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我适合做什么?为什么我和某种类型的人特别容易沟通,而和另一类人却“水火不容”?
这样的疑问从童年开始到长大成人一直伴随着我们,人们关心自己的性格其实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的过程。“性格”一词若分开来讲,便是本性、个性与人格之意,因而性格有与生俱来的一面,同时又有后天习得、养成的一面。这就让我们看到了“江山易改,本性同样可移”,每个人都应该在生活中努力找寻完善自己的方式,而不是找借口拒绝改变。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怎样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不虚度光阴,清醒、洒脱地走在人世间,而非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呢。
从过去古老的相面之术到西方后来流行的“气质说”,人们对自己与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探索从未间断过。直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丹尼尔斯提出了“九型人格”学说,才让人类在这一领域的认识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九型人格并非空穴来风,也非突然袭击,虽然它来势汹汹,很快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苹果公司、宝洁公司、花旗银行、惠普公司、诺基亚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层纷纷开始研究“九型人格”,以便更好地发现人才、用好人才。
九型人格起源于中亚与波斯地区的苏菲教,后来在心理学与其他学说(诸如血型学说)等基础上,建立起了一套深入研究人们行为、注意力的学问,这就是九型人格。
与以往传统性格分析不同的是,九型人格更为深刻、透彻,它运用了许多心理学、哲学的知识,为我们认识自身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