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简明马克思主义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29504
  • 作      者:
    庄福龄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绪言
奠基篇 (1840-1895)
第一章  历史发展的必然成果
第一节  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性变化
第二节  人类先进思想的发展及困惑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发现(一)
第一节  发现唯物史观的历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公开阐述
第三节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发现(二)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科学革命
第二节  《资本论》第一卷的问世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四章  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上)
——系统化和多方面展开
第一节  《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排科全书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方面展开
第五章  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下)
——探索、深化和面向新世纪
第一节  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和研究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研究和对唯物史观的进一步论证与深化
第三节  哲学发展的回顾和面向新世纪哲学纲领的提出
第四节  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深索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策略
第五节  面对世纪之交的理论分歧和挑战

开拓篇 (1895-1917)
第六章  历史转折的理论分歧
第一节  伯恩施坦主义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
第二节  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反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斗争
第三节  法国和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批判
第七章  捍卫真理的列宁主义
第一节  反对民粹派和“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斗争
第二节  捍卫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斗争
第八章  实践呼唤的理论飞跃
第一节  列宁对辩证法的深刻研究
第二节  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
第三节  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理论

发展篇 (1917-1956)
第九章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
第十章  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苏联模式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性胜利
第十二章  毛泽东关建设新中国的战略思想
第十三章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创新篇(1956-1997)
第十四章  苏联东欧的改革和剧变
第十五章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围绕马克思主义出现的思潮和流派
第十六章  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探索
第十七章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科学体系
第十八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和跨越世纪的旗帜
后记

内容摘要

    庄福龄教授在四卷本《马克思主义史》的基础上,主编出版了一部近50万字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简史》)。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真实、系统而又清晰、简洁地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全貌。《简史》分为四篇:奠基篇(1840—1895),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理论贡献,突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的历史过程和重大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开拓篇(1895—1917),主要阐述列宁根据时代变化,揭示出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不平衡规律,作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胜利的新结论,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发展篇(1917—1956),主要阐述在列宁主义指引下,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可贵探索;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出现的严重失误;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伟大胜利。创新篇(1956—1997),主要阐述苏联、东欧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艰难曲折探索的基本经验,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论证了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
    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在发展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特点,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令人信服地生动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经典作家们是把握这一精髓的典范。在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处于向上发展的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洞察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论断,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树起一面光辉的旗帜。但他们没有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没有满足于自己提出的各种结论,而是随着实践发展和时代变化,不断总结新鲜的经验,完善已有的理论,修正和补充个别的结论。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9世纪60年代《资本论》第一卷的发表,使科学社会主义从“假设变为科学”(列宁语);70年代对巴黎公社经验的总结,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光辉结论;70、80年代《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一系列著作的发表,进一步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90年代恩格斯对上层建筑能动作用的论证,全面地阐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历史运动的辩证法。进入20世纪,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的一国胜利理论和十月革命的光辉实践,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创造性理论和实践,特别是20世纪后期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新判断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和新实践,都雄辩地证明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品质。在21世纪到来之际,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江泽民同志号召全党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地以新的思想、
    观点、论断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从本质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教育人们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简史》帮助人们生动具体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总趋势和光辉前景。从本质和总体上看,从发展的长过程和总趋势上看,马克思主义是前进的、上升的和发展的。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是科学的真理体系。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总趋势,是通过一系列高潮与低潮、胜利与曲折的具体过程来体现的。客观上的困难,主观上的失误,都曾经使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出现过低潮,遇到过挫折。但真正坚定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能够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善于把握机遇,因势利导,在高潮中不迷惑,在低潮中不动摇,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前景,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科学体系。列宁就是这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和邓小平也是这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丢老祖宗,同时又根据时代的新要求和实践的新经验,以新的思想、新的结论修改和代替某些过时的个别结论,在各自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武装和鼓舞了广大群众,推进了社会主义运动。深入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将帮助人们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地位,不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