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原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0223052
  • 作      者:
    柳海民著
  • 出 版 社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0
收藏
编辑推荐
  《教育原理》从教育与社会发展和教育与人的发展两大主线或两大基本问题出发,对教育原理内容体系进行了的科学限定。
展开
作者简介
  柳海民,1953年生,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高级专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学科牵头人,东北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建设项目主要负责人。近些年著有。《教育过程论》、《教育学原理》、《现代教育原理》,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趋势与政策建议,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性诉求等论著。其中,学术专著2部,主编10部,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课程·教材·教法》,《比较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教育原理》集中阐述了十二个教育问题,即教育的历史变迁、教育的本质、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教育规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围绕这十二个问题,阐述了与教育直接相关的教育的一般原理。
展开
精彩书摘
  教育规律是在众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总结出来的反映了事物本质特点的东西。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摆脱了教育实践的具体形式、地点、时间、类别的种种限制,而使其概括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永恒性。
  (六)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
  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培养什么人,为什么培养这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围绕这三个方面形成了关于培养目标、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等一系列观点和看法。在这三方面的问题上。看法、主张、观点不同,便有了不同的教育思想,如主张以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思想和主张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的“进步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具体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三个部分.这三者既相互渗透又各有区别。同时,它们又具有相容并列的关系。
  教育指导思想指直接指导教育工作实践的带有方向性、指针性、政策性的教育思想。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的集中表现,它集中地反映了社会和国家办教育的根本方向、性质、目的和根本任务。教育指导思想又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关于国家教育发展与改革总体走向与导向,指导着国家教育发展全局和总体态势的纲领性思想,它带有方向性、全局性、长远性,如战略重点、优先发展和三个面向的思想等。二是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即对全国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其表现形态是国家教育总任务、总目的及某一时期党对教育工作的重大决策。第三是某一类或某一方面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如小学、中学及各级各类职业、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任各,九年义务教育、师范教育、教材编写的方针等。四是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表现为一所学校实际奉行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学校各项具体工作实际坚持的指导思想。
  教育观念指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教育工作者和其他社会成员头脑中的、直接影响人们的教育行为的教育主张、教育观点和教育评价标准等,如人才观、质量观、教师观、学生观、方法观、主体观等。
  教育理论是指人们在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来、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由一系列理论范畴所构成的较为系统和严密的教育思想,如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是教育思想这个属概念中的一个种概念,而不是教育思想的全部。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实践的较高层次的反映.具有间接性、深刻性、全面性、稳定性.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系列具有逻辑联系的概念、命题和推论等。教育理论不仅要回答“是什么”,更要回答“为什么”。
  教育理论、教育指导思想、教育观念都属于教育思想的范畴,它们有共同的本质属性,即它们都是来源于一定社会的教育实践,都是表明对于教育的认识和看法,都要指导教育实践。但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如上所述是不同的。此外,它们各自形成的途径也是不同的。教育指导思想主要是通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决策机构按规定的程序来形成或制订,可以适时地加以调整;教育观念则是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和在制约教育的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非一日之功;至于教育理论,只有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经验和进行系统的教育科学研究才可能形成和发展。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理论功能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 教育科学及其体系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一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 教育学在中国的成长
第三节 教育理论及其功能
一 教育学的若干基本理论范畴
二 教育理论的功能
第四节 价值论与方法论
一 价值论
二 方法论

第二章 教育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
一 生物起源论
二 心理起源论
三 劳动起源论
第二节 教育的发展
一 原始社会的教育
二 古代社会的教育
三 现代社会的教育
第三节 新中国的教育
一 对旧教育的接管改造
二 教育事业的改革调整
三 “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破坏
四 全面恢复与改革开放后的教育
五 跨世纪的教育改革
第四节 未来教育展望

第三章 教育实践的理论透视
第一节 教育的科学定义
一 历史的解说
二 现实的确认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 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二 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三 教育内容是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
四 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 教育的基本形态
一 家庭教育
二 社会教育
三 学校教育
第四节 教育的途径
一 教学
二 课外活动
三 社会实践
第五节 教育的本质
一 教育的本质
二 教育的本质特性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一 社会及其构成要素
二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 教育功能的结构
二 教育的本体功能
三 教育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教育与现代化
一 社会现代化
二 教育现代化

第五章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第一节 人的哲学
一 人的特性
二 人的本质
三 人的发展
第二节 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一 人的身心发展的涵义
二 人的身心发展的理论
三 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第三节 人的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二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四 教育主导作用有效发挥的条件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 教育制度与学制
二 学制确立的依据
三 当代学制发展趋势
第二节 新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教育改革
二 我国现行教育构成
第三节 我国目前的学制改革实验
一 五四制实验
二 六三制实验

第七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基本原理
一 教育目的概述
二 教育目的类型
三 教育目的演变
四 教育目的确立依据
五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公共教育目的概览
第二节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居学说的思想渊源
二 个人全面发展的涵义
三 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二 我国教育目的的提出
三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四 实施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与培养目标
一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二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 未来人的素质特征

第八章 教育内容
第一节 教育内容概述
一 教育内容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 教育内容的价值
三 教育内容的制约因素
四 教育内容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我国现行的教育内容
一 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和技巧
二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三 体育知识和技能技巧
四 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
五 劳动技术
第三节 教育内容的科学规范
一 课程计划
二 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第九章 教育活动
第一节 教育活动概说
一 教育活动的界定
二 教育活动的结构
三 教育活动的意义
第二节 教授活动
一 教授活动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二 教授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三 教授活动的方法
四 教授活动的形式
第三节 学习活动
一 学习活动的特点
二 学习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三 学习活动的方法
四 学习活动的形式

第十章 教育过程
第一节 教育过程的本质与特点
一 教育过程的概念
二 教育过程的本质
三 教育过程的任务
四 教育过程的特点
第二节 教育过程的基本结构
一 教育过程的横向整体结构
二 教育过程的纵向序列结构
第三节 教育过程的实践形态
一 语言传授过程与作用
二 训练过程与作用
三 情境陶冶过程与作用
四 实践过程与作用

第十一章 教育规律
第一节 规律的规定性
一 规律与教育规律
二 规律的特征
三 教育规律的理论结构
第二节 教育规律
一 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 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
三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四 教育要优先发展

第十二章 教师
第一节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 教师的概念
二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教师与社会发展
一 教师的社会地位
二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三 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四 教师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 教师的任务与劳动特点
一 教师的任务
二 教师的劳动特点
第四节 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 国外有关教师素质的研究
二 国内有关教师素质的研究
三 教师的专业素质
第五节 教师教育概览
一 教师的职前培养
二 教师的职后培训
三 我国教师教育发展趋势

第十三章 学生
第一节 对学生的科学认识
一 学生的本质属性
二 学生的社会地位
三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第二节 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一 学生年龄特征的概念
二 童年期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三 少年期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四 青年初期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第三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
一 学生性别差异与教育
二 学生智力差异与教育
三 非智力因素差异与教育
四 独生子女的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