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奥林匹克文化概论
五环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旗帜,100年以来深深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项起源于古希腊宗教祭祀活动的竞技比赛,经过2900多年曲折发展,如今已衍生成为人类一项伟大的社会现象。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者法国教育家顾拜旦的理念,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创立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为了谋求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了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类尊严、人类和平的社会,是将体育与文化、体育与教育融合起来的生活哲学。这一宗旨顺应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声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因而,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尽管奥运会曾面临许多困难和挫折,甚至几度陷入危机,但奥林匹克的精神鼓舞着全社会的人们不断战胜自我,使得奥林匹克运动在不屈不挠的斗争中,一次又一次取得进步和发展,充分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
当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周期性高潮的活动内容体系,是人类社会体育史上参加国家、运动员数量最多的体育盛会。它不仅对世界体育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宏大的社会文化现象,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品德、美学、哲学等重要领域有着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欧洲,发展于西方,兴盛于世界五大洲。它跨越时空、超越种族和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明融合的盛会,成为4年一次全世界人民共同欢庆的盛典。
希腊雅典成功地举行了第28届奥运会,据雅典奥组委主席安·扎斯卡拉基称,全球有40亿观众收看了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这种关注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项活动都无法达到的。奥运会的魅力让无数人为之魂牵梦萦,成为人类激情和理想的盛宴。
1979年中国重新恢复在奥委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文化相结合进入了一新阶段的开始。而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中国决心承办奥运会则标志着这一结合进入了一个高度自觉的阶段。这是因为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思索,终于悟出:在现代历史条件下,任何坚持封闭型模式的民族文化都将无法克服愚昧,摆脱导致自身灭亡的厄运。因此中国人民接受了奥林匹克的挑战,这是历史积郁下来的勇气,也是时代感召出来的精神。中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东方大国,历经两次申奥的艰难曲折,终于在第二次获得申奥的成功,2008年8月8日夏季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空前的申奥热情已化作了切实的行动,正在改变着北京的面貌,努力创造着一切条件,使北京奥运会成为一届现代奥运史上最好的奥运会之一。
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作贡献的强烈愿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天性”,推动了其与奥林匹克的结合。在历史上,中国曾为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出过大力,包括恢复古代奥运会在内的欧洲“文艺复兴”就是在吸取了大量的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完成的。中国辽阔的幅员、众多的人口、悠久的文化、日益壮大的综合国力,决定了中国应当对世界文化做出更多的贡献。在体育运动领域,我们不仅要参与奥运会,而且要与世界先进文化接轨,代表世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