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济宗最要的是三句、三玄、三要。有僧问师日:“如何是真佛、真法、真道(道即僧,古时称僧人为道人)?乞师开示。”师日:“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三即一,皆是空名而无实有。如真正行道人,念念心不间断。自达摩大师从西土来,只是觅个不受惑的人,后遇二祖,一言便了,始信从前错用功夫。山僧今日见处,与祖师无别。若第一句中荐得,堪与祖佛为师;若第二句中荐得,堪与人天为师;若第三句中荐得,自救不了。”僧问:“如何是第一句?”师日:“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关于第一句,有人解为涅槃三德,但宗下以涅粲三德是佛果上的,尚非宗门下的祖师意。又问日:“如何是第二句?”师日:“妙解岂容无著问,沤和争负截流机。”僧日:“如何是第三句?”师日:“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借里头人。”师说毕,乃日:“大凡演唱宗乘,一句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实,有照有用,汝等诸人作么生会?”
上文说的第二句,即般若方便双融的圆满教理,以此教理自悟悟他,故日可以为人天师。第三句是指不能了达第一句和第二句,仅依别人传授之少许法门而修,自己毫无主宰抉择,故谓其如傀儡。
临济还有四种喝,所谓:“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师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临济应机常用喝,故又称为“临济喝”。因为这样,于是他的弟子们也就学喝起来了。师一日谓众日:“汝等总学我喝,我今问汝:有一人从东堂出,一人从西堂出,两人齐喝一声,这里分得宾主么?
……
展开
——画家 丰子恺
太虚大师主以佛法应导现代人心,而要自学佛者之摧乎僻化、神化、腐化着手。使佛法而可行于斯世,合“人生佛教”莫由!惟其平常,乃见伟大!
——印顺法师
太虚法师提出了“人生佛教”的思想,主张佛教应多注意现实问题,应着重研究宇宙人生问题,指导人生。他对佛教各宗的学说都有深刻的了解,对唯识思想尤有精深的研究……阐述佛法,称性而淡,平淡中见真意。
——当代学者 印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