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追寻远古 释秘现代:人类学文化学论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15086
  • 作      者:
    蔡俊生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这个《论集》作为哲学人类学成果,在国内比较少见。就人类学论著而言,文化人类学的著作很多,但从哲学角度研究文化人类学的著作很少;就文化学论著而言,从历史学角度、文学角度、哲学—人学角度、价值论角度谈文化的著作很多,而从哲学人类学角度研究文化的著作也很少。因而,此论著有其特定的视角和特定的学术意义。
展开
目录
序  言
人类学论集
关于摩尔根婚姻家庭发展模式的讨论
人类从前存在过血缘家庭吗?——介绍一个论点,谈一点感想
谈谈婚姻和爱情的关系
论群婚
一  摩尔根的群婚概念
二  两合氏族群婚
三  群婚及其现实形态
摩尔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两个特征
一  引言
二  摩尔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第一个特征
三  怎样认识人本身生产方面的社会物质关系
四  摩尔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第二个特征——自发性倾向
五  两种“掩盖”
六  两种生产关系的关系
公社、氏族、家庭——三个相递出现的历史范畴
公社
从公社到氏族
从氏族到家庭
关于血缘婚姻和血缘家庭问题的商榷
刘克甫教授对亲属制度的研究
语言、思维、原始意识
关于思维和语言起源问题的对话
人类思维的发生和幻想思维形式
一  关于史前思维的几种说法
二  语言的发生和人类最初级的思维形式
三  幻想思维形式的形成
四  图腾公式的逻辑升华导致人本身的神化
五  结语
神话与现实——中国史前时代两性关系的投影
一  女娲和她的伙伴们
二  群婚时代的遗风
怎样认识宗教
一  宗教意识和宗教是怎样产生的
二  宗教长期存在的认识原因和社会根源
三  宗教的一般特性
四  世界史上的宗教
五  中国传统宗教的特点
简述文字的形成
汉字科学性小议
中华大地上史前时代社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
小  序
前  言
第一篇  社会结构的形成
一  社会结构形成的生物学前提
二  社会结构形成的起点
三  物质资料生产的社会结构的形成
四  人本身生产的社会结构的形成
第二篇  氏族公社
一  由考古学证据看物质生产的发展
二  氏族公社时期的社会结构
三  群婚中的性结合方式和个体婚姻的发生
四  亲族
五  图腾意识的升华
第三篇  农、牧业生产发生以后的原始社会
一  新石器技术和农、牧业生产的发生
二  畜牧业地区的父系氏族和父系公社
三  农业地区的母系公社
四  农业地区母系制向父系制的转变
五  万物有灵和原始民主制
研究对象和方法问题
浅谈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
哲学人类学问答
文化学论集
文化学理论系统试探
代序:也谈文化学学科建设
《文化论》节选
“节选”说明
文化概念
一  文化概念的历史沿革
二  社会信息
三  符号——社会信息的载荷形式
文化学基本理论范畴
作为科学体系的文化和作为价值、评价体系的文化
文化模式与文化交往
一  文化模式概念
二  文化模式举例
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模式
日本传统文化的文化模式
印度传统文化的文化模式
美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模式
三  文化交流和涵化
理论附释:文化特殊性的生成机制——文化整合
文化问题论述
内容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