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满目悲剧的时代过后,却被后人视为喜剧,说明悲剧仍在继续。如今二十多岁的一代人,对“文革”的认识很多时候往往只限于历史教科书上非常简短的两个自然节的内容,或者只是浓缩成几个名词:“5·16通知”、“二月逆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文攻武卫”、“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粉碎四人帮”……对文革里的许多细节和不为人知的史实了解甚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上一代人的提醒,他们将会淡忘了“文革”给整个民族带来的创伤。居然还有人开起了“文革”的玩笑。凤凰台《鲁豫有约》节目里面讲到:“文革”期间挨批挨斗的老人经受许多灭绝人性的用刑,惨烈至极。作家金敬迈因为经受不起折磨,曾经自杀过很多次,其中有一次是用刀把喉咙割开,鲜血淋漓,怕被人发现,也不敢叫出声来——旁听的学生们吓哭了,他们不敢相信。在此背景之下.评论员就从“穿衣戴帽”的“小切口”撕开了一个大得不能再大的裂口:历史呼唤沉思!历史不容忘记!
新闻评论和新闻事件距离的“有限拉开”,即行话里说的“切口要小”,不仅给评论员提供了驰骋的空间,亦为读者对事件背后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理论意义的理解进行了“导读”。重要的是拉开距离之后的评论手法,“以小见大”就是依靠“深挖”、“联想”或“对比”等手段,从比较小的新闻事件里找到一个“引人人彀”而“别有洞天”的切入点,进而提醒受众关注一个“事关重大”的“原则问题”。
1984年底.中国银行同意向苏联提供200万美元的贷款。在动辄上千亿美元的国际金融事务中,这件事情的确不大。可法国《费加罗报》(1984年11月14日)的评论员却作了题为《中国不但贸易顺差而且是金融大国》的评论。其中说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即中国银行最近同意向苏联提供200万美元贷款。这笔贷款的数据小得不值一提。
如果认为这是莫斯科的和平鸽衔给北京的橄榄枝。或者是北京鸽衔给莫斯科的橄榄枝,那岂不是天真甚至简单的看法吗?如果是那样,在提供贷款过程中又何必拐那么多弯?
为什么给苏联贷款?问题的答案之一(我们倾向于这个答案)是:中国银行想通过此举表明,苏联斤斤计较地向北京盟友提供帮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现在不但是外贸顺差国(自1980年以来外贸一直是顺差),而且已是一个金融大国(其外债微乎其微,只有30亿美元)。中国拥有黄金外汇和外汇储备共200亿美元,相等于英国的黄金和外汇储备。鉴于中国幅员辽阔,这个数字是不大的。所以中国要向日本和世界银行贷款。
但是,中国也向一些西方银行提供贷款(按市场利率)。这些贷款一般是短期的,数字不下百亿美元,而且,中国还提供为数不多的中期贷款。是否应该认为,中国提供的这200万美元贷款是一种中国的略带一点残酷的幽默?(1984年11月14日法国《费加罗报》)
……
展开