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学校旁边的一家书店闲逛时,发现有一本书很有意思。书名叫《当中医遇上西医:历史与省思》,作者是一位香港学者。当时认为它所探讨的话题比较有趣,于是就把它买了回来并仔细拜读。读完之后,颇受启发。
中医和西医虽各有其本源,但并不完全相左。早在17世纪以前,中医和西医的一些发现与发明就有相通之处。只是到了欧洲文艺复兴前后,随着西方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西医逐步剥落古典医学的哲学思辨部分,代之以实证的、客观的科学方法。中医则从《黄帝内经》至今,一直不曾放弃思辨哲学与临床医学的双线并行。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医和西医开始分道扬镳。之后,西医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流医学模式。而中医的发展则要缓慢得多。到了近现代,原属中医的范围也逐渐为西医所吞噬,甚至有人提出,中医要发展,唯有向西医的学术标准看齐。时至今日,在中国境内,无论是从业人数还是医疗机构的数量,西医都要远胜于中医。在西医的强大压力面前,有人担心,若非国家政策支持,中医甚至有被淘汰的可能。
其实,中医也好,西医也罢,它们的终极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治病救人。只是在实现这一目标时,各自所走的道路不同而已。西医奉行科学化的道路,强调客观证据,信服精密的方法。而中医则把阴阳五行等思辨哲学和临床医学糅合在一起。相对于西医的科学严谨来说,中医显得过于抽象,甚至有些玄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