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景观规划与设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384870
  • 作      者:
    邵力民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景观规划与设计》在论述景观规划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景观规划设计和专项景观设计方法及实例,《景观规划与设计》还穿插了设计师想对读者说的话等内容,以进一步指导实践工作,全书通过对国内外景观规划实例的对比,归纳分析了一些新的观点和设计方法,对读者的实际设计操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景观规划与设计》将景观规划设计分为景观规划和专项景观设计两个层次进行介绍。景观规划主要涉及各个地区的近期与远期景观发展规划。专项景观设计则侧重于形态设计的操作,《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专项景观设计项目重点介绍了绿地公园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等内容。 
    《景观规划与设计》注重从规划到设计的操作环节,注重理论与设计实践的衔接关系,提供了国内外比较优秀的设计实例及效果,为从事景观规划的设计师及景观规划管理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与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四节移动连续的景观
    一、连续的景观
    所谓连续的景观,是指视点在空间移动时逐次展开的景观。视点的移动依靠的是包括从步行到马车、汽车、船、飞机等人类发明的各式各样的手段。可以说,人类每开发一种新的移动手段,就发现一种新的连续景观。这是一种将平时司空见惯的风景用此前从未采用过的视点和角度来展示、体验的喜悦。并且可以说,这种喜悦和乐趣以往被定位于特权阶级的消遣项目,现今其大多数作为一种娱乐而得到普及。像骑马、滑雪、白行车运动、划艇、潜水、乘车兜风、飞机等,可以举出多种娱乐方式。
    当然,基于这些经验,以享受连续景观为目的的路径被开发出来,能获取最大乐趣的巴洛克式城市可以作为极端的例子,同时可以列举出作为狩猎场的、非常讲究的英国风景式庭院。在日本由步行展开的连续景观,有回游式庭院、茶室庭院以及寺院小道等较为考究的例子。
    本节在尝试解释连续景观概念的同时,力图阐明在设计连续景观方面必须考虑到的问题。
    二、动态环境的知觉
    首先,介绍连续景观中存在特性。由于连续景观是以移动的视点为对象的,因此不同于静止的视知觉特性。在这里,将其中的较为重要的特性举出来并加以说明。
    一般说来,当车辆运行低速的情况下,就如同看表的分针一样,通过环境事物的位置变化来获得运动的知觉,而随着速度的提升,如同感知表的秒针一样,通过直接感知实际动作的状态来获得运动的知觉。当速度进一步提高时,环境事物的运动就像流淌的水一样无法清晰地辨认。可以说人们是通过感知、判断上述的周围动态环境的状态来获得对于速度以及运动的感觉的。
    人们是将此速度场作为背景来获得运动知觉的,如前所述,随着视点速度的提高,速度场的角速度矢量增大,作为速度场的环境的流动趋激,并逐渐变得无法辨认。在生理上来讲,在流动的环境中注目于一点是不可能的,因此视线自然就容易投向角速度较小、易辨认的在视觉上较为安定的远方。
    由于视觉环境流动带来的视力下降,注视距离只限于远方和视野变窄的现象,在高速公路上大大影响着驾驶员的安全。另一方面,这些现象表明了根据视点的移动速度不同视觉环境会变化为不同的性质。例如走路看到的好的景观从开车的视点来看,会显得过于复杂而混淆视觉;开车看到的景观从步行的视点来看则过于单调、无聊。这个问题如果是在步行者专用或汽车专用道路上就很容易解决,可如果在混用的道路上就给我们提出了应该解决的问题点。
    随着人移动频率的提高,人类对于环境景观的认知的方式会变得忽略细节,模糊淡薄,现代人正在逐步丧失稳定的场所及空间的体系。可以说由移动的视点而开发的新景观会更加受到重视,随着人们对于环境的认知趋于日常化,现代人对于环境的印象也在逐渐产生质变。这个问题应该受到环境设计者的重视(见图1—11)。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景观设计的概念、方法与研究
第一节 景观的概念
第二节 景观的把握
第三节 景观设计基础
第四节 移动连续的景观

第二章 中、日绿地公园系统规划分析
第一节 我国的绿地公园系统
第二节 日本的绿地公园系统
第三节 绿地公园的意义及研究课题
第四节 国外公园规划设计实例

第三章 各地的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我国的绿地公园系统规划
第三节 日本福冈市绿地计划
第四节 设计师想对学生说的话
第五节 日本九州风景鉴赏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