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中心的思想者
作为一个不妥协的斗士,一名公共知识分子,加尔布雷思从来充满争议。赞誉者有之,例如哈佛前校长萨默斯称:“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加尔布雷思都是个高大的角色,他的观念位居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经济与政治思想之列。他是哈佛的象征(icon),后无来者。”另一方面,激烈批评者不乏其人。杰出的经济学家、诺奖得主G.斯蒂格勒就曾在《可确知的加尔布雷思在不确知的时代》一文中,直指加氏在写作中“表现出严重的含混不清和更适于新闻记者使用的肤浅风格”。另一位诺奖得主了.布坎南则显得较为温和地揶揄道:“什么才是亚当.斯密看到的那个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一本流行的小册子得以谴责‘丰裕社会’以前流逝了两个世纪的光阴。”不难理解,主流经济学界对加尔布雷思的敌意,既有来自方法论上的分歧,也有意识形态差异造成的疏远。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说,加尔布雷思的洞察并非完美。预言中垃圾泛滥的景象还没有出现;上个世纪下半叶的经济波动。也被证明更多来自外部变量的冲击,而不是消费市场。有时候,加尔布雷思会过于激愤,以至于犯下他自己所批评过的那种错误:对于己不利的问题视而不见。
展开
——朱大可 教授(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
读书是一种品位。读品不是读作品,而是品读知识、品读人生,品读自己的灵魂。
——许纪霖 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这组书评,确实可称”品”,虽有位阶的差异,但整体而言,够品味!
——汪丁丁 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他们来得太晚了,不是他们迟到,在他们自己,可能恰逢其时,但对于书评“江湖”而言,这支力量早该来了。
——刘苏里 总经理(北万圣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