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平民化自由人格:梁启超新民人格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479692
  • 作      者:
    李金和著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平民化自由人格:梁启超新民人格研究》沿着梁启超的“维新”取向及冯契在《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中开创的致思理路,直接面向社会全面转型的近代中国主体转型和“人格改造”,以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少年中国的国民性改造方案”——《新民说》为文本核心,以《梁启超全集》为文本支撑,在“主体性”和“平民化”的“立人”逻辑中客观地甄明梁启超新民人格深层的“平民化自由人格”蕴涵,历史地呈现中国人格理论由“臣民”而“新民”的“成人”轨迹和由传统到现代的超“圣”入“凡”之道,凸显梁启超平民化自由人格的现代意蕴及和谐社会主体人格建构的“中国场域”和“中国资源”。
展开
精彩书摘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通过人、依靠人的智慧以及实践活动来实现。现代化的完成依赖于人的素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现代性。现代化归根到底是现代人的心理和人格的外化,只有国民与现代社会同构的时候,才能赋予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制度的行进以真实的生命力和心理基础。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说:“一个国家,只有当她的人民是现代人,她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她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少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
  近代以来,外来文化的挑战以及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给国民心理带来的地震式冲击,开始将中国人唤醒,也唤醒了中国人对自己文化传统下的人格观的反思和批判,唤醒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人的主体意识和个性解放意识。鸦片战争前夕,龚自珍就曾经描写过人格的独立高尚之气如何被晚清昏乱的社会环境所窒息。
展开
目录
导言理想人格:“新民”的维度
第一章 “过渡时代”与“新民说”
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二、“新民为当务之急”
(一)由“家国”到“国家”
(二)由“臣民”到“新民”
三、“新民说”的思想汇涌
(一)传统思想文化的启迪
(二)明治日本思想的渗透
(三)西方近代学说的激发

第二章 新民的人格本质:主体性
一、中西方文化中的主体性
(一)主体性的“西学”发展
(二)主体性的“中学”理路
二、新民人格的个体主体性
(一)“除心奴
(二)独立、自由
(三)进取、尚武
三、新民人格的群体主体性
(一)社会公德
(二)爱国主义
四、梁启超新民之主体性与马克思人的主体性
(一)表现形式:二重结合与三重统
(二)发生学:“心力”扩张与历史生成
(三)旨趣:团体自由与人的自由
(四)质性:“良知良能”与实践

第三章 新民的人格取向:平民化
一、“平民化”思想的源与流
(一)先秦墨子的平民理想
(二)明清启蒙思想的平民化取向
(三)近代思潮的平民化向度
二、由“圣”人“凡”
(一)道德人格到法权人格
(二)人人有自主之权
(三)“乐利主义”
三、发展个性
(一)“思想解放”
(二)“尽性主义”
(三)自觉与自为
四、“芸芸平等之英雄
(一)适于时代之用者
(二)多数之国民

第四章 新民的人格培育:日常化
一、新民人格修养
(一)“致良知”
(二)自我修养“六步法”
二、新民人格教育
(一)“德、智、力、群”四育观
(二)情感教育
(三)趣味教育
三、新民人格的社会默化
(一)民主制度陶铸
(二)自由舆论熏染

第五章 新民:团体目的论平民化自由人格
一、以立人为宗旨的平民化自由人格
(一)中庸调和的近代建构
(二)“烈山泽以辟新局”
(三)理想人格的新起点
二、梁启超平民化自由人格的团体目的论
(一)团体目的论的时代局限
(二)团体目的论的内在根源:“新民”与“新国”的双重变奏
三、平民化自由人格的近代社会“困境
(一)理想人格生成之民主制度缺位
(二)自由平等理念的商品经济晚出

第六章 平民化自由人格的现代析取
一、平民化自由人格的现代社会“解困”
(一)社会:由身份至契约
(二)制度:从专制到民主
(三)权利:破等级立平等
二、平民化自由人格意涵的现代拓展
(一)个体·群体·类:主体性的和谐
(二)理性与德性:人性的和谐
三、现代平民化自由人格的日常生活塑造
(一)生活:人格培育的基础
(二)日常生活的现代变革
(三)以日常生活批判培育现代平民化自由人格
结语在“生存实践”中实践理想人格的生存
一、生存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二、理想人格在生存实践中生成
三、在构建和谐社会生存实践中造就现代理想人格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