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命洪流的奔涌:对狄尔泰哲学的叙述、分析与批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7083661
  • 作      者:
    陈锋著
  • 出 版 社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陈锋,男,1971年生。籍贯福建福州。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复旦大学哲学系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并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完成教育学博士后研究。在CSSCI期刊发表哲学、教育学、美学论文15篇,参编《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思想史》教材,主编《外国教育史》教材,出版独立专著两部。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主持两项校级课题。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从事外国教育史、外国哲学史、教育哲学等研究。本书系《狄尔泰教育学研究》一书之姊妹篇,三位一体之狄尔泰研究计划的最重要构成部分。
展开
内容介绍
    十年之功,即将付梓,我的内心既欣慰,又怅惘。欣慰的是,十年的寒暑不辍终于见到成果;怅惘的是,机会成本的付出,能有多少回报,只能付诸阙如。这十年,经历了很多,我是缓慢地趋于成熟了还是更不成熟了?1998年读博士时候还是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青年,今天却即将步人中年。一个段落的结束,又一个段落的开始,生命的轮流往复,时光的一去不回,水流的哗哗飞淌……
    撰写这样一部著作的构思,起源于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最终形成这样的篇幅,却远非我当初所逆料。而《生命洪流的奔涌:对狄尔泰哲学的叙述、分析与批评》第二章的第八一十二节,是在我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在此,我要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俞吾金教授,在我读博士期间对我的悉心指导。作为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名研究家,他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才思,宽厚的长者之风,令我受益匪浅。
展开
精彩书摘
    在他身上,有着19世纪人的,或者说歌德式的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理想主义,又有现代人的不安、焦躁与困惑。他的思想影响的领域极其广泛,波及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美学、伦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熏陶了当今世界许多健在的著名学者。人们已经公认,他是德国哲学乃至欧洲哲学从古典向现代转变的重要人物,不可或缺的人物。
    他具有惊人的渊博的知识与宽广的兴趣面。这从他的著作及论文的目录就可以一目了然。他生前出版的主要有:《源自信件中施莱尔马赫的生活》(第3-4卷)1861,1863(系编者);1867-1870:《施莱尔马赫传》(第1卷);1878:《论诗人的想象力》;1883:《精神科学导论:社会与历史研究奠基之尝试》(第1卷);1891-1893:《15和16世纪人类观念与分析》、《经验与思维》、《近代美学的三个时期及今日课题》、《17世纪精神科学自然体系》等;1894:《关于描述与分析心理学的诸观念》;1895:《关于比较心理学》;1900:《解释学的形成》;1905:《体验与诗》;1906:《黑格尔之青年史》;1907:《哲学的本质》;1910:《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1911:《形而上学体系中世界观类型及其形成》。去世后他还遗留下大量手稿,其中主要有:《德意志精神史》、《施莱尔马赫传》(第2卷)、《精神科学导论》(第2卷)、《历史理性批判》。
    从上大学伊始,他就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神学、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各种著作,学习希腊文、希伯来文、英文,并研究过作曲和古典音乐史,几乎对接触到的每一门学科他都加以深入研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1867年致其妹的信中曾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他不知疲倦地学习与讨论的状貌。①而就其研究方法而言,他是从外围包拢、逼近主题,节奏缓慢、沉郁。他从普通、熟悉的常识出发,逐步深人,烘托出巍峨的主题。因此他的论文往往有宏大的外围内容,枝蔓繁多,盘根错节,甚至会显得冗长。这样一种研究方法如果没有广博的文化史知识为基础,没有超群的驾驭材料的能力是不可能成功的。同一个主题他又往往从不同侧面反复论证,其洞微烛隐的细致体察更令人叹为观止。里克曼曾指出,历史、经验和哲学研究三者之间的紧密结合是其体系的思想基础。而对于这三方面,他都有丰厚扎实的知识积累。他曾自述,“我的哲学的基本观点是,迄今为止,还尚未把哲学思维奠基于完全的、充分的、未被断章取义的经验之上,因此还没有奠基于完整而充分的现实性之上。”
    他是狄尔泰。
    当我把审视的,带有些许敬畏的目光投向狄尔泰时,面对的确实是一座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高山。我不仅要正视并埋首于他的一部又一部皇皇大著,而且要领悟他人对他的理解,还得尽最大努力挖掘出他个体生命历程中的涓滴,把握他的生活道路及其对思想发展的影响,而这些,又总括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具体的形象,不仅有纸上的思想,而且能站得起来的形象,就好像他自己所说的,要复活在历史情境中的现实的人。可想而知,这完全可以被要求为一个毕生的过程。
    ……
展开
目录
导论
1.引子
2.对象与方法
3.狄尔泰的重要性初论
4.目的:走向交融
基础研究
1.历史与理论背景
2.生活道路与思想发展
第一章 狄尔泰的施莱尔马赫观
第一节 狄尔泰对施莱尔马赫兴趣的发展
第二节 《施莱尔马赫传》的成就
1.全书结构与线索
2.德意志精神史的研究
甲.哲学主题
A.德国启蒙运动与施莱尔马赫
B.西方哲学史概览,特别是施莱尔马赫与黑格尔关系的考察
C.施莱尔马赫的柏拉图世界
D.近代哲学与施莱尔马赫
E.浪漫派与施莱尔马赫
F.施莱尔马赫哲学成果要略
乙.神学主题
九亨胡特兄弟会的教育
B.关于新教教会未来的理想
C.施莱尔马赫在基督教史上的地位
丙.解释学主题
丸施莱尔马赫之前的解释学
B.施莱尔马赫解释学的前提与形成
C.施莱尔马赫解释学与古老体系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施莱尔马赫观在狄尔泰整个体系中的意义

第二章 作为整体的精神科学及其认识论与逻辑学
第一节 生命哲学的理论前史
第二节 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对峙
第三节 通向作为精神科学基础的心理学或人类学
第四节 精神科学的内容与方法
1.个人与社会关联之三个层级初论
2.文化体系的科学
3.社会外部组织的科学
甲.心理学基础
乙.作为历史状况的社会外部组织
丙.社会外部组织理论的内容
4.文化体系与社会外部组织之关系
第五节 社会学与历史哲学的失败
第六节 为精神科学构筑认识论基础的必要性
第七节 形而上学嬗变与衰亡史
1.转向形而上学史
2.形而上学史的线索
3.从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两方面分析形而上学的衰亡
4.“形而上学作为科学是历史地限定了的现象,而人的形而上学意识是永恒的”(GS,I,386)
第八节 精神科学认识论的主要构想
1.反思、反省与“现象性原理
2.心理生命的“整体性原理”与意识事实
甲.整体性原理
乙.经验与知觉
丙.行为与内容
丁.意识的层级、模式
戊.自我意识与心理生命性质总体上的关联
3.内外知觉的进一步分析:时间与空间
4.精神科学体系的进一步分析
甲.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在方法上的区分
乙.文化体系与普遍历史
丙.知识之权限
第九节 晚年对精神科学基础之研究
第十节 精神的世界
1.人、社会与国家
2.哲学史的回顾
3.经验与思维
4.精神与自然中的实践
5.心理学
6.结语
第十一节 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之建构
1.准备性的历史分析
甲.总的问题
乙.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历史分野
丙.历史世界与历史意识的唯心主义展开
丁.历史理性批判总纲
2.精神科学关联之一般原则
甲.对象性把握的生发
乙.生命及其客观化
丙.作为作用关联的精神世界呈现的方式
A.精神世界是一个作用关联
B.精神的历史产物及知识
C.分析历史过程的三种概念
第十二节 精神科学中逻辑学的地位
1.狄尔泰成熟的逻辑学思想之凸现
2.形式逻辑
甲.思维规则
乙.范畴的形成
丙.思维形式
3.方法论

第三章 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 狄尔泰时代心理学的成就
第二节 狄尔泰心理学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 描述与分析心理学
1.解释心理学之缘起
2.描述与分析心理学
3.描述与分析心理学同解释心理学的区别及联系
4.心理生命学说的进一步深化
5.与埃宾豪斯的争论

第四章 解释学与历史理性批判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进入历史的问题
第三节 普遍历史关联
第四节 历史构成物的结构
第五节 生命解释学
1.解释学的兴起与历史
甲.基本线索清理
乙.从文艺复兴到施莱尔马赫的时代
丙.若干基本问题片论
2.生命关联与范畴
甲.持存
乙.意义及其结构
丙.意味
丁.价值
戊.整体与部分
己.发展与本质
3.体验、表达与理解
甲.体验
乙.表达
丙.理解
A.基本理解
B.高级理解
C.从音乐理解透视理解本性
丁.获得性心理关联
4.自传与传记
第六节 创造历史与解释历史

第五章 世界观学说与哲学之本质
第一节 什么是哲学之哲学?
第二节 世界观学说的缘起与基础
1.从二律背反到世界观
2.历史与心理学的奠基
甲.历史意识的繁盛
乙.心理学从解释向描述一分析嬗革
丙.历史与心理学的结合
第三节 世界观类型及发展
1.类型的基本内涵
2.艺术
3.宗教
4.哲学
甲.哲学体系的结构
乙.什么是哲学的发展与进步
5.世界观各类型在哲学(形而上学)体系中的构造
甲.生命
乙.世界观的又一种三大类型
6.世界观发展史
甲.原始阶段
……
第六章 宏大的精神史
第七章 美学与伦理学科论
第八章 狄尔泰的现代遭际或重要性再论
参考文献及略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