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我几乎中辍了训诂学传统范围内的和古汉语的研究。原因是朋友们所知道而且体谅的:一是公务始终未得稍懈,而研读古籍、参阅文献、思考问题,需要比较完整的时间;到了写作阶段,思路最好不要时续时断。要做到这一点对我来说近乎奢望。二是十年来因为涉足中文信息处理和文化问题的学习与研究,既把偶尔出现的零散时间占去,也让我胆更怯了——以往就语言谈语言或就文字谈文字(胡裕树先生称之为“‘关门’研究”。见为《称谓修辞学》所写的序),固然也是需要的,但总不如视野更为宽阔些好;而一旦试图从更多的别的视角观察语言文字,则又立即感到知识之不足,思考之狭窄,使我愈益自觉浅薄,所以虽已“开门”而收效不显,提笔自然十分踌躇。这样,徒增量而不欲为,欲增质则乏其力,于是虽未彻底搁笔,却也没有什么东西可发表了。因此这里所能提供给读者的,没有什么新的进展和信息,这使我不能不有内疚之感,是应该向朋友们和读者抱歉的。
本集中的文章,《读》没有在刊物上发表过,这主要是因为想再抽时间打磨打磨,论证力求再严密些。但自从在北京师大汉语文化学院讲过之后,就再也没挤出时间来。学生还只是被先遣的“小姑”而已,长久不见“姑”舅也不是事,不如在更大范围内听听读者的意见,于是夹在谈文化的一些讲演和文章里凑成《未惬集》发表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现在也收入这个集子里。这篇讲演虽然自觉并不成熟而又分别收到两个集子里,有这样一层意思:这是继《分卷与分类的再认识》之后的又一次尝试,是想把训诂学和文化学结合起来研究的试产品之一,所以用“《尔雅》的文化学研究之二”作副标题。自己经过这些年的摸索(连同《说“正色”——颜色词考察》等文章和正在思考的其他问题在内)似有所悟,但还拿不准这是不是一条路子,极为渴望得到时贤的指点,于是就不揣寡陋了。
收在这个集子里的其他文章,则是最近这些年“旁骛”所得。其中有有关语言与文化、汉字识字教学的,自然是研究语言且同时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必然或应该关注的;语言文字规范方面的文章则是前些年“被动”倾力于此成果的反映;中文信息处理是我这些年“出界”最远的兴趣之所在,所以既有所得,也就笔录成文,近日还有一篇反映这一领域进展的文章,但来不及收入了。
这个集子,全承友生朱瑞平和舒雅丽、黄晓琴搜集、整理,责任编辑史建桥所花的力气可能又在他们之上,理应在这里特别标出感谢之意。商务印书馆一向以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名世,现在居然把我这个集子也列入许多著名学者的语言学论文集出版计划,不但应该更加感谢,而且我要说,这使我愧赧不安,我应视此为激励与鞭策。2005年4月24日夜于
日读一卷书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