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钱玄同文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1130113
  • 作      者:
    林文光选编
  • 出 版 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如漫漫长途、蜿蜒江河。穿越时空回头看,平常甚至平庸的时段,其实并不在少数。绝佳风景、巅峰时刻,往往只出现在大转折大激荡处。辉煌如近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在中国近现代,还是以上世纪初叶为主要时段的新文化大潮前后,巨匠辈出,佳作如林,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典时刻。本套丛书即意在聚焦这一经典时刻,向今日之读者大众推介近现代史上值得铭记的文化名家的精品佳作。<br>    本套丛书选文侧重于文化、艺术、思想层面。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尽量保持原著风貌,参照历来对老版本约定俗成的通行做法,本套丛书也原则上不做文字(包括标点符号)的更改,不以现今语言、语法规范修订之。<br>    谨此说明。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林文光曾任四川大学中文系资料室主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图书馆长。曾在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孙子兵法》《老残游记》《三言二拍选粹》《鬼谷子 》《中国散文快读》等书
展开
内容介绍
    钱玄同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学学家、国学大师,也是五四运动先驱。他一生致力于新文化运动、国语运动、古史辨运动,在音韵学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钱玄同对改革态度偏激,议论多,著书少,这使得他的学说得不到很好的传播,此书由编者林文光先生精心选编了钱玄同在新文化运动、随感、记人、国语运动、音韵学几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使读者能够大致了解钱玄同在新文化运动和文字改革方面的主张,具有一定的文化学术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用典以外尚有一事,其弊与用典相似,亦为行文所当戒绝者,则人之称谓是也。人之有名,不过一种记号。夏殷以前,人止一名,与今之西人相同。自周世尚文,于是有“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种种繁称,已大可厌矣。六朝重门第,争标郡望。唐宋以后,“峰泉溪桥楼亭轩馆”别号日繁,于是一人之记号,多乃至数十。每有众所共知之人,一易其名称,竟茫然不识为谁氏者。一翻《宋元学案》目录,便觉头脑疼痛者,即以此故。而自昔文学之文,于此等称谓,尤喜避去习见,改用隐僻;甚或删削本名,或别创新称;近时流行,更可骇怪。如“湘乡”、“合肥”、“南海”、“新会”、“项城”、“黄陂”、“善化”、“河间”等等,专以地名名人,一若其地往古来今,即此一人可为代表者然,非特使不知者无从臆想,即揆诸情理,岂得谓平?故弟意今后文学,凡称人,悉用其姓名,不可再以郡望、别号、地名等等相摄代。(又官名地名须从当时名称,此前世文人所已言者,虽桐城派诸公,亦知此理。然昔人所论,但谓金石文学及历史传记体宜然,鄙意文学之文,亦当守此格律。又文中所用事物名称,道古时事。自当从古称,若道现代事,必当从今称。故如古称“冠、履、袷、笾、豆、尊、鼎”,仅可用于道古。若道今事,必当改用“帽、鞋、领、祷、盘、壶、锅”诸名,断不宜效法“不敢题糕”之迂谬见解。)
    一文之中,有骈有散,悉由自然。凡作一文,欲其句句相对,与欲其句句不相对者,皆妄也。桐城派人鄙夷六朝骈偶,谓韩愈作散文,为古文之正宗。然观《原道》一篇,起首仁义二句,与道德二句相对。下文云“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又云“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皆骈偶之句也。阮元以孔子《文言》为骈文之祖,因谓文必骈俪。(近人仪征某君即笃信其说,行文必取骈俪。
    ……
展开
目录
致陈独秀(赞文艺改良附论中国文学之分期)<br>致陈独秀(反对用典及其他)<br>致陈独秀(论应用文之亟宜改良)<br>致胡适(论白话小说)<br>《尝试集》序<br>文学革命之反响<br>致陈独秀(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br>答陈大齐<br>论中国当用世界公历纪年<br>《儒林外史》新叙<br>随感录?十八<br>随感录?二八<br>随感录?三0<br>随感录?四五<br>孔家店里的老伙计<br>恭贺爱新觉罗溥仪君迁升之喜并祝进步<br>写在半农给启明的信的后面<br>青年与古书<br>回语堂的信<br>关于反抗帝国主义<br>废 话——废话的废话<br>赋得国庆<br>废 话——关于“三一八”<br>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br>亡友刘半农先生<br>哀青年同志白涤洲先生<br>我对于周豫才君之追忆与略评<br>汉字革命<br>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br>《国语周刊》发刊辞<br>《吴歌甲集》序<br>中国字形变迁新论<br>答顾颉刚先生书<br>研究国学应该首先知道的事<br>论《庄子》真伪书<br>古今音韵变迁总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