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们还是应当承认大多数汉链是可以从字形分析中了解它的本义或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字形是我们研究汉字字义的重要依据。
文字本是语言的代用品,它是用来记录有声语言的。因此,就造字方面来说,汉字是表意文字,形与义有密切关系;就用字方面来说,则多着眼于声音,并不很重视字形。在古文中,用字“如今人之写别字,用其形不用其义,而但取其音者”,字义只跟字音发生关系,只能读其音以通其意。这一现象,极为常见。例如:“名列前茅”这个成语,在词书中往往把“茅”解为“茅草”,引《左传》杜预注“时楚以茅为旌识”,说是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旌旗。似乎言之有据。但茅草做旌旗实在匪夷所思,正如清人王引之说的“茅为草名,旌则旗章之属,二者绝不相涉”①。这里的“茅”,只能是古人“用其形不用其义而但取其音者”,本字当作“旄”。“旄,正字也;茅,借字也”②。“旄”即旄牛尾。古代常用旄牛尾绑在竹木杆上用来指挥,就是原始的旗子。因而,古人称旌旗也叫“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郑伯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鸾刀,以逆庄王。”这段话在《新序》卷四《杂事》中,“茅旌”正写作“旄旌”。可见“茅”通“旄”,“名列前茅”就是“名列前旄”。杜注“时楚以茅为旌识”的“茅”也应读作“旄”。汉字中本有作旗子讲的“旄”字,但在这里却不用,而借用一个读音相近的“茅”字来代替,这就是古音通假,或称古字通假。被代替的字,叫做本字;用来代替的字,叫通假字。为什么“本有其字”古人不用,却要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呢?通假字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汉字的性质虽是表意的,应该是词有本字,字有本义。但是,要求古人在使用文字时,处处都要用本字本义,是不可能的。由于汉字几经变化,西汉以前又没有一部字书可以作为依据,一般人是无法区分正字和别字的。因而在摇笔为文时,往往不自觉地用了通假字。清人陈澧说:“古人所以用通借字者,实以无分部之字书,故至于歧异耳。《说文》既出,而用通借之字者少矣。”①这是符合古人用字的实际情况的。其次,在唐代以前,人们要读书,全靠手抄。而且往往是先生口授,学生记录。因而经常会遇到仓卒不得其字的情况,那么就只有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代替,多半是用常见的同音字去代替生僻的本字。如:武使从事廉得其罪。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