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语言学研究.文化.色彩.思维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40137577
  • 作      者:
    杨永林著
  • 出 版 社 :
    高等敎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作者简介
  杨永林,1954年生。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言研究中心主任。1982年毕业于西北师大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6年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师大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1991年研究生毕业于美国康州中央大学英语系应用语言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出版专著五部,教材三套。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有多篇刊登在国外学术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之上。国外发表的论文中,有多篇载于国际知名语言学及心理学学术期刊,并多次为SSCI、A&HCI、SA,以及LLBA等权威数据库所收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清华大学网络化工程项目一项。开发文摘生成软件系统一套、学术论文专家系统一套、英语写作数据库三套、网络英语写作课件三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奖(1993)、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2000)。担任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外语分会委员、《现代外语》编委、(《北林学报》(哲社)顾问、广外全国重点文科基地(博士点)兼职研究员、西北师大兼职教授。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学、语言技术。开设课程主要有:社会语言学、语言学流派、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写作。
展开
内容介绍
  社会和语言的发展相辅相成,有着深厚的联系,而一个国家的悠久历史正是这种联系的见证。我国秦始皇实行“书同文”以统一大业,西汉杨雄做《方言》,以记录汉语词汇在地理上的差异。从清末开始的汉字改革和1919年“五四”白话文运动,既是社会的需要、历史的必然,也是社会语言学存在与发展的范例。在西方,19世纪末的方言地理学和20世纪初的人类语言学、文化语言学①也在考察语言和社会、民俗、文化、地域的关系方面取得了辉煌成果。这些姐妹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研究目标和领域,但却对社会语言学在20世纪的60年代作为一门科学的出现,起了催生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和他的同事们通过跨学科研究方法,试图对传统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从认知角度给予一种新的讨论解释,其中涉及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隐喻研究。通过不断的努力与探索,这支队伍已经成为隐喻研究中比较有影响的力量,在理论界享有“经验主义流派”的美称(theExperientialist Theory)(Steinhart&Kittay 1994:2453)。以经验主义流派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重视隐喻现象的系统连贯性研究,强调隐喻在人类通过生活经验构建概念系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莱考夫认为,“语言隐喻实际上是‘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参见L,akoff&Johnson 1980)在语言中的体现”(胡壮麟2000:355);“语言的比喻用法处于交际和认知的核心(at the coreof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Lakoff 1987:2)。基于这种认识,隐喻现象,作为一种外部语言形式对于内部思维模式的反映,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成为考察人类如何通过隐喻这座桥梁,完成从已知世界通往未知世界这一艰巨认知过程的重要手段。沈家煊先生(1999)在介绍认知语言学家对于隐喻的界定时说:“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人的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两者密不可分。既然隐喻是一般的认知方式,那么隐喻也是一般的语言表达手段,而不是一种特殊的修辞现象(Lakoff&Johnson 1980)。”认知语言学家对于隐喻现象的不同看法,还体现在他们如何理解隐喻的语义这一点上。莱考夫和他的同事们认为,有些隐语用法,既不是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是采用一事物名称称呼另一事物的类属转换现象,也不是像西塞罗(cicero)和洛克认定的那样,仅仅在语言修辞中起着一种装饰性作用(adecorative use),而是属于人类基本的概念系统。通过这些概念系统,人类了解到世界的构成方式;这些概念系统反过来又引导我们的行为。因此,这些隐喻用法不允许有通过字面的改写来达到理解的做法(no literal paraphrase)。日常语言中,有许多通过这种概念上的隐喻而形成的比喻说法。
展开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社会文化词语为镜:社会文化因素与语言使用关系研究
1.1研究背景
1.2社会语言学与变化中的语言
1.2.1语言流变中的潮汐现象
1.2.2时代的发展与语言的变革
1.3文化解读与文化误读
1.4文化误读中的信息缺省现象
1.5社会语言学语言文化研究传统
1.5.1伦敦学派的传统
1.5.2北美学派的影响
1.6社会语言学的贡献
1.7尤金·奈达的语言文化观
1.7.1语言同文化的存在是相辅相成的
1.7.2语言不仅反映文化,同时也塑造文化
1.7.3语义的多样性与语境的选择性
1.7.4词语的意义取决于句法结构和文化背景两个方面的因素
1.8从“牛西红柿”事件,看文化差异现象
1.9社会政治文化因素在英语新词语中的表现
1.9.1英语新词新语的来源
1.9.2从饮食文化习惯,看词语比喻意义的扩展
1.9.3从词语的功能转化,看语言同社会文化的关系
1.9.4从专有名词的普通化现象,看文化概念在语言中的实现
1.9.5从复合成分.gate,看美国社会政治文化对英语的影响
1.10来自汉语研究的证明
1.10.1来自汉语文化学研究的证明
1.10.2词语数量的增加
1.10.3语义用法的扩展
1.10.4结构文体的嬗变
1.11来自英汉跨文化翻译的表现:文化误译现象枚举——语言的问题还是文化的问题?
1.12研究意义

第二章 七彩文化,尽现语言:色彩词语认知模式与社会文化因素研究
2.1色彩语码研究背景简介
2.2丰富多彩的观察视野
2.2.1哲学家的观点
2.2.2人类学调查结果
2.2.3民族学研究成果
2.2.4神经生理学研究
2.2.5遗传基因新发现
2.2.6心理学实验报告
2.2.7跨文化社会心理比较研究
2.2.8语言学研究的贡献
2.3社会语言学色彩语码研究对于语言学研究的贡献
2.3.1研究背景
2.3.2整合型色彩语码研究模式
2.3.3实例分析
2.4色彩词语的文化关联:来自中国大学生群体的实验报告
2.4.1研究背景
2.4.2实验设计
2.4.3数据收集
2.4.4实验结果
2.4.5讨论与结论
2.5研究意义

第三章 我吉我思,泾渭难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3.1研究背景
3.2语言哲学中的普遍唯理论与文化规约论
3.3语言与哲学
3.3.1从名实之争到言无定论
3.3.2希腊罗马先哲的看法
3.3.3古代中国哲学的解释
3.3.4从成语比喻,看名物之辩
3.3.5从英语专有名词普通化现象,看名实关系
3.3.6名实之争:语言问题,还是哲学问题?
3.3.7现代语言学“言无定论”的理论基础
3.4语言与逻辑
3.4.1现实·逻辑·语法三位一体
3.4.2何谓语法——规定主义的逻辑解释
3.4.3认知语言学的解释
3.4.4客观现实与语法系统的关系
3.5语言与知识
3.5.1语言工具与知识传授洛克的语言知识观
3.5.2多维世界的感知与单维语言表述之间的矛盾.
3.5.3绝对动态的思维活动方式与相对静态的语言表达之间的冲突
3.5.4语言工具性的困惑奥斯汀的“言有所为”理论
3.5.5维果茨基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3.5.6语法隐喻与修辞隐喻给予我们的启示
3.6语言与心智
3.6.1类典型理论的贡献
3.6.2理论语言学的思考
3.7语言相对论的解释
3.7.1从洪堡特到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设
3.7.2思维模式与语言表达
3.7.3卡普兰的篇章结构研究
3.7.4范托拉的文摘结构比较
3.7.5布鲁姆关于英汉条件句认知基础的研究
3.7.6中国大学生色彩语码认知的调查
3.7.7文化相对论与“认知”假设
3.8研究意义

第四章 任重道远,贵在求索:社会语言学研究前景瞻望
4.1一种全新的语言学研究范式
4.1.1鲜明的反传统精神
4.1.2深刻的人文关怀倾向
4.1.3兼容并包的学术胸襟
4.1.4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特色
4.1.5格物致用的学术传统
4.1.6互补优势明显的边缘学科
4.1.7归纳为主的实证主义方法
4.2一个跨学科应用性边缘学科.
4.2.1社会语言学与语言学理论研究
4.2.2社会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研究
4.2.3社会语言学与文献学研究
4.2.4社会语言学与跨文化研究
4.2.5社会语言学在其他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4.3一个与时共进的语言学发展方向.
4.3.1社会语言学研究代表了新世纪语言科学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
4.3.2社会语言学研究为语言学理论的探索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4.4前途光明

各章 参考书目
1.前言部分参考书目
2.第一章 参考书目
3.第二章 参考书目
4.第三章 参考书目
5.第四章 参考书目
附录
附录I
附录II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