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读古文入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2537110
  • 作      者:
    鲍善淳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内容介绍
  当代人越来越意识到,阅读古文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但因古今汉语存在的时代差别,许多人又苦于无法读懂。《读古文入门》从古文用词的特点、词义的理解,古今句法差别和古人的行文习惯,以及旧注的使用等方面,详尽介绍了阅读古文必备的知识,有实例,有分析,娓娓道来,通俗易懂。一册在手,能使读古文的各种障碍迎刃而解,进入轻轻松松读古文的境界。
展开
精彩书摘
  但是,我们还是应当承认大多数汉链是可以从字形分析中了解它的本义或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字形是我们研究汉字字义的重要依据。
  文字本是语言的代用品,它是用来记录有声语言的。因此,就造字方面来说,汉字是表意文字,形与义有密切关系;就用字方面来说,则多着眼于声音,并不很重视字形。在古文中,用字“如今人之写别字,用其形不用其义,而但取其音者”,字义只跟字音发生关系,只能读其音以通其意。这一现象,极为常见。例如:“名列前茅”这个成语,在词书中往往把“茅”解为“茅草”,引《左传》杜预注“时楚以茅为旌识”,说是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旌旗。似乎言之有据。但茅草做旌旗实在匪夷所思,正如清人王引之说的“茅为草名,旌则旗章之属,二者绝不相涉”①。这里的“茅”,只能是古人“用其形不用其义而但取其音者”,本字当作“旄”。“旄,正字也;茅,借字也”②。“旄”即旄牛尾。古代常用旄牛尾绑在竹木杆上用来指挥,就是原始的旗子。因而,古人称旌旗也叫“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郑伯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鸾刀,以逆庄王。”这段话在《新序》卷四《杂事》中,“茅旌”正写作“旄旌”。可见“茅”通“旄”,“名列前茅”就是“名列前旄”。杜注“时楚以茅为旌识”的“茅”也应读作“旄”。汉字中本有作旗子讲的“旄”字,但在这里却不用,而借用一个读音相近的“茅”字来代替,这就是古音通假,或称古字通假。被代替的字,叫做本字;用来代替的字,叫通假字。为什么“本有其字”古人不用,却要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呢?通假字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汉字的性质虽是表意的,应该是词有本字,字有本义。但是,要求古人在使用文字时,处处都要用本字本义,是不可能的。由于汉字几经变化,西汉以前又没有一部字书可以作为依据,一般人是无法区分正字和别字的。因而在摇笔为文时,往往不自觉地用了通假字。清人陈澧说:“古人所以用通借字者,实以无分部之字书,故至于歧异耳。《说文》既出,而用通借之字者少矣。”①这是符合古人用字的实际情况的。其次,在唐代以前,人们要读书,全靠手抄。而且往往是先生口授,学生记录。因而经常会遇到仓卒不得其字的情况,那么就只有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代替,多半是用常见的同音字去代替生僻的本字。如:武使从事廉得其罪。
展开
目录
引言
一、识字与通读
(一)识字
(二)通读
二、确切理解古文词义
(一)分解与合解
(二)古文一词多义
(三)词义的古今
三、认识古文用词的特点
(一)实词用法灵活
(二)虚词古今殊异
四、了解古今句法的差别
(一)古今不同的词序
(二)常见的词语省略
(三)古文的固定句式
五、熟悉古人的行文习惯
(一)用词委婉
(二)援用故实
(三)引经据典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