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心理和谐导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5066054
  • 作      者:
    李萍著
  • 出 版 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李萍,女,1965年生,江苏射阳人,副教授,理学硕士,现任盐城师范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应用心理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课题7项,在《教育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山东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论著、教材5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在高校所承担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及社会服务这三大功能中,学术研究无疑是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推进器,学术研究的状况将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服务的水平。在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中,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高校被推上了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处在时代发展的前沿。身在主战场能否发挥主力军作用,处在前沿能否引领社会前行,关键就看学术研究能否不断创新,与时俱进。21世纪将注定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新世纪,改革创新将注定是21世纪中国的主旋律,而学术研究的本质就在发现、就在创新。当江苏沿海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时,区域发展的大潮扑面而来,地处黄海之滨的盐城师范学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黄海潮头唱大风,搏海逐浪正当时。于是,这套学术丛书便有了“黄海潮”之名。
展开
精彩书摘
    (3)在人际和谐方面,儒家肯定“和”的价值,主张用“仁爱”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说:“仁者爱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语》)强调君子与人和谐相处,但不强求一律。“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子语》)认为君子应该庄重而不与他人争执,善于团结别人而不结党营私。在人际关系的和谐方面,孔子还提出了“中庸”之道,要求人们把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得不偏不倚,合乎正道。孟子也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使《周易》天、地、人“三才”落脚于“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孟子还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强调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荀子也强调“人和”的重要,“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旬子·王霸》)总之,儒家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主张仁爱基础上的“恕道”,要在坚持道德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爱人以道,爱人以德。
    (4)在身心和谐方面,儒家主张身心合一,十分重视个人自身的修养,提倡自律。儒学是身心之学,既讲身又讲心,认为身心合一,心为主宰。要求人们正确处理礼、义与欲的关系,在强调个人德性的修养与完善的基础上,不否认人的合理私欲。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基础;人不能离仁、违仁。“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认为如果立志于仁,那是没有坏处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认为每个人应该具备仁德,只要人能自觉地追求仁,就能得仁,希望人能够以道德的自觉、以理性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点,认为人天生就是有德性的,人心从善是出于自然,是人本身的内在要求。他认为耳目之官是“小体”,心之官是“大体”,心之官具有“思”的能力,“思则得之”,思则能主宰自身,“不思则不得”。“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要成为道德上的大人君子,必须存心养性。荀子则以性恶论为出发点,认为人应该养心。儒家提倡“德润身”、“德者寿”、“安身立命”,强调个人通过自身坚持不懈、持之似恒的修身养性,即可达到“善”的境界,实现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从而保持个人精神生活的愉悦、平和。
    先秦儒家的和谐思想对于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道家及其他学派和谐思想中的心理和谐理念
    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是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四十二章》)认为“道”之所以能化生万物,是因为“道”蕴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相互作用从而构成“和”。这“一”“二”“三”既不是简单的数字,也不是彼此孤立的东西,而是表示“道”的发生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无限性,也就是指“阴阳”变化或万事万物多样性和无限性的统一。“道生一”,这个“一”是指“阴、阳”的原始混沌状态,也是“道”的原始状态;“一生二”,这个“二”指的是“阴、阳”的展开和发展,如“天地”、“乾坤”等;“二生三”,这个“三”,是指已经展开的“阴、阳”更进一步展开的表现,如此等等,以至无穷,这种发展是无穷无尽和多种多样的。所以说,“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都是“阴阳”变化的不同表现。
    (1)在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老庄认为人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物,所以奉行自然原则。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生而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十章》)主张一切顺其自然,认为帮助万物生长而不占有它,抚育了万物而不主宰它,这才是高尚的品德。老子还说“知乃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殆,身不殆。”(《老子·十六章》)意思是了解一切就能包容一切,能够包容,就能恰当地对待一切,能恰当地对待就能治理社会、治理国家,懂得了治理,进而就能了解自然,了解了自然,就能进而领悟世间万物的普遍规律,掌握了普遍规律,就能长久生存,终身不会陷于危险境地。在这里,老子充分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意义。庄子也主张返朴归真,“和之以天倪”(《庄子·齐物》),“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守其一以处其和”(《庄子·在宥》),庄子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好的,人为的一切都是不好的,不要以人的活动去对抗自然的命运,真正的自由在于任其自然(天性)。相对儒家的理论而言,这种思想有些消极的色彩,但也对儒家的观点作了有益的补充。法家管子等人,则把春夏秋冬四季与阴阳相配,分析了万物生长的全过程,阐述了自然变化的内部规律与和谐的关系。
    (2)在人与人的和谐方面,道家强调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把人的自身发展同人的道德理想联系起来。老庄主张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没有任何贵贱之分。老子说:“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以奉天下,惟有道者。”(《老子·七十七章》)反复强调人应该尊重他人,扶助他人,主张对社会、对他人要讲奉献与付出。“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庄子·人世间》)“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庄子·盗跖》)庄子提出不仅承认自己是天的儿子,也要承认别人也是天的儿子,每个人在自然面前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3)在身心的和谐方面,道家认为人的本原是道,而德是道在人世间的落实和内化。不管是修身也好,还是治国平天下也好,人都应该尊道贵德。从一定程度上讲,道家比儒家更强调道德的自觉,重视人的自律。老子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五十六章》)他主张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合一,认为具有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个人的锢蔽,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脱偏狭的人伦关系局限,就能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倚的心态去看待一切人与事。有部分研究者认为老庄的“道”、“自然”、“无为”等思想,主要就是为了达到人自身的和谐,是对人的个体主体性的高度重视。
    老子还主张建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乡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理想和谐社会《老子·八十章》,对于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二、西方传统和谐思想对心理和谐的诠释
    “和谐”作为一个哲学名词,在西方出现比东方要早,在东方哲学家们称“和”、“中和”的时候,西方哲学家们已开始使用“和谐”这个词语。由此可见,西方的和谐思想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一)古代西方和谐思想中的心理和谐理念
    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670-前475)最早把“和谐”作为哲学的范畴。毕达哥拉斯学派不但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而且认为对立也是万物的本原。“他们在研究数,特别是在音乐的研究中,发现一定数的比例,古希腊中期和谐社会思想研究构成和谐,他们将这种思想应用到天体上,认为各个天体之间的距离,也是按照这种数学比例的,因而整个天体就是一个大和谐。”毕达哥拉斯认为,宇宙的每一个天体在转动时发出自身的乐音,天体之间的距离以及天体发出的乐音是和谐的,并由此提出了著名的“天体和谐论”。他认为,作为世界本原的数之间存在一定数量和比例关系,因此,世界万物都是和谐的。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和谐与心理和谐
第一节 心理和谐理念的提出
一、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对心理和谐的阐发
二、西方传统和谐思想对心理和谐的诠释
三、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中的心理和谐理念
四、中国现代心理和谐理念的形成
第二节 心理和谐的概念界定
一、心理和谐的定义
二、心理和谐的内外部特征
第三节 心理和谐的价值分析
一、心理和谐是个体自我调节,发挥创造性的关键因素
二、心理和谐是人与入和谐相处的精神基石
三、心理和谐是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础
四、心理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
五、心理和谐是人与机器和谐相处的主导因素

第二章 个体自身的心理和谐(一)
第一节 个体心理过程的和谐
一、认知和情绪情感的和谐统
二、认知和意志的和谐统
三、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和谐统
第二节 认知与心理和谐
一、认知理论与心理和谐
二、健康和谐的认知模式
三、社会认知失调及其治疗
第三节 情绪情感与心理和谐
一、情绪理论与心理和谐
二、健康和谐的情绪情感特征
三、典型的负性情绪及其调节
第四节 意志与心理和谐
一、意志理论与心理和谐
二、健康和谐的意志品质特征
三、不良的意志品质及其矫正

第三章 个体自身的心理和谐(二)
第一节 个性心理的和谐
一、健全和谐的个性模式
二、健全和谐个性的界定
三、健全和谐个性的意义
第二节 需要与心理和谐
一、需要理论与心理和谐
二、健康和谐的需要模式
三、需要的冲突及其调节
第三节 气质与心理和谐
一、气质理论与心理和谐
三、典型的气质类型
三、典型气质类型的改良
第四节 性格与心理和谐
一、性格理论与心理和谐
二、健康和谐的性格特征

第四章 人与自然的心理和谐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化
一、前发展阶段,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始和谐
二、低发展阶段,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对和谐
三、高发展阶段,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
四、持续发展阶段,壬与自然关系的追求和谐
第二节 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关理论
一、中国儒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二、中国道家“天人一体”的自然观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自然观
四、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思想
五、阿恩·奈斯等的深生态理论
六、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
第三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及改善
一、人与空气关系的恶化及改善
二、人与水关系的恶化及改善
三、人与土地关系的恶化及改善
四、人与其他生物关系的恶化及改善

第五章 人与人的心理和谐
第一节 人际交往与心理和谐
一、人际交往是个性发展和完善的基础条件
二、人际交往是促进个体认识自我的基本途径
三、人际交往是保持心理健康与平衡的有效方式
四、人际交往是人生事业成功的保证因素
五、人际交往是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需要
第二节 人际和谐的相关理论
一、符号相互作用论
二、场合交往理论
三、自我呈现论
四、社会交换理论
五、T组理论
六、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七、群体人际关系层次理论
八、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
第三节 人际和谐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合法守德原则
二、诚实守信原则
三、平等公正原则
四、互利互惠原则
五、宽容谦让原则
六、交往适度原则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障碍及其调节
一、腼腆心理障碍及其调节
二、猜疑心理障碍及其调节
三、恐惧心理障碍及其调节
四、孤僻心理障碍及其调节

第六章 人与社会的心理和谐
第一节 人的社会化与心理和谐
一、社会化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完善的自我观念,形成和谐心理的基础
二、社会化促进个体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提升和谐心理的层次
三、社会化促进个体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能力,形成健康和谐的角色心理
第二节 人与社会和谐的相关理论
一、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二、米德的社会角色理论
三、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四、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
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七、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三节 人与社会和谐的规范要求
一、遵守社会的法纪法规,具备成熟的规范意识
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形成和谐的思维方式
三、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拥有健康的心理取向
四、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自觉扮演社会角色
五、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践行各种形式的利他行为
第四节 人与社会关系的障碍及其调节
一、角色失调及其调节
二、侵犯行为及其矫正

第七章 人与机器的心理和谐
第一节 机器的发展与心理和谐
一、机器的发展使人的体力智力不断放大,有效提高了个体的身心素质
二、机器的发展彻底解放了人的身心,使个体内部的心理和谐成为可能
三、机器的发展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有效发挥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节 人与机器和谐的相关理论
一、笛卡尔“人不是机器”说
二、马克思的机器论
三、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四、闵斯特伯格的工业心理学理论
第三节 人与机器和谐应遵循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人本性原则
二、“人机匹配”的协调性原则
三、“着眼于未来”的前瞻性原则
第四节 人与机器关系的障碍及其调节
一、电视依赖症及其调节
二、电脑网络成瘾症及其矫治
三、手机成瘾症及其调节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