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真理的两端性:关于真与伪的非哲学解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731896
  • 作      者:
    史仲文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事实真理是一种公认性真理,对它的争议应该不多,如1+1=2,这有争论的必要吗?但思辨真理是需要分析与解说的,是不经证明无法说服他人的。
  但无论思辨真理还是事实真理,在人和人的价值面前,都是次位序的。人无可争辩地应该居于世间一切要素中的首位,一切价值中的首位,一切选择中的首位,一切逻辑中的首位,一切建构中的首位。
展开
精彩书摘
  这就告诉我们,无论主体性哲学流派还是客体性哲学流派,哲学就是哲学,它不是政治学,也不是社会学,更不是实践科学。
  哲学重视人,主要不是重视人的本体作用,而是重视人的智慧,重视人的思想方式和认识方法。哲学重视客体,也主要不是重视自然界或社会,而是强调自然界与社会的哲学意义和哲学价值。所以无论古今中外那些最有价值和影响的哲学著作,一般都不是急功近利的。以中国为例,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最有哲学品位的当是老子、庄子和公孙龙了。虽然他们讲治国之道,但不是急功近利的,在当时的影响,不仅绝对比不过法家,连儒家也比不过,但那思想是深刻的。所以,虽不能急功近利,却能弥远弥深。
  现代哲学,对于主体和客体的研究都日益深入了,以致很多哲学,如果按传统的标准,已经不能算哲学。不但德里达、列奥塔、福柯的书不能看作哲学书,就是尼采的书也不像哲学书。虽不像哲学书,毕竟是哲学书,只是他们具有新的特色。
  从总体上看,20世纪的哲学与它的研究对象结合得更紧密了,从而使得政治哲学、道德哲学、艺术哲学、逻辑哲学、宗教哲学、历史哲学、科学哲学、文化哲学等,这些研究更为深入,而这些学问也更为流行。
  站在本书的立场上看,主客体问题依然是哲学研究的基础性问题之一。
  对客体的重视,显然是不容分辨的。虽然哲学也许不那么重视那些客体问题,而且,还有一些哲学流派大体上就属于“为哲学而哲学”的哲学。但无论如何,它们要接受客体的检验。说到底,它还得管用,虽不是实用之用,但至少是智慧之用。全然无用的东西,连“学”都称不上,更不要说哲学了。
  重视客体,尤其重视科学研究成果,这其实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哲学的一大传统。这传统,在哥白尼时代,在牛顿时代,在爱因斯坦时代,都表现得十分明显,尤其是哥白尼与牛顿时代。
展开
目录
自序
前言
一 可知与不可知
1.苏格拉底的命题没有过时
2.康德的方式极有启发
3.黑格尔方法值得思考
4.马克思的哲学首先是实践哲学,但不仅仅是实践哲学

二 主体素养与客体品性
1.主体和客体仿佛人与自然
2.哲学研究的路数及其他
3.“真”与“真”本质有不同
4.两种时态两种智慧
5.边缘思想与学院派思想
6.无论是谁,都有个素质问题(层次、优劣与素质)

三 认识:辩证法的误区与形而上学的必要性
1.辩证法由来已久
2.问题从何处说起
3.有关辩证法的种种误区
4.形而上学是必要的

四 偶然性与必然性
1.从一个无关痛痒的模式中走出来
2.偶然性的启迪
3.用什么方式驯服偶然
4.必然性必然存在,必然性必须追求

五 理性与非理性
1.理性品性:权威、逻辑与怀疑精神
2.理性主题:自由、平等、博爱
3.理性基础:科学、城市与工商业
4.理性批判:理性超人

六 证伪与证实
1.科学没地位,文明没希望
2.科学的,都是可以证明的
3.证伪:通向真理的路口
4.科学不能证明的,需要人民作证
5.对科学技术不能只会唱赞歌
6.幻想、狂想与创造方式

七 因素与结构
1.因素如花,结构如树
2.千差万别的结构类型
3.结构分析的意义与价值
4.改变结构即改变性质
5.判定结构性质的三原则
6.良好结构的组合是一门艺术
7.开放性结构最具生命力

八 积淀与变异
1.积淀效应分析
2.文化积淀的负面影响
3.变异与批判
4.变异与构建
5.变异的两种性质
6.变异的动力研究
7.渐变是变异的最佳选择

九 建构与解构
1.人类文明其实也可以看作一个不断建构的历史过程
2.历史精神的建构可以成为人生的支点
3.历史满足律、文明必在律与社会平衡态
4.畸形建构与建构的畸形化
5.解构的价值与品性
6.解构的矛头所向
7.从历史发展的长河看,解构也是一种建构方式

十 真理的两端性与优化组合
1.真理两端性提出的依据与理由
2.为真理的两端举证
3.悖论中的真理两端性
4.真理的两端性在什么条件下不能成立
5.承认真理的两端性,目的在于社会的双赢选择

十一 真理、常识与谬误
1.真理的品性
2.真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追求
3.真理与常识的互换
4.谬误四说

十二 争鸣、批判与宽容
1.有争鸣才有共鸣,有共鸣才好选择
2.批判如同治病,对象没有限制
3.宽容四解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