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人都面临两难选
面对道德两难
所谓的道德两难,就是在某种情况下,可供我们选择的做法都是利害参半。无论怎样做,恐怕都是同时对也同时错。
许多国家包括英国在内,正在争论是否应该允许安乐死。安乐死指的是结束病危者的生命,像提供剂量足以致命的药物。瑞典的民意调查显示,普罗大众比医生和护士更倾向接受主动安乐死。不必深入争论细节,我们就能看出这是个道德两难的例子,因为无论是允许或禁止主动安乐死,都各有利弊。瑞典与英国国会议员认为主动安乐死弊多于利,所以依然禁止它。
但道德不只是关于安乐死,或是因救人而杀人到底对不对,也不是全球社群是否应对涉嫌种族屠杀者采取行动,道德两难比这些事情更常见。
几年前,我有个朋友在一家小公司工作。除了创办公司的老板以外,总共只有6个员工。营业主管跟老板合作几乎20年了。他们彼此非常了解,彼此的家人也经常见面。
当时营业主管已经60多岁,越来越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尤其是信息科技方面。他出错越来越多,有时根本搞不清楚情况。老板当然非常关心这种情形,其他同事也越来越经常劝他处理此事。老板不忍心在老同事兼老朋友快退休时辞退他,最后选择聘请~位助理,他实际上接手这位营业主管许多工作。就在那时,经营气候变差,公司的营业额开始下滑。聘请一位额外员工的开支,也就是说实际上是两个人做一个人的工作,使这家公司雪上加霜,最后破产收场,所有员工都失业了。
这是面临道德两难时决策错误的好例子吗?如果老板能狠心辞退这位老朋友,也许能够挽救公司。那么六个人都能保住饭碗,而不是七个人通通失业,公司垮掉。从这么简单的数学观念来看,答案似乎很明显。
但道德不见得只是简单的数学问题。要事后孔明很容易,但老板根本不知道公司会破产。他假设公司能负担多请一名员工的费用,偏偏情况并非如此,而这个愿望到底有多实际,也难以判断。如果他的做法成功了,说不定我们会赞扬这位老板关照老朋友兼老同事呢。
展开
——美国《出版商周刊》
善待他人对事业大有帮助,因为慷慨良善的人不会被他人视为威胁,彼此就会放下敌意,好好合作,结果人人得益。 ——香港《文汇报》
所有的小聪明,一切为人处事的技巧,都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应该有良知良能,首先做一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