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主义:中国与西方的视角:Chinese & Western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13457
  • 作      者:
    谭群玉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与西方的视角》从中国与西方学者的不同视角,展示了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多个维度和主体话语,并对“实践”解释模式的递进、“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解释“法兰克福学派”的几种模式作出了评论,揭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诠释与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学术团体新哲学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立论的内在关联,指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走向。《马克思主义:中国与西方的视角》也涉及苏俄哲学研究若干问题和英国新左翼的伦理争论的当代意义。对于马克思哲学与形而学的关系、马克思的正义观的实质、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等问题,以及马克思的宗教理论、科技理路、社会理论在当今世界与中国的意义和劳动全球化问题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六,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然是“实践哲学”,既然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哲学,也就是作为实践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哲学,不是为少数人所垄断的“精英哲学”。它实质上是一种“大众哲学”。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这些话非常明确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与功能,说明了它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性,不是说群众的每个人都去研究哲学,都是哲学家,而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所以,未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内容应该反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其形式应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中国特色与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不会很多,学习与运用这个哲学的人却是群众性的。毛泽东曾经号召把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我认为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的。
  第七,改革开放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促使哲学和哲学家从教条主义与思想迷信中解放出来。20多年来哲学研究出现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各种“体系”、各种观点纷纷见诸报刊,形成一种多视角、多样性的研究格局。这一时期的研究,虽然复杂多变,仔细考察也有轨迹可循,主要是对“实践”、“人”、“价值”、“个体性”、“自由”等属于“主体性”问题的研究持续不断,逐步成为主流。这中间虽然有些观点过于绝对化,但总体而言表现了哲学研究主题转移的趋势。这样一种发展趋势不是凭空出现的,它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反映了现代化时代的时代精神。这一趋势已经对中共中央的决策发生影响,江泽民的“人的全面发展”、“三个代表”的思想,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无疑反映了20多年来的哲学研究成果。可以预料,这一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继续,对未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题、研究路径、发展趋势将会产生深刻影响。
展开
目录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及其走向
未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诠释与文化审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问题与视野
解释的递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实践”的几种模式
哲学与生活
简评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中的三个解释模式
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题研究
马克思与罗尔斯论资本主义及市场的正义
价值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是无关紧要的吗?
作为人的生存本性的形而上学——兼作马克思哲学的一个辩护
新哲学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道德和革命:英国新左派中的伦理论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西方现实关系问题研究
当代世界中的宗教与政治
马克思的科技理路——论资本主义的科技发展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下的生产及消费的抱负
论劳动的全球化——从马克思主义暨中国的视角来看
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从马克思“巴黎手稿”谈起
中国与西方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与西方的视角”国际研讨会述要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