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发现自己是如何在阻碍自己发挥全部潜能时。我们就可以学习到很多的方法来使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加充实。而使这个潜能发挥的基础即在于。我们要使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充满朝气蓬勃的态度。
引言
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在15岁时,曾经在他的日记本上写下这样的格言:“同一种东西,可以在不同时期给同一个人以不同的印象。比如,年轻之时,想吃没得吃;年老之时,有吃不爱吃。”黑格尔描述的这种现象,其实在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倘若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位“女黑格尔”,她或许要把上面的格言改为:“年轻之时,想穿没得穿;年老之时,有穿不爱穿。”
看来,人生果然充满不幸,想要对人生始终抱以朝气蓬勃的态度并非一件易事。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这种经由年龄变换造成的态度改变很多人都无法避免,但对于那些在现实中由于误解造成的态度改变,我们却完全可以去克服。
案例
“冰淇淋”和“我尖叫”究竟有何种关系?一般读者很难作出联想。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两者的英文发音,就会发现“冰淇淋”在发音时,如果第一个音节与后面的音节在发音间隔上略拉长一些,就有点类似“我……尖叫”的发音。
就是这个貌不显眼的巧合,在历史上却演绎出了一个真实的悲剧。本案当事人名叫汤姆,是一位教师。汤姆有一个生理缺陷,他在说话时,经常要努力使嘴巴和下颌的动作幅度加大,否则他发出的声音听起来就非常不清晰,有时还夹杂着一些金属音,有点像机器人在说话。这令他感到非常自卑。
汤姆怀疑自己有心理障碍,于是他去医院主动寻求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师珀尔斯接待了汤姆,他首先询问汤姆,在他小的时候是否有过口吃的经历。汤姆显得很难堪,但最终还是告诉治疗师他在大约六七岁时曾经出现过比较严重的口吃现象。那时候,父母还曾责怪他,以为他是故意乱讲话,希望他能把话讲得更慢一点,讲得更清晰一些,但汤姆很难做到。
珀尔斯听完汤姆的陈述后,决定对汤姆进行发音技巧训练。他让汤姆说话时速度更慢一些,再多吸进一些空气。珀尔斯告诉汤姆,空气是人在发音时的重要支撑媒介。他给汤姆示范如何在说话时正确用气。可是,汤姆发现,他越是有意识地努力吸气,就越感到不自然。最终,他竟然变得结巴起来。
珀尔斯见这种发音技巧训练并未产生明显的效果,便中止了它。他开始和汤姆继续攀谈起来。他询问汤姆在他人生历史上是否发生过一些特别尴尬的事情,这些事情使他在说话时感到害怕。
汤姆想了很久,终于记起了一件事情。他告诉珀尔斯,在他大约三四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在家里吃冰淇淋,母亲打电话回来问他在家里干什么,他说出了“冰淇淋”。但母亲听错了,以为他在说“我……尖叫”。母亲认为他在家里不听话,故意吓唬年幼的弟弟,于是便在电话里对他大声斥责。
母亲回来后,不由分说地对汤姆进行了打骂。甚至后来有一天,她在冲他发火时尖叫了起来,这令年幼的汤姆感到十分恐惧。此后,汤姆再也不敢轻易开口说话,而每每说话时,就会联想到母亲对自己曾经做出的打骂,心里便会感到十分害怕。
真相终于大白。在心理治疗师珀尔斯的帮助下,汤姆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说话障碍原来和那次年幼时母亲对自己的误解事件有关。他于是有了如释重负的感觉。后来,再通过一些科学的发音技巧训练,汤姆原先认为不可能康复的生理缺陷终于被治愈了。
延伸
现实人际交往是复杂多变的,它可能给我们带来困惑,也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在这里,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心理学家皮尔斯归纳的人际交往的五个层次,希望它能够帮助大家加深对现实人际关系的了解。1.欺骗。我们的很多言语其实并非出自真心。欺骗会使人与人的信任度降低。2.恐怖。我们倾向于回避人际交往,躲避人际交往可能会对我们造成的伤害。恐怖往往又是由欺骗所促成的。3.僵局。虽然我们想改善人际关系,但不知从何处人手。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人际交往的实质和方法缺乏科学的认知。4.内爆。我们面对冷漠的人际关系感到痛苦,想进行心灵的发泄。5.探索。我们希望通过更深层次的人际交往去领悟生命的意义。在这五种层次中,只有第五个层次才对人际关系发展真正具有建设性。
语录
人的感受和体验不是孤立存在的,现在的体验受着过去经历的影响。不要小看过去,在行为人过去的人生生涯中,他所认为的那些重要的身体紧张感以及非语言意图,都可以通过其意想不到的方式融入现在。
引言
哲学家柏格森在《创造进化论》一书中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在每种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都有一种潜在的“生命冲动”,正是这种动力从内部激发着生命体不断去寻求更好的生存方式。我们不妨试想这样一个命题:在人的生命进程中,如果人的某种“生命冲动”因为条件限制不能够顺利展现出来,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在本文案例中,治疗师米瑞姆·波尔斯特遇到的即是这样的情况。她的这位病人在和女性交往时有一种心理障碍:当他与女性近距离相处时,通常心里会感到十分害怕;虽然他高大有力,但当他遇到那些年轻的知识型女性时,通常会显得没有自信,有时甚至还会脸红。我们不妨来看看米瑞姆·波尔斯特是如何帮助他克服这种心理障碍的。
案例
哈尔高大魁梧,年过三十还没有女朋友,父母为此很着急。哈尔一看见年轻的女性就会感到恐-瞑,尤其是面对那些知识型女性,他更有一种说不出的自卑感。他在和她们说话时,有时脸竟会不由自主地红起来。后来,哈尔决定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女性心理治疗师米瑞姆·波尔斯特接待了哈尔。波尔斯特从哈尔的脸上看出他有些害怕,她直接问他有什么心理困惑。哈尔告诉波尔斯特,他十分害怕与年轻女性交往,特别是感觉她们处于支配地位时。波尔斯特向哈尔询问了一些关于他的个人生活史的问题,并给他讲解了一些和女性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心理调适技巧。她看见哈尔拿出一支笔在本子上认真地做着一些笔记,感觉有些好笑。于是,她想到了另一个办法。
“哈尔,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波尔斯特对哈尔说道。她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哈尔背后。“什么游戏?”哈尔扭过头来问道。“现在,我站在你身后,你感觉如何?”波尔斯特问道。“我……感觉有些紧张。”哈尔答道。“那么,你能不能背着我在房间里转转?”波尔斯特问道。“这……”哈尔感觉有些奇怪。“就转几圈……这是一个游戏。”波尔斯特说道。“那好吧。”哈尔答应了。
接着,哈尔背着波尔斯特在房间里转了起来。转了几圈后,哈尔放下她。两人回到原来的位置上。波尔斯特见哈尔已经不像刚才那么害怕了,她笑着对他说道:“哈尔,你现在感觉怎样?”哈尔跟着笑了起来,“我没有想到会是这样。我感觉刚才很愉快。你给了我一种崭新的感觉……原来我感觉你离我很遥远。现在,我感觉你离我很近,就像我刚才背你的时候一样。我感觉你很随和,对我也很好,我不像刚才那样感到拘谨了。”
就这样,波尔斯特通过角色扮演,让哈尔体会到了处于主动位置的感觉。紧接着,她向哈尔讲述一个男人如何才能在社会活动中更具有主动性,以及男性对女性应当持有的正确态度。最终,当治疗结束时,哈尔已经显得很有自信了,他感觉自己不再对女性持有一种恐惧心理,而自己也将步入了一种崭新的生活。
延伸
本文案例可以充分说明“未完的事”这一概念的内涵。“未完的事”是格式塔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人来自过去“未被表达”但对现在有“深刻影响”的情感。它既可以是恼怒、仇恨,也可以是内疚、害怕,还可以指人的记忆中存在的某种奇特的令自己感到困惑的情感经历。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当行为人心中存在“未完的事”时,他就不可能完全做到“融人现实”,他的思想和行为往往显得与环境格格不入。而当一个人完成“未完的事”时,其心灵中郁积的那些情感就得到了完全释放。此时,人的心灵就成为了一个“和谐圆融”的整体,更倾向于对现实做出积极的行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