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思<br> 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理论思考与实证证据/王签峰 崔红<br> 中西方行为与思维模式的差异在心理学研究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证证据,而且这些差异往往被看做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结果。例如Nisbett认为,亚洲文化下的人和欧洲文化下的人在思维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看待他们周围世界的方式都有很大差异。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建筑、生产方式、器物等物质层面的内容,也包括语言文字、价值观、思维方式等非物质层面的内容,而对人性的看法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本文将从中西方文化中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人手,深入探索中西方行为与思维倾向的差异。<br> 中西方文化中的人性假设<br> “人性”一词,按字面去理解,就是指“人之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性”字的解释有很多种,如“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天命之谓性”(子思)、“如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董仲舒)、“性,生而然者也”(王充)。“性”字最初的含义简单来说就是指事物的状态、情况,或说质性、特点等。“人性”就是指人所具有的状态和资质。<br>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西方哲人曾对人性进行过探索,并一直在对人性进行不懈的探索,人性的生物学属性却是自私的。按照英国生物学家达肯斯(R.Dawkins)的观点,作为生命最基本单元的基因的唯一天性是自我复制,不能自我复制的基因无法继续生存,更谈不上传宗接代。基因要达到自我复制的目地,唯一可行的手段就是拿出自私的本领,利用天地间的生物为它生存与繁衍的载体,把生物体视为它的殖民地,把生物细胞视为它的工厂,把细胞核的核苷酸视为它的原料,用来自我复制。基因自我复制和自私的天性,成为宇宙间生物繁衍的原动力。人性的生物学属性是分析中西方人性假设的基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