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应急管理十日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543661
  • 作      者:
    桂维民著
  • 出 版 社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桂维民,1955年出生,浙江宁波人,西北工业大学工业工程硕士、管理学博士,现任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和管理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省委党校等兼职教授,陕西省和西安市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曾在核工业524担任车间主任、厂团委书记、厂工会副主席、厂党委宣传部长,后调任陕西省国防科工办宣传处处长。1992年以来,先后担任西安市经济研究中心(市政府研究室)副理事长、室主任、中共西安市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市委常委兼秘书长、中共陕西省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在此期间,参与了陕西省数十起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理,联系工作实际,先后主持和参与了10余项国家和省、市软科学课题研究,其中《以西安为重点的关中经济区研究》获陕西省政府1993年度决策咨询二等奖,《西安城市性质研究》、《西安建设外向型城市战略纲要》先后获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994、1997年度“中国发展研究奖”三等奖,《西安创新科技城研究》和《西安第三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先后获得西安市1999、2001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企业范围风险集成管理研究》获2006年渡陕西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陆续出版了《探索与创新:中国现实问题思考》、《应急决策论》、《应急管理100例》等专著,并在《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国软科学》、《中国应急管理》、《中国科技论坛》、《思想理论内参》、《理论导刊》、《秘书工作》等报刊上发表了30余篇理论文章。
展开
内容介绍
    我离开西安之后,又听说他担任了省人大的秘书长。不管在市里还是在省里,在党委还是在人大,秘书长的岗位都难免是要应急的,积累的经验一定很丰富,所以维民写应急管理的书内容充实,有实感,出语真切。也很难得他是个有心人,工作中处处留心思考,并自己动手写文章和讲稿,可以说是真正进入了研究状态,使实践和研究相得益彰。他到各处学校、培训班讲应急管理,又是一个把自己的经验认识与大家交流、讨论的过程,会得到推敲、修正的好处。
展开
精彩书评
    《应急管理十日谈》中漫谈了社会转型和社会风险、危机的防控和管理、应急决策的方法和技巧等;文中例举了一些突发公共事件,特别是社会安全事件,漫谈了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危机中的沟通与媒体应对等,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闪淳昌(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本用聊天、叙谈、讲故事的方式论述应急管理原理、范畴、规律和案例的著作。娓娓道来之间,打通古今,打通中外,打通理论与实践,也仿佛打通了这样两种阅读状态:让人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的应急管理和可以喝着咖啡十分从容地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这绝对是不一样的。
    ——高小平(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
    《中国应急管理》杂志主编、研究员、管理学博士)
    该书作者借用唐德刚先生关于“历史三峡”的比喻,深入阐发了《易经》所提出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一古训的现实意义。同时结合大量鲜活的案例阐述了如何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提出了应对危机、解决问题的新措施和新方法,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进一步增强防范与应对突发事件这一主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应急管理教育培训的优秀读本。
    ——程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长)
    能否做到科学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事关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也是检验党政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可以说,如何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已成为摆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作者将多年的经验积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归纳,并升华为理性思考,用“漫谈”的形式将应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娓娓道来,可读性很强。本书为我们不断深化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马维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
展开
精彩书摘
    (2)创新信访制度。信访是一种民意表达的渠道,我们要创新信访制度,保证信访渠道的畅通和有效。实践中,从中央到地方都进行了一些制度创新,如石狮市于2004年5月首创的“市人大与一府两院的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后来,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批示,中央和各省区市也建立了“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就是“集中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还有的建立“五访”机制,把上访问题化解在基层,这就是“下访”:领导和信访干部下基层接访,预先公布接待机关、时间和地点;“约访”:对年老体弱有病不便者到机关反映的,由信访部门约定时间和地点接访;“专访”:当某地区或单位发生群体性矛盾或问题时,可派专人接待这些群众反映诉求;“督访”:下基层督促承办上访问题的单位迅速及时处理;“回访”:听取上访群众对上访问题处理结束后的反响。青岛市从构架和促进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人手,畅通信访渠道,维护信访秩序,强化工作责任,解决合理诉求,使信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信访总量、到市信访总量和集体上访连续3年保持下降趋势,信访秩序得到进一步好转,非正常上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3)引导社会心理。社会心理表现于人们普遍的生活情绪、态度、言论和习惯之中。社会心理是自发的和零乱的,是对社会生活的初级的多含直觉成分的反映。现代化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变迁,不仅表现为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结构的转型和文化模式的转换,还必然表现为社会心理的嬗变。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说:“当前,部分群众对司法的不信任感正在逐渐泛化成普遍社会心理,这是一种极其可怕的现象。”这句话有几个关键词:部分群众、不信任感、普遍社会心理和可怕的现象,“普遍社会心理”是这几个词的核心。所谓普遍社会心理,就是多数人反映出来的对社会认知的心理状态。从“普遍社会心理”这扇门走进去,可以得知社会稳定的状况,社会心理是否健康,人们最关心哪些社会问题。普遍社会心理,不是少数人的心理,因为是普遍,它可以左右人们对二些重大社会问题的看法,影响社会的发展。所以,普遍社会心理可以称之为社会第一心理,决不可等闲视之。心理,是一种感觉和认知,不能等同于有明确价值取向的民意,但可以发展成民意。
展开
目录
第一讲 行进在“历史三峡——漫谈社会转型和社会风险
第二讲 绝知此事要躬行——漫谈公共危机管理ABC
第三讲 “快刀斩乱麻”的智慧——漫谈提高应急决策的方法与技巧
第四讲 扼住危机的咽喉——漫谈提高应急决策的能力
第五讲 一枝一叶总关情——漫谈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体性事件
第六讲 风起于青萍之末——漫谈培育基层的危机防控能力
第七讲 从罗斯福的“炉边谈话”说起——漫谈危机中的沟通与媒体应对
第八讲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漫谈全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考验
第九讲 心事恐蹉跎——漫谈应对生态危机和环境突发事件
第十讲 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漫谈弘扬宪法精神和宪政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