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砣矶岛事件”的“自毙”:样片的第二次失败尝试
2003年的早春时节,除了“两会”,媒体还纷纷把目光投注到一个不知
名的小岛——砣矶岛上。2月22日下午2点30分,从大连旅顺开往辽宁省龙口
港的“辽旅流七号”客货滚装轮,在渤海湾长岛县砣矶岛西北方向约八海里
处遇难。
遇难的“辽旅流七号”发出求救信号。长岛县接到求救信号后,立即开
始了一场“生死大营救”。
那一个下午和整个夜晚,砣矶岛上的全体居民和驻扎当地的海防部队,
在风浪无边的海上,冒着严寒和生命的危险,与死神展开了搏斗。前方,奋
力鏖战,抢救遇难人员;后方,各家各户煮好姜汤,备足衣服,做好饭菜。
这一夜,砣矶岛的灯火成为遇难者回归的天堂。
这一夜,砣矶岛的大火炕烧得热烘烘的,老姜汤、老黄酒,温暖着遇难
者的身心,让他们感受着人世间的温情和生命的可贵。而与他们素昧平生、
舍命救人,又如此热情款待的砣矶岛人,却只字未提“报酬”二字。对于砣
矶岛人来说,救人是天职,提钱,不是砣矶岛人的品格。
自从1971年3月至今,砣矶岛人先后实施海上抢险救难十七次,使三百
五十人死里逃生,十九艘船只获救。
如今,善良勇敢的砣矶岛人,继续将这种救助进行到底,只要是有风浪
的日子,在需要他们的那一刻。
救人于危难成为砣矶岛人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这是中华民族无论何时
都值得弘扬的美德,而且海上救助和遇难者的脱险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悬
念和感动。所以,救人事件一经报道,顿时成为那段时间各类媒体进行深挖
细钻的丰沃土壤。
当众多媒体的“火力”集中、突出并且是同时关注一件新闻事件时,这
个新闻事件很快就上升为“话题”的高度。
筹备中的会客厅要关注这个“话题”。在简单的任务分配后,节目进入
运作阶段。到砣矶岛外拍的任务由当时的编导王立明承担,当他拿到这个选
题进行外采时,离预定的演播室实录的时间只有几天了。
4月初,王立明和摄像刘金晖乘飞机赶赴山东蓬莱,然后转乘轮船到砣
矶岛。此时的人间4月已是桃李芳菲,花香袭人,阳光明媚,但是砣矶岛上
却不似陆上的气温,舒适宜人,尚微微地感觉有些凉。刚刚发生了海难的大
海看上去风平浪静,恢复了她温和的一面,但是两位记者的内心并不平静:
生命有时很脆弱,稍纵即逝,就像几天前海难,就在这一片海面上。些许的
紧张感充斥着他们心头。三个小时的航行之后,他们顺利地抵达砣矶岛。
海岛不大,地上满是礁石,全岛约有四百多人,主要以养殖鲍鱼等海产
品和海洋捕捞为生,所以,居民的经济状况相当不错,小楼林立,民风淳朴
,倒是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他们要在半天时间内,拍摄完海难发生的场
景,以场景还原海难,还要采访参与救人的女主人——这是一位四十多岁的
中年妇女,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看上去朴实而平常,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不
太爱说话的农妇,在风浪无边的那个夜晚,听到岛上大喇叭里呼唤救人的声
音时,愣是摸着黑,把节目的嘉宾程玉革抢救到了家里。
任务十分紧张,好在当地镇长和居民都十分配合,外拍进展顺利。
在拍摄的过程中,有这样两件事不能不提:热情的镇长是海难救助的带
头人,也是这次海难第一批到达现场的救助者,十七次海难,三百五十多人
的生命,活在砣矶岛人手中,就是与这位镇长的古道热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
系。他的哥哥就死于一次海难,他说:“我决不能再让别人遭受失去亲人的
痛苦。”就是在这位热心镇长的安排下,记者吃到一顿最鲜美的鲍鱼,现捞
现做,并且用的是岛上最原始的烹调方法。另一件事,记者巧遇到岛上视察
的市里领导,当他们听说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的消息时,硬是把当时参加救
人的居民们请到一起,喝了个痛快。
嘉宾程玉革夫妇,新疆石河子人,本是乘船走亲戚,没承想遇到了这场
生死劫难。长达几个小时,他们挣扎在生死线上,遇难——求救——挣扎—
—获救,最后,程玉革被女主人公救到了家里,顺利地脱险并寻找到自己的
丈夫。如今,这位曾经的遇难者被记者找到,夫妻二人被从新疆请到了北京
。
在筹备新闻会客厅的新办公室里,包军昊等人对他们进行了预采访。在
后来进行的人物访谈中,这种预采访的形式有时能够因为嘉宾的配合和时间
的宽裕有机会进行,有时候则往往因时间的紧张而被迫放弃。预采访由策划
与编导承担,是在主持人与嘉宾正式交流前的“非正式”采访,主要为主持
人上场与嘉宾的正式交流做好准备。
直到今天,包军昊仍然清晰地记得预采的感觉,他说:“预采是成功的
,女嘉宾讲述清楚,特别在海上濒临绝境,长达几个小时地坚持,等待营救
,那种境况是极感人的。”
节目锁定了两位嘉宾——一对幸运的夫妇:获救的程玉革和王宪如。主
持人也相应地尝试着选了一男一女。
但是,样片的录制并没有达到预采的效果。严格地说,样片并不成功,
后来的反思认为,此片败笔有二:其一,进入演播室之后的两位主持人分工
并不明确,在节目当中,两位主持人彼此之间应该是什么关系,以谁为主,
以谁为次?由谁来负责故事层面与过程层面的叙述,由谁来负责感受层面与
评论层面的陈述,进入演播室前均没有做出考虑与安排。其二,一堆人坐在
一起,并不是在讲一个故事,更像是在聊一个故事,追求故事的完整性,要
求一个人按一个着眼点讲述这个故事,而采取一堆人讲一个故事的方法,则
体现的是谈话场的热闹、丰富与立体,这种不同嘉宾从不同关注视点进行故
事的讲述时,难免使表达陷于杂乱无章。
片子再一次被“自毙”了。
P18-20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