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佛法即活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942327
  • 作      者:
    释果宁著
  • 出 版 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华文天下·佛学读物
  生活禅法师心灵巨献,引领都市禅修风潮
  写给大忙人看的佛法入门书,最为正宗、精要的禅修法门
  用禅机聪慧头脑,用佛法滋养心灵,快乐地活在当下
  参禅,就是参透生命,在柴米油盐中领悟禅的真谛
  求佛,即为修炼内心,用佛法慰藉心灵的疲惫
  禅修并非僧人们的专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生活中进行身心灵的修行。生活处处有禅意,若能以佛的超脱点化生活、净化身心,以禅的智慧彻悟人生、唤醒潜能,我们便能够寻回真实的自己,在纷繁的生活中慰藉心灵的疲惫,在喧嚣的尘世里享受内心的宁静,从而为自己营造出一段清净从容、悠然舒缓的幸福时光。
  信仰的最高境界是修炼自身,将迷失的心灵完好如初地寻找回来。
  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将而不染。
  众生皆为佛,求佛即为修心;心宽则眼界宽,心和则万事和,心净则国土净。
  物质文明不断发展,幸福指数却在下降,放下我执、回归本我,便是快乐之源。
展开
作者简介
  释果宁
  果宁法师,字戒净,礼从上圣下辉大和尚学佛,在厦门南普陀寺剃度出家,于上学下诚大和尚处受比丘大戒。现任厦门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香港普缘莲社住持,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兼职教授。
  果宁法师以弘扬佛法禅学为己任,曾受邀在多所高校和企业广布佛法,并结合自己多年来禅修的体会,提出“五观禅”的概念——将禅的精神和智慧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围绕这一理念,他提出在生活中进行禅修的实用方法,帮助社会各界人士解除内心的痛苦,寻求人生的智慧,引导他们回归宁静而安详的心灵家园。
  主要音像作品有:《果宁话西游——禅悟人生》《禅商——企业家修炼篇》《东方文化与和谐商道》《禅——生命健康与养生》《禅——生命的和谐》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众生皆为佛”,参禅求佛,其实是在参悟和反省我们自身。作者果宁法师将带领我们进入山门,游历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等佛家圣地,独眼禅观人生真谛,闲坐妙解天下禅机:唯有参透无常、放下执著,所有烦恼都将烟消云散,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快乐;学会理性做事、感性做人,让头脑与心灵完美结合,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加和谐。
    心中有佛,处处是佛。将佛法融入生活,在生活中进行禅修,将会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和谐而智慧的灵性境界,慰藉心灵的疲惫,笑对生活中的压力与困境。
展开
精彩书摘
  众生无相的真实
  佛教中的最后一个山门,叫作无相门。
  无相,源自梵语animitta,有无形无相之意。《大宝积经》云:“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
  《金刚经》曰:“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很久以前,一座山庙里住着一位老和尚和一个小徒弟。有一天,山上来了一位达官贵人,为庙中捐了很多财物,老和尚热情地接待了他。
  不久之后,山上来了一个书生,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饿得几乎晕倒。老和尚见此状况,马上叫小徒弟将他扶进庙里,同时吩咐端上最好的茶,准备最好的斋饭。
  小徒弟心中不解,为庙中捐了那么多的财物的达官贵人自然有资格喝最好的茶,吃最好的斋饭,而如今,一个不知从哪儿来的“叫花子”,师父为何还如此厚待他?于是,书生住在庙中的时间里,小徒弟从来都是冷言相对,并经常瞒着师傅,将馊掉的斋饭端给书生。
  书生告辞后,老和尚用泥巴塑了一尊菩萨像,然后叫来小和尚,告诉他这是自己用千金请来的菩萨。  于是,小徒弟每天认真地给菩萨上香,虔诚地念经。
  一个月后,老和尚又将那泥菩萨削琢成一只猴子,放回原处。小徒弟发觉菩萨变成了一只猴子,吓了一跳,当然也不再去上香了。老和尚问起此事,小和尚惶恐地回答:
  “师父,那菩萨变成一只猴子了!”
  于是,老和尚拿过猴子,再次削琢,一尊菩萨塑像又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小徒弟的面前。老和尚用棍子在小徒弟的头上敲了一下,慢慢念经,不再理他。
  老和尚的敲打终于使小徒弟顿悟。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都不过是一团相同的泥巴而已,只是被塑造成了不同的表相。
  相,恐怕是世界上最能影响我们的东西。我们往往执著于我们所认识到的那个“相”,慢慢迷失了自己,迷失于世界,迷失了那无形无相的道。
  如何提起,如何放下
  佛殿之中,弥勒菩萨面向山门而坐,代表佛教的山门对众生敞开,无论是谁,无论贵贱高低,都会笑脸相迎。在弥勒菩萨面前,一切平等,众生平等。
  那么,弥勒菩萨的快乐,来源于何处呢?
  他的快乐,源自提起与放下的智慧。
  在由布袋和尚转化而来的弥勒菩萨的传说中,弥勒菩萨有一个很重要的动作,那就是将布袋提起和放下,以此度化众人,解开烦恼。弥勒菩萨的布袋,拿起来放下去,便代表了提起和放下。有人向他求解烦恼之术时,他将布袋往下一放,告诉你要放下,因为放不下,才会引出许多无端的烦恼。然而,看似非常简单的两个动作,却有很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到,只能在烦恼和虚妄中度过一生。因此,弥勒菩萨才会“笑天下痴迷之人”。那么,到底什么才算是提起和放下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位师父叫两个弟子下山化缘。师兄弟两人来到一条小河边,正要过河,突然发现河边有一个姑娘,因为水流太湍急了,不敢过河。大师兄看到这个姑娘面有难色,就走过去,毫不犹豫把姑娘抱起来,从河上走过去,放下她,转身就走了。
  之后,小师弟也过了河,并追着师兄问:“师兄,师父说了,男女授受不亲,你今天怎能抱一个姑娘过河?这样不是犯戒了吗?”
  大师兄回过头,只说了一句话:“师弟,我早就放下了,你为什么还抱着呢?”
  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就像那个小师弟,没有提起也没有放下,因此生出无限的烦恼。而那个大师兄,面对柔弱的姑娘,首先提起的是大丈夫应该有的英雄本色,他必须帮助姑娘。而到了对岸,如果他还继续抱着姑娘,或者和她说话聊天,那他就是放不下。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提起与放下是同时的,这个大师兄在提起男人本色的时候,放下的是和尚的角色。而过河之后他将姑娘放下离开,提起的是和尚的角色,放下作为英雄和男人的角色。而小师弟则不然,在过河之前既想提起和尚的角色,又要提起大丈夫的角色,不敢去抱这个姑娘,犹豫着是抱还是不抱,是帮还是不帮,忘记了佛门的无住无相。着了相,将自己束缚在一个尴尬的角色中,枉生出众多烦恼,却又一事无成。
  你的心还在别处吗
  我们此刻坐在这里,人在这里,心在吗?
  心在,便叫提起,身心合一。这便是禅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当下。安住当下,活在当下,很自在,心无任何挂念,心只在这里,没有漂浮出去。而弥勒菩萨要给我们的智慧,正是这样一种面对当下的境界。
  很多人恰恰不是如此。人生的烦恼,其实就是我们无法放下,我们无法面对当下的境界。我们的心,要么停留在过去,回忆过去;要么在展望未来,担忧未来,让自己的生命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在虚幻的世界中消耗掉。
  为什么弥勒菩萨能快乐地提起与放下?因为他看懂了自己。每次提起,提起的都是我们的责任,而放下与责任无关的事情。我们在人生中要面对太多责任,面对妻室儿女,要提起丈夫与父亲的责任;转身面对员工,就要提起企业家老板的责任,成就自己的事业。要承担这些责任,就要放下儿女情长。转身很关键,就像那位大师兄,转身就要放下,多思考一步,放不下,就会心生烦躁,烦恼随之而来。
  懂得放下的人是智慧的,因为放得下,就会获得自在。很多人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一边处理事务,一边牵挂着家里的亲人,身心分裂,无法全然地安住当下,因此无法专注地处理自己的事务。他的身心被分裂成两块甚至很多块,所以感到自己心很累,很疲惫。
  有很多人错误地理解放下的概念,认为佛教中所说的放下就是逃避,放弃一切。而事实上,提起与放下的智慧并不是消极和逃避,而是要人们学会专注地扮演好当前角色。提起与放下的智慧就是专注,即专注于当前所处的人物和事件上。专注才有效率,心无杂念,才会摆脱烦恼,获得成功。这也正是弥勒菩萨的智慧和快乐:该提起就提起,该放下就放下,在提起和放下之间学会完美地转身。只有学会专注的智慧,才能拥有自在、快乐的人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和尚要出门远游,但日期一推再推,已经过了半年了,还迟迟不肯动身。
  方丈问他:“你出门云游,为什么还不动身呢?”
  小和尚说出了自己的忧虑:“我这次云游,一去万里,不知要趟过几千条河,翻过几千座山,历经多少场风雨,所以,我需要好好地准备准备啊。”
  方丈听了,沉吟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这么远的路,是需要好好地准备准备。你的芒鞋备足了吗?一去万里,道路迢迢,鞋不备足怎么行呢?”
  于是,方丈吩咐寺里的僧人,每人帮小和尚准备十双芒鞋。寺中有上百的僧人,很快就送来了上千双芒鞋,像小山一样堆在小和尚面前。
  此时,方丈又吩咐大家说:“你们这师弟远去,一路上不知要历经多少场风雨,大家每人替他备下一把伞来。”不一会儿,寺里的僧人便又送来了上百把伞,堆放在小和尚的面前。
  看到如此多的芒鞋和雨伞,小和尚十分不解:“方丈,徒儿一人外出云游,要带上这么多的东西,别说是几万里,就是寸步也难移啊!”
  方丈微微一笑:“别急,你这一去,山万重,水千条,没船又如何到达彼岸呢?待老衲吩咐众人,要每人给你打造一条船来。”
  小和尚听闻此言,慌忙跪下:“方丈,徒弟知道您的用心了。徒儿马上就上路!”
  一个人上路远游,一鞋一钵就足矣,东西太多,就走不动了。
  人生一世,不也是一次云游吗?心里装的东西太多,又如何能走得远呢?轻囊才可致远,静心方能行久。
  你的人生,准备如何去走呢?
  了解·真实的自我
  小时候,我们提及想做的事情、想要的东西,经常会脱口而出。
  长大之后,生活在复杂的世界中,关于自己与生活,却慢慢混淆了。
  “我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经常这么问自己,却没有答案。
  因为,小时候我们只是为自己而活。而现在,我们只是为别人而活。
  我们往往靠别人的认可来看到自己,在别人的眼中认识自己。别人说自己很美,我们就感觉自己很美;别人说自己很成功,我们就感觉自己真了不起,产生飘飘然的快感;如果别人说我们丑,或者说我们没有出息,我们马上就会变得毫无自信。事实上,没有人真正地认识或者了解我们,除了我们自己。那些人了解和认识的只是我们的外表,我们的穿着打扮,我们的长相,我们待人接物的处事方法,以及诸如此类的一些生命肤浅的外在表现。没有人能穿透我们的生命核心,哪怕是我们的亲人、爱人,也无法真正认识到藏在生命核心里的那个真实的自我。
  不幸的是,有时候,我们连自己也忘了那个核心的存在。因此,即使是我们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到底是谁,是怎样的人。我们往往迷失在社会中,变得困惑不安,给自己平添痛苦与烦恼。很多人需要别人来肯定自己,也有很多人不敢承认自己,只有依靠占有名誉、权力、财富、地位等外在事物来肯定自己,维系脆弱的自信,而遭受一点挫折,便会灰心不已。更有一些人不相信自己,往往在别人身上看到他们拥有的财富,从而否定自己,失去自信,变得焦虑不安,不敢面对挑战——我们并不了解自己。
  而不了解自己的人,是不会得到快乐的。
  我们在一生之中,接纳了自己的生命之花,然后我们需要去面对它,了解它,栽培它,对它绽放人生的微笑。在这个生活的时空里,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目的不全是为了追求财富、权力或地位,而是生活本身。我们的幸福和快乐,需要在生活中慢慢感受,用心体会,而不是靠别人的赞誉和认可编织而成的。别人的掌声背后,站立的往往是一个孤独、寂寞的自己。就像那些在舞台上获得了诸多荣誉和赞扬的明星,看似光鲜,但他们往往生活的很累,并不快乐。因为舞台生活让他们习惯了掌声,习惯了在别人给的肯定中获得满足。当他们离开人群,面对自己的时候,他们只会感到孤独、失落。没有一个人,把自己活成别人的样子,还可以得到真正的快乐。
  古代一个皇帝想整修京城里的寺庙,便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把寺庙整修得美丽而庄严。
  很快,大臣们找到两组设计师:其中一组是京城里有名的工匠,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皇帝不知该选哪一组,便出了个试题,给他们三天时间,让他们分别去整修两座小寺庙。
  于是,工匠们向皇帝要了一百多种颜料和工具,而和尚们只要了一些抹布和水桶,便开始设计整修。
  三天之后,工匠们装饰的寺庙五颜六色,所用的工艺也精巧至极。前来检查的皇帝满意地点点头,转身来到和尚们整修的寺庙。
  走进寺庙,皇帝愣住了。寺庙被打扫得十分干净,所有的物体都显出了它们原来的颜色,光泽的表面就像镜子一样,反射出外界的色彩:天上的云,地上的树,以及对面五颜六色的寺庙——外界的一切,都变成了它美丽色彩的一部分,而这座寺庙只是宁静地接受这一切。
  皇帝被这种庄严深深地打动了。
  事实上,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有时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如实地展现它们。
  每个人也都一样。
  不管我们是谁,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都需要为自己而活。不要去羡慕和抄袭别人,不要变成别人的复制品。在生活中,我们首先需要面对的是自己。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然后去做。当我们真正为自己去栽培那朵生命之花时,我们一定会快乐的。
展开
目录
目录
序言:参殿?回归
第一章  悟禅?踏进山门
一  我们何以不快乐 / 2
二  走入心灵的山门 / 3
三  心无所住的自我 / 4
四  空而不空的释怀 / 5
五  众生无相的真实 / 8

第二章  天王殿?生命的意义
一  哼与哈的守护 / 12
二  于呼吸间的生命魅力 / 13

第三章  弥勒菩萨?微笑的未来
一  笑脸相迎的布袋和尚 / 18
二  提起与放下的智慧 / 20
如何提起,如何放下 / 20
你的心还在别处吗 / 21
三  布施于人的幸福 / 23
总有一样我们可以付出 / 24
付出,由何开始 / 26
四  拈花微笑的快乐 / 27
接纳?我是唯一 / 28
了解?真实的自我 / 31
感恩?这个世界我拥有过 / 33
五  宽以待人,容天下难容之事 / 36
六  从感恩开始 / 39
万物之爱 / 39
亲友之情 / 40
世界之恩 / 43
七  信己与信人之美丽 / 44
八  佛的财富观 / 47
九  轻轻捧起我们的爱 / 48

第四章  东方持国天王?生命和谐之音
一  如御琴弦的感悟 / 55
二  和谐起于心灵 / 56
三  生活在当下 / 58
四  心灵的回归 / 61
五  和谐自我与万物 / 62
古与今?心灵与头脑的延续 / 62
东西方?理性与感性的协调 / 63
男与女?身与心的包容 / 65
长与幼?用心灵感受理性 / 69
六  理性做事,感性做人 / 72

第五章  南方增长天王?宁静以致远
一  遵守,把持与智慧 / 77
二  由聪明到智慧 / 78
智慧的心态 / 79
聪明逃避,智慧承担 / 80
生活在当下 / 82
扬善公堂,规过私室 / 85

第六章  西方广目天王?以不变应万变
一  生命安心若水 / 91
不变随缘之性 / 91
沉静平常之心 / 94
无偏无爱之智 / 95
有容乃大之怀 / 97
二  超越烦恼的人生 / 98
三  把握人生的七年运势 / 102
人生之初 / 102
最初的感恩 / 107
十五而志于学 / 108
希望时代 / 110
责任与承担 / 114
传承人生之使命 / 115
持续的信念 / 117
回归心灵 / 119
放下的姿态 / 122
轮回的修炼 / 124

第七章  北方多闻天王?心如明镜的修炼
一  广学以多闻 / 131
二  多闻以明智 / 133
三  熏修的沉静 / 135
四  心如明镜台 / 137

第八章  韦陀天尊?严于律心
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 / 143

第九章  晨钟暮鼓?放下痛苦,回归心灵
一  钟之警醒?人生的目的 / 146
二  鼓之召唤?心灵的回归 / 149

第十章  大雄宝殿?超越并战胜自我
一  东方琉璃与西方极乐 / 153
东方琉璃?生命始于美好 / 153
西方极乐?超越死亡的终极 / 155
二  释迦牟尼的众生之度 / 157
四圣谛法 / 158
五毒五欲五指山 / 162
三  消除痛苦的八正道 / 166
真理?正见 / 166
人生之问?正思 / 175
口业?正语 / 178
众善奉行?正业 / 180
正心?正命 / 183
奋斗?正精进 / 186
心住当下?正念 / 189
信心?正定 / 191

第十一章  众生菩萨?直视心灵
一  愿众生有一念慈悲 / 197
二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201
三  思想付诸行动 / 203
四  大智若愚的超越 / 205

第十二章  心灵的回归?修行法门
一  微笑观气,生命在于呼吸 / 213
二  身心健康的心咒 / 214
身心合一?观行法 / 214
感觉心灵?观身体 / 217
三字箴言?持咒法 / 218
三  调理气息之六法 / 22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