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何避免新闻写作失实
在中国新闻媒体市场化进程中,传媒的公信力是社会期待和衡量传媒的重要指标。形成媒体的公信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采编技术到经营方式,从人才结构到装备设施,每一个环节都会深刻的作用于媒体的公信力的合成。传媒的公信力的基础之一,是它的新闻报道的质量,而报道的真实,又是衡量报道质量的前提。从目前的情况看,假新闻已构成对传媒公信力最为严重的威胁。避免新闻失真,应从管理层面和记者自律两个角度一齐出手。
1.从媒体管理角度
①准入资格
新闻主要是由新闻从业人员生产出来的信息产品,那么对于新闻从业人员包括媒体经营人员来说,就必须要具有符合从业的知识和思想素养。在这一方面,应开展从业资格认定。对于纸质媒体特别是报纸,我国已开展了从业资格培训与考试制度,广电系统也开始了全国广电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这种将执业资格认定纳入新闻传播行业的手段,显然是防止新闻失实的一个重要举措。
②落实预防与奖惩措施
我国对新闻失实采取了自律与他律的双重管理办法,目前主要靠自律为主。法律规范对新闻工作者的调控是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如宪法、法律、条例、规章、制度、命令等。除对新闻从业人员采取直接或准法律形式的控制外,还可通过宣传、教育、警示、激励和正反典型示范等心理上的影响,达到控制新闻传播行为的目的。违法行为主要有刑法上的收受贿赂罪与民法上的侵权——包括侵害他人财产权利和侵害他人人身权利两种行为。
2.从记者自身出发
①加强自律
自律主要是以新闻职业道德为主体的职业道德体系的规范所组成的。我国第一部成文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是1981年由中宣部新闻局和中央新闻单位共同商拟制定的《记者守则》;1991年1月19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记者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理论修养和知识修养,做到既不制造假信息,也不会被假信息蒙蔽。
②坚持调查研究,确保新闻真实
要解决新闻失实的问题,除了加强新闻工作者的理论修养、知识修养以外,还必须坚持调查研究的方法。
调查研究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分为调查和研究两个阶段。调查在于搜集第一手资料,获取感性认识,是研究的基础准备;研究是思考分析,是用科学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深加工”,从具体材料中浓缩出事物的本来面目和本质规律。二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
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的基本技能。一个仅能描述现场情况和转述他人语言的记者永远只能是一个基层工作者,无法提高,或者说,是一个“有脚无脑”的信息记录工具。具体的新闻工作调查研究方法有以下五种:
第一,专一解剖法。对某一个具体的人或具体的单位进行层层调查,所有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均以此人或单位为中心;
第二,专项调查法。针对一个主题,向多个个人或单位及其它信息来源征求可靠资料,以供分析调查;
第三,日常积累法。这是每个记者都能做而又较难做好的,即随时随地收集各种第一手资料,养成收集资料并集中分类管理的习惯,便于在采访和写作中迅速获取有效依据;
第四,自我复查法。对已完成的新闻作品进行全面的审核,重新过滤已有的资料;
第五,微服私访,亲身经历。深入事件的最前线,往往是获得珍贵新闻资料的最好方法,但也要注意不可违法违规侵犯他人隐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