。在正确思想的导引和正当主体的运用下民族主义亦能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
展开
精彩书摘
  国内学者关于中国民族主义研究的代表性专著有:唐文权著《觉醒与迷悟: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陶绪著《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1995);罗福惠主编《中国民族主义思想论稿》(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杨思信著《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房宁、王炳权著《论民族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乐山主编《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等。其中,《潜流》、《知识分子立场》和《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是论文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主义在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一种社会思潮,一改新中国成立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民族主义话语保持缄默的局面,并且“由隐而显”,一时间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焦点话题,并“时时掀起轩然大波”。社会上的事件,小到赵薇的“着装”,大到中国1993年申奥失败、“银河号”事件、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撞机事件、日本教科书事件、中国钓鱼岛事件等与中国国家利益和中华民族尊严相关的事件在互联网上都有评论。在这些言论与事件当中,不乏偏激狭隘的言论和行为。《潜流》一书致力于系统、全面、理性、深刻地对狭隘民族主义进行批评,针对《中国可以说不》、《超限战》、《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汇集了李慎之、马立诚、刘军宁等众多专家学者的文章,分别从外交、战争和全球化三个方面对狭隘民族主义进行了鞭辟人里的批判与反思。最后,书中还对如何建设健康的民族主义给出了答案。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有关中国民族主义的研究现状
三 本书的研究方法及选题意义
四 本书的主要观点及结构

第一章 民族主义在近代西方的产生、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出现
第一节 民族主义概述
一 民族主义概念界定
二 民族主义分类
第二节 民族主义在近代西方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
一 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产生
二 民族主义的发展、演变
第三节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出现
一  中国传统的天下一统理念
二  西方民族主义观念的传入及晚清民族主义思潮
三  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取代天下主义

第二章  中国民族主义的第一次嬗变及其结果
第一节 资产阶级改良派“满汉合一”的大民族主义
一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民族主义主张
二 “满汉合一”民族主义的理论依据
三  “满汉合一”民族主义理论的缺陷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排满兴汉”的小民族主义
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族主义主张
二 “排满兴汉”民族主义的理论依据
三 “排满兴汉”民族主义理论的缺陷
第三节 中国民族主义第一次嬗变的结果
一  改良派与革命派民族主义主张的比较
二  改良派与革命派之间的论战及其评价
三  孙中山旧民族主义思想的转变
四  中华民国建立是中国民族主义第一次嬗变的最大成果

第三章  中国民族主义的第二次嬗变及其结果
第一节 孙中山旧民族主义向新民族主义的转变
一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变化的原因
二 孙中山的新民族主义思想
第二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的民族主义
一  国共两党的民族主义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 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
三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主义
四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国民党的民族主义
第三节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的民族主义
一  抗日战争的爆发及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二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主义
三  中国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主义
第四节  国共两党民族主义的比较及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  国共两党民族主义的分歧
二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新中国的成立

第四章  中国民族主义从革命转向建设的第三次嬗变
第一节  中国民族国家的建立及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际环境
一  中国民族主义建立国家任务的完成
二  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三  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与维护民族尊严的斗争
第二节新中国的民族国家建设与爱国主义
一  中国民族主义国家建设任务的提出
二  中华民族的国家建设
三  新中国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四  中国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后国内的狭隘民族主义
一  狭隘民族主义产生的一般原因
二  中国国内的狭隘民族主义
三  民族分裂主义是狭隘民族主义的极端表现
四 反对狭隘民族主义

第五章 世纪之交中国民族主义的第四次嬗变
第一节 作为情感表达的中国民族主义
一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民族主义的突出表现
二 21世纪初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诉求
三  对21世纪初中国民族主义的分析
第二节 中国民族主义第四次嬗变的原因
一  中国民族主义第四次嬗变的国内因素
二  中国民族主义第四次嬗变的国际因素
第三节 客观看待21世纪初的中国民族主义
一  对21世纪初中国民族主义基本观点的评析
二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族主义的批评
三  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感表达应该得到理解
四  不能用看待西方民族主义的眼光看待中国民族主义
五  中国民族主义正在逐渐走出情绪化
六  中国需要健康理性的民族主义

第六章 21世纪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中国民族主义将会长期存在
一 民族主义赖以生存的民族国家将会长期存在
二 21世纪的国际社会仍会存在不平等
三 中国和平崛起会加剧与西方霸权主义的竞争
第二节 中国民族主义不会无限制地膨胀
一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非独立性
二  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民族主义不会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
一 中国民族主义不具有扩张性的内在因素
二 向外扩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三 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政策对民族主义的规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