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命德育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07184709
  • 作      者:
    刘慧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作者简介
    刘慧,1962年出生,辽宁省沈阳市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先后于1987年,1996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获理工学士学位,法学本科二学历;1999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生班;200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3年进入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道德教育哲学、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青年研究》《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参与多部专著和教材的撰写。主持一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一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曾参与多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的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生命道德如同其他道德一样,个体生命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建构生命道德教育有助于人的生命道德学习。《生命德育论》提出生命道德教育范畴的深意还在于,它可以为教育和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诸多探索提供一个更为基础的概念,以利于“打通”一系列新理念与实践探索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道德教育何以可能和怎样可能及其相互关系提供内在依据。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生命道德:一个值得关注的道德新范畴
    “生命道德'作为本书立论的核心概念,是笔者在思考如何界定生命道德教育的概念时提出来的。对这个概念的思考,笔者是从对生命道德教育及它与其他道德教育的关系问题人手的。在思考将生命纳入道德教育的意义时,笔者认为,将生命纳入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凸显对生命的关注,但如何关注是道德教育研究必须回答的一个核心问题。从人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所带来的不同结果看,当蔑视或无视生命时,人类就难逃厄运;当关爱生命时,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关系就是生态的,既有利于个体生命的生存与发展,也有利于社会、自然的存在与发展。从关系的角度看,人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不完全等同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提出“生命道德,,这一概念,就是要将人与自己及其他生命之间关系中的道德称之为生命道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凸显生命在人的意识中的位置,凸显人对生命的关爱。建构、理解生命道德教育的关键是生命道德。也就是说,围绕着如何界定、理解生命道德教育所展开的一系列问题的核心是生命道德。为此,必须对生命道德的理论内涵和思想边界予以界定。本章试图思考和阐述:提出生命道德范畴是否有必要性?能否从道德教育哲学的视角提出生命道德这样一个道德范畴?什么是生命道德?
展开
目录
前言
一、本书的目的和意义
二、本书的结构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
四、本书的主要特色
第一章 生命道德:一个值得关注的道德新范畴
第一节 生命道德的提出
第二节 生命道德的理论界定
第三节 与生命道德相邻的概念

第二章 新生物学范式:建构生命道德教育的视野
第一节 人类存在范式的理论解读
第二节 理解新生物学范式
第三节 人在新生物学范式的重新审视
第四节 现代道德教育的哲学反思

第三章 生命道德教育:一个重要的道德教育范畴
第一节 生命道德教育的理论定位
第二节 生命道德教育的基本理念
第三节 生命道德教育的理论特征
第四节 与生命道德教育相关的教育思想

第四章 成为优质自己:生命道德教育的一种价值期望
第一节 成为优质自己的生命视野
第二节 成为优质自己的哲学伦理学基础
第三节 成为优质自己的心理学基础
第四节 成为优质自己的时代呼唤
第五节 成为优质自己的生命聚焦点

第五章 关爱生命:生命道德教育的主题
第一节 关爱生命的内涵
第二节 生死教育
第三节 教师之爱

第六章 生命叙事:生命道德教育的主要存在方式
第一节 生命叙事诞生的心路历程
第二节 生命叙事是一种特殊的叙事方式
第三节 生命叙事的个体成长价值
第四节 生命叙事的道德教育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博士论文评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