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br> 今年济南的夏天特别热,真是“七月流火”(用其字面意思)了,而本辑《藏书家》就是在这个时候编成的。编稿时,外面天气虽然热,但编者的心里却更热。在二十多年的编辑生涯中,编者甘于寂寞,甘做嫁衣,编辑出版了许多古籍整理和学术著作,但真正能与作者、读者作思想感情交流、与时俱进并为之倾注大量心血的,还是已出版的或即将出版的《藏书家》。<br> 随着《藏书家》出版辑数的增加,它已得到更多读者的认识,近年来作者自投稿越来越多,读者来信也越来越多。其中有些读者来信远自川、贵、青海等内地,他们介绍《藏书家》如何在许多书友中传看,以致封面破损,因为当地偏僻,买书困难,甚至跑很远路到县城去买《藏书家》,……所以希望《藏书家》能通过邮局预订;有的读者告知每辑《藏书家》他都要买百册,送给那些爱书的朋友;还有许多读者对办好《藏书家》继续出谋画策……这都是使编者心头发热,既感动又感激的。编者将继续心中装着读者,努力使每一辑《藏书家》对广大读者都能是开卷有益、值得品味的书。 <br> 至于作者方面, 出好每辑《藏书家》与他们更是密不可分的。不久前,江苏的徐雁、薛冰、王稼句等作者,还趁到济南开会之机,莅临本社与社领导及编者会晤,进行了推心置腹地交谈,给编者以很大鼓励。《藏书家》的老作者黄永年、林夕二先生,慨允将他们关于古籍的鉴别、收藏的讲稿分别在本辑发表,是我们的荣幸。另外,本辑新加入的作者有十五位之多,特别是出版、古旧书业老前辈范用、江澄波等先生的文章,或披露出版史上鲜为人知的编辑出版的奇特经历,或介绍藏书界中久享盛名藏家的轶闻逸事,等等,都是引人注目的。而海外作者沈津、郑树森二先生分别写的文章,则使读者略窥“异域书情”,定会大开眼界,甚至对国内的收藏界以至出版界都是有借鉴作用的。这些都说明关心、支持《藏书家》的作者越来越多,编者也由衷希望更多的学者、藏书家加入到《藏书家》作者队伍中来。<br> 还值得一提的是,本辑继续刊出韦力先生的《藏书访古日记》,并争取继续连载下去。韦力先生是近年来崛起的年青的实力派藏书家,他不仅大力搜藏散落民间的历代名椠佳刻等善本,并颇具规模,而且多年来长途跋涉,自费到全国各地去寻访古代藏书楼遗址孑存,录以文字,存以照片,以期保留曾经辉煌过的历史残照,使藏书传统薪烬火传,《藏书家》已刊出的几篇文章仅印证他一小部分足迹,已受到藏界瞩目,许多读者来电来信对此壮举表示敬重和欢迎。在这里,编者祝愿他的寻找藏书文化的万里长征一路风顺,不断给藏书界和广大读者源源送来新发现、好消息。<br> 夏天是火热的,如果我们始终保持着心中的热情,去滋育这一册我们爱书人所喜爱的小书,《藏书家》一定会发育得更加丰润,以更加完美的姿态展示给大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