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32005
  • 作      者:
    (美)里亚?格林菲尔德著
  • 出 版 社 :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讲述了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历史巨变。我们敢于如此断言,因为促成这一巨变的各种因素已经齐备,我们只须等待它们的意义充分显露出来。除非那个至少能够消灭人类三分之一的前所未有的浩劫降临人间,否则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这一巨变的发生。这一巨变就是伟大的亚洲文明崛起,成为世界的主导,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华文明崛起,从而结束了历史上的“欧洲时代”以及“西方”的政治经济霸权。
展开
精彩书摘
    在亨利七世的法律中,英格兰用“这个王国(the realm)”和“这片国土(the land)”来表示(前者更为常用,后者此时还不具备它后来才有的情感意味)。在1495年叛逆罪制定法(Statute of Treason)中,“这个【国王的】王国的臣民们”被提醒道,在需要时,他们应当共同“保卫【他们的国王】”和以国王为至高君主的“这片国土”。然而,正如在1485年继承法中所说的那样,这位君主统治之正当的基础在于其为“万能上帝的欢愉,英格兰王国的富饶、繁荣和保障,以及此王国国王之全体臣民所独享的安适”而服务。这里使用了公益(public:good)和共同福祉(common welI-being)的概念,尽管未用“commonwealth”之名。这里面还不断有对“这片国土上的法律”的诉求和倚仗。然而在亨利七世一朝的所有文件中,用来指政体这一概念的是王国或王土,即国王的产业(estate),其余与之有关的居民不过是这片国土上的住户和此位国王的臣民,他们在其中的利害关系是功利性的,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是偶然的。<br>    在下一个朝代的文件中,也是用“这个王国”、“这个高贵的王国”来指英格兰,如在1510年桶税和磅税法(Tunnage andPoundage Act)、1533年上诉法(Act of Appeals)、1534年特许法(Dispensation Act)和其他法案中就是如此。然而对臣民和国土之间关系的理解却发生了变化。1534年《初贡归国王所有法》(ActAnnexing Firstfruits and Tenths t0 the(Frown)以如下论断开篇:“不仅为其祖国的公共福祉,而且为了供养、维护和捍卫其最可敬畏,并且最仁慈和最好心的至高君主的王室家产,而真心诚意、心甘情愿地供应,是所有良善人民的自然倾向和应尽职责,就像最为忠诚、驯顺和心怀挚爱的臣民们那样。他们的幸福康乐仰仗于君主、取决于君主。”
展开
目录
    中译本前言<br>    致谢<br>    导言<br>    民族主义的界定<br>    “民族”观念的滥觞<br>    语义变化的之字形模式<br>    从“群氓”到“民族”<br>    特殊主义的民族主义的出现<br>    民族主义的类型<br>    民族认同的独特性<br>    基本论点<br>    基本论点的性质<br>    本书的结构<br>    第一章 上帝的长子:英格兰<br>    民族意识在话语和情绪中的反映<br>    词汇的变化<br>    议会文件的用语<br>    民族情绪的早期表现<br>    新贵族、新君主制和新教改革<br>    英语《圣经》,玛丽女王的血腥统治及事关尊严的火刑<br>    作为民族意识催化剂的殉教与流亡<br>    英格兰人是上帝的特殊子民,是上帝之爱的凭证<br>    他们的声音<br>    民族意识中国王和宗教的地位变化<br>    经验知识之地<br>    <br>    第二章 法兰西的三种认同<br>    I.前民族时期法兰西认同的发展<br>    法兰西——一个教会,及“百合徽章”信仰<br>    语言<br>    知识传承<br>    萨利克法典<br>    法兰西的形象<br>    异教及其后果<br>    十六世纪法兰西爱国主义的传统和<br>    转变<br>    法兰西母亲<br>    人民反抗论<br>    君权神授<br>    国王和他的国家<br>    红衣主教黎塞留的国家建构努力<br>    投石党运动<br>    路易十四<br>    Ⅱ.法兰西认同民族化的社会基础和新生的民族意识的特征<br>    社会车轮的转动:法国贵族的困境<br>    危险的解脱:法国贵族的重新界定和重组<br>    法兰西民族的诞生<br>    作为榜样的英国<br>    爱国主义的民族化<br>    词汇的变化<br>    国王之死<br>    民族——最高的神<br>    尊贵的民族和对贵族的排斥<br>    法兰西民族观念的哲学基础:卢梭的《社会契约论》<br>    同英格兰的竞争和怨恨<br>    法国卷入美国独立战争及其对法兰<br>    西民族主义特征的影响<br>    附论:关于非精英的民族主义<br>    <br>    第三章 西徐亚人的罗马:俄国<br>    十八世纪的改革<br>    彼得一世统治下的话语转变<br>    叶卡捷琳娜大帝的贡献<br>    贵族的危机<br>    关注贵族危机和转向民族认同<br>    西方和怨恨<br>    作为榜样的西方<br>    与西方的竞争和怨恨的产生:反应形成阶段<br>    奠定基础<br>    非贵族知识分子的贡献<br>    初期贵族民族主义对非贵族知识分子成就的吸纳<br>    价值的重新评估——俄国民族主义基质的定型<br>    双头鹰<br>    <br>    第四章 无尽追求的最终解决:德意志<br>    I.背景<br>    民族主义在16世纪的孕育和流产<br>    国家概念的早期演化<br>    19世纪前德意志贵族的漫不经心<br>    有教养的市民阶层:危险的阶层<br>    安东·赖泽尔:一个向上流动的故事<br>    Ⅱ.精神的诞生:为德意志民族意识准备模具<br>    启蒙运动<br>    虔敬主义<br>    浪漫主义<br>    浪漫主义社会哲学<br>    Ⅲ.精神的具体化<br>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br>    德意志民族主义的诞生<br>    德意志民族意识的最初表现和成形<br>    最后一笔:怨恨<br>    作为邪恶化身的西方<br>    反犹主义<br>    蓝色之花之并蒂莲<br>    <br>    第五章 理想民族的追求:美利坚民族性的展现<br>    美洲:一个新的英格兰<br>    分离<br>    迫于形势建立的联合<br>    联邦主义者与杰斐逊派<br>    较量:脱离联邦的持续威胁和国家统一的进展<br>    偏差与张力<br>    “绊脚石”<br>    反智主义的迷思<br>    美利坚民族性的考验与完成<br>    跋<br>    索引<br>    译者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